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学》学习笔记:消食药之莱服子和鸡内金

《中药学》学习笔记:消食药之莱服子和鸡内金

《中药学》学习笔记:消食药之莱服子和鸡内金
莱菔子
《日华子本草》
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SativusL.的干燥成熟种子。

生用或炒用。

莱菔子又名萝卜子、萝白子、菜头子等,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成熟种子。

【性味归经】辛、甘,平。

归脾、胃、肺经。

【功效与应用】
1.消食除胀,用于食积气滞。

本品消食化积,尤善行气消胀。

多用于食积不化,中焦气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等,常与山楂、神曲、陈皮等同用,如保和丸。

兼脾虚者,可于前方中加白术,即大安丸。

2.降气化痰,用于痰涎壅盛之喘咳。

常与白芥子、苏子等同用,如三子养亲汤。

【用法用量】煎服,6~10g。

【处方用名】莱菔子、萝卜子、炒莱菔子(炒微焦用)
【附药】1.莱菔英:即莱菔的茎叶。

性味辛苦温。

功能清咽、和胃,适用于咽痛,下痢赤白,消化不佳。

一般用量为五钱至一两,煎服。

2.地梦萝:即莱菔的根、老而枯者。

功能利水消肿,适用于面黄肿胀,胸膈饱闷,食积腹泻,痢疾及痞块等症。

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五钱。

【方剂举例】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莱菔子、白芥子、苏子。

治老人气实痰盛,喘满懒食。

《本草新编》:萝卜子,能治喘胀,然古人用于人参之中,反奏功如神。

人参原是除喘消胀之药,莱菔子最解人参,何以同用而奏功乎?夫人参之除喘消胀,乃治虚喘虚胀也,虚症反现假实之象,人参遽然投之,直至其喘胀之所,未能骤受,往往服之而愈喘愈胀者有之,虽所增之喘胀乃一时之假象,少顷自然平复,然终非治之之善,少加萝卜子以制人参,则喘胀不敢增,而仅得消喘胀之益,此所谓相制而相成也。

或问萝卜子专解人参,一用萝卜子则人参无益矣。

此不知萝卜子而并不知人参者也。

人参得萝卜子,其功更神,盖人参补气,骤服气必难受,非止喘胀之症为然,得萝卜子以行其补中之利气,则气平而易受,是萝卜子平气之有余,非损气之不足,实制人参以平其气,非制人参以伤其气也。

【使用注意】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

不宜与人参同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芥子碱及其盐类。

能增强兔离体回肠节律性收缩,抑制小白鼠胃排空,提高豚鼠离体胃幽门部环行肌紧张性和降低胃底部纵行肌紧张性。

水提物抑制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葡萄球菌及致病性皮肤真菌,尚有止咳、化痰、平喘、抗炎及降压作用。

鸡内金
《本经》
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gallusdomesticusBrisson的干燥砂囊内壁,即鸡珍。

研末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甘,平。

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功效与应用】
1.消食健脾,用于饮食积滞及小儿疳积。

本品既能消食化积,又能健运脾胃,广泛用于各种食滞证,尤宜素体脾胃虚弱者,单用即效,或与山楂、麦芽等同用。

治小儿脾虚疳积,可与白术、山药、使君子等同用。

2.固精止遗,用于遗尿、遗精。

治遗尿,多与桑螵蛸、覆盆子等同用;治遗精,可合莲肉、菟丝子等同用。

此外,本品尚能化结石,用治尿路或胆囊结石,常与金钱草配伍使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

研末服,每次1.5~3g。

粉剂优于煎剂。

【处方用名】鸡内金、炙内金(用铁砂拌炒至发胖用)
【方剂举例】益脾饼(《衷中参西录》)白朮、鸡内金、干姜、大枣。

治脾虚泻泄。

《医学衷中参西录》:鸡内金,鸡之脾胃也。

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

(脾胃)居中焦以升降气化,若有瘀积,气化不能升降,是以易致胀满,用鸡内金为脏器疗法。

若再与白术等
分并用,为消化瘀积之要药,更为健补脾胃之妙品,脾胃健壮,益能运化药力以消积也。

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是以男子痃癖,女子症瘕,久久服之,皆能治愈。

又凡虚劳之证,其经络多瘀滞,加鸡内金于滋补药中,以化其经络之瘀滞,而病始可愈。

至以治室女月信一次未见者,尤为要药。

盖以能助归、芍以通经,又能助健补脾胃之药,多进饮食以生血也。

【现代研究】本品含胃激素及蛋白酶、淀粉酶。

口服能使胃液分泌量、酸度和消化力均增高,使胃运动加强,胃排空加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