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砂石集料的级配与组成设计(ppt 22页)

论砂石集料的级配与组成设计(ppt 22页)

约束方程:P 1 ( 1 )• X 1 P 2 ( 1 )• X 2 . .P K .( 1 )• X K P ( 1 ) P 1 (2 )• X 1 P 2 (2 )• X 2 . .P K .(2 )• X K P (2 ) ………………………………… P …1 (n )• X 1 P 2 (n )• X 2 . .P K .(n )• X K P (n )
3.2.2 集料的组成设计
一、数解法 (二)线性规划法
设k种集料,各自在n级筛的通过百分率为Pi(j) 要求级配中值为P(j)(j =1, …,n )各集料在 混合料中的用量为Xi , ( i =1, …,k ),可建 立线性规划模型:
3.2.2 集料的组成设计
一、数解法
(二)线性规划法
目标函数: k pi( j) •Xi p( j) i1
3.2 砂石集料的级配和组成设计
设计目的
⑴使集料间的空隙较小,从而使混凝土或混合 料中的胶结料(水泥或沥青)用量较少,同时 使拌合物工作性良好。
⑵天然和人工轧制的一种集料的级配很难完全 符合某以及配范围的要求,必须采用两种或两 种以上的集料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即进行组成 设计(配比设计),以达到级配范围要求。
线性规划法(用于多种集料组成设计)
★图解法(修正平衡面积法)(三种集料以上)
3.2.2 集料的组成设计
一、数解法 (一)试算法
适用条件:几种集料中各自至少一个粒径占优势 而其它集料这种粒径的颗粒含量较少
计算假定:混合集料中某一粒径的颗粒是由对该 粒径占优势的集料所组成,其它集料 不含这种粒径。
计算思路:根据各主要粒径试算各种集料在混合料 中的大致比例,校核后,比例不合适, 调整渐进,最终达到级配要求。
确定方法见图:
3.2.2 集料的组成设计
2)各种集料用量的确定方法
3.2.2 集料的组成设计
二、图解法
计算步骤Βιβλιοθήκη 1)绘制级配曲线坐标图; 2)确定各集料用量比例; 3)校核。
1)绘制级配曲线坐标图
2)确定各集料用量比例
3)校核
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 的艺术是:决不要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无关紧要的琐碎 而要不断地使他接触他将来必须知道的重大关系,以便使他 地判断人类社会中的,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 生自包子有肉,不在皮上;人有学问,不挂嘴上。吃饭不嚼 读书不想不知意。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 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场。惟有学而不 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教师,这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的第 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造
抛物线,则其堆积密度愈大。
3.2.1 集料的级配理论和级配曲线范围
最大堆积密度曲线
3.2.1 集料的级配理论和级配曲线范围
1)最大密度曲线(富勒曲线)公式:
pi2 kdi
di D时P 100 K 1002 • 1
D
P
100
d
0.5

D
p 100 d D
3.2.1 集料的级配理论和级配曲线范围
3.2 砂石集料的级配和组成设计
本节学习目标
理解⑴级配理论和级配范围的确定; 掌握⑵级配组成的设计方法
3.2 砂石集料的级配和组成设计
级配类别 连续级配
间断级配 (概念)(曲线如图)
3.2 砂石集料的级配和组成设计
3.2.1 集料的级配理论和级配曲线范围
级配理论
最大堆积密度理论 ——集料混合料颗粒级配曲线愈接近
X1,X2,..X .K ,0
3.2.2 集料的组成设计
二、图解法 基本原理
1)级配曲线坐标图的绘制方法
3.2.2 集料的组成设计
二、图解法 基本原理
2)各种集料用量的确定方法 假定:①各集料为单一粒径,即各集料的级配
曲线为直线; ②相邻两曲线相接,即在同一筛孔上,
前一集料的通过量为0%时,而后一 集料的通过量为100%。
2)最大密度曲线n幂公式(泰波公式):
P
100
d
n
D
lg p2nlg dnlg D
(n=0.3~0.7)
3.2.1 集料的级配理论和级配曲线范围
3.2.1 集料的级配理论和级配曲线范围
级配曲线范围
3.2.2 集料的组成设计
设计前提
必须已知各集料的筛分结果和要求的集料级配范围。
设计方法
试算法 (适用于2~4种集料组成设计) 数解法
,但在学生时代的青年却应该充分地利用学校的坏境与设备
读书求理。做教师固然应当自尊,但也要让学生的自尊心有 会。谦虚是学习的朋友。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 。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 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 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 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学校固然不是造就人才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