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县【绕城公路工程】(第二次)施工II标段工程编制: 徐朝翔复核: 罗万鹏盖梁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原则及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表1—11、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组织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机构,选派具有多年公路桥梁、路基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项目领导班子,就近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专业施工队伍参加本合同段施工。
2、施工组织:统筹安排施工,做到均衡生产,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技术,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
3、机械设备配套: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组成配套合理、高效的机械化作业线,充分发挥设备的生产能力。
4、施工工艺:根据本工程特点和施工内容,结合我单位多年来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运用我公司的先进施工方法,实行试验先行。
5、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合理布置生产生活临时设施,施工生产按标准化作业,配合业主与地方搞好关系,做到文明施工。
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要求,积极维护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持线路两侧原有植被,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自然生态的破坏,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三)工程概况我标段内有桥梁桃班湾桥一座,全长67.4m,起讫里程桩号为K7+645。
00—K7+712.40,为4*13m连续板桥,位于桃班湾阶地左侧外缘,距现有S307泸盐路约30m,交通较方便。
该段沟谷呈“V"形谷,沟谷两侧阶地较平缓,为冰水冰碛堆积阶地,阶地坡度约5°~10°,沟心坡降约5°~15°,沟心高程约954m,左侧阶地高度约970—980m,右侧阶地高度约973-976m,沟谷切割深度约22-26m,总体地势北高南低,沟道内杂布稀疏杂木,沟谷两侧阶地为耕地,分布橘树等经济林木。
大沟左侧阶地上覆冰碛冰水堆堆积含卵石漂石土,层厚大于15m;沟右侧缓坡上覆厚约1。
5~2m的耕植土层,以下为冰水冰碛堆积块碎石土层,厚度大于30m,灰色~灰黄色,中密~密实,稍湿。
漂石、卵石成份主要由灰岩及少量玄武岩等组成.卵石粒径一般为6~12cm,含量10%左右,呈亚圆形,分选性较差。
漂石粒径一般为25~60cm,个别达80cm,含量为55%左右。
充填物出砂及少量泥质组成,含量35%左右,分选性较差。
土石工程分级为II级,属普通土.漂卵石极限侧阻力标准值约130~150KPa,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约800~1200KPa.该沟两侧及沟心覆盖层厚度较大,同时冰水冰碛堆积层承载力较高,建议以密实含卵石漂石土做为桥梁墩台基础持力层.大沟为山洪沟,强降雨时易爆发山洪,冲刷力较大,建议适当加强桥墩防护措施。
当桥墩基坑开挖后,可能产生小规模浅表层溜滑或崩塌,危害施工安全,建议对桥台基坑采取支护措施,桥墩基础建议采用桩基。
雨季施工时,建议加强桥台基坑及桩基排水措施。
本合同段圆墩式盖梁有两种类型:I型:长9.56m,宽1。
5m,高1.5m,混凝土方量取最大值计算,为20.9m3;II型:长12.36m,宽1.5m,高1.5m。
图1-1 1#、2#盖梁示意图图1-2 3#盖梁示意图二、施工方案(一)、施工总体部署1 .工期安排根据现场进度及工作面安排情况,桃班湾桥盖梁拟定于2016年10月28日开始施工。
模板配制:侧模一套,4天周转一次,2个桥墩盖梁所需时间,2*14=28天。
一座桥盖梁施工总时间为10天.具体每座桥盖梁的计划施工时间见下表:表2-1 桥梁名称施工开始日期施工结束日期施工时间备注桃班湾中桥工程2016。
10.282016。
11。
27 30d拟投入劳动力计划见下表表2-2 序号工种单位数量1 机械工人 22 混凝土工人 33 钢筋工人54 模板工人 55电焊工人 26小计人173 。
机械设备计划拟投入机械设备计划见下表:表2-3序号名称规格或型号数量(台或套)备注1砼运输车8m3 22 汽车吊25t 13 钢筋加工设备 24 平板运输车自制 15发电机165KW 1 停电备用6电焊机16KW 27 插入式振捣棒φ50mm 28 抽水泵7.5 KW 1 砼养护拟投入周转材料计划见下表:表2-4 序号名称规格或型号数量备注1盖梁底模定型钢模板1套2盖梁侧模定型钢模板1套3 工字钢I50c24m4 工字钢I10 80m5 钢棒φ100 2根2。
5m长6 铁盒30mm厚钢板127 砂箱15mm厚钢12(二)施工工艺及方法盖梁施工工艺流程为:图2—5盖梁施工工艺流程上图所述为桥墩墩柱盖梁,均采用钢棒支撑体系施工,采用C30现浇混凝土,模板采用专业厂家制作定型钢模板,采用汽车泵泵送或吊车运送混凝土入模浇筑。
1、钢棒支撑系统搭设(1)盖梁施工支撑体系采用墩柱穿钢棒法。
在每根柱顶向下一定高度垂直于盖梁轴线沿墩柱径向预埋安装钢棒的孔洞,预留孔洞采用PVC材料,管内径为110mm,模板安装前将管口封堵,避免混凝土充填。
承重支撑采用直径为100mm穿心钢棒,钢棒两端出墩柱处外套宽200mm、厚度为30mm钢板铁盒,铁盒内径比钢棒直径大10mm,以利于穿入,铁盒套上钢棒后四个角空隙用三角木块塞牢敲紧,防止钢棒在铁盒内移动;在铁盒上表面即钢板平面上支设砂箱作为调整体系高度用(砂箱详图2—8),在砂箱上架设I50c工字钢作为支撑系统纵梁,纵梁上横向按200mm间距架设I10工字钢作为分布梁,分布梁两端各留出至少0.5m作为施工操作平台,平台上满铺木板,两侧设栏杆并挂设防护网,防护网高度需高于盖梁顶设计标高至少1.2m,盖梁底模铺设在分配梁上。
支撑体系各部分大样详见下图:图2-6 盖梁施工支撑体系立面图----钢棒支撑系统平面图图2-7 钢棒支撑体系平、剖面图--钢板铁盒平面上支设砂箱,待上部盖梁底模安设完并用砂箱进行标高调整完毕后,将砂箱泄砂孔封闭严实,确保体系标高不再发生变化。
砂箱大样见下图:说明:1、图中尺寸均为mm。
2、砂子要求为干燥的细粉砂,不含杂质。
3、砂箱总高度按22cm控制,钢棒穿好了后,再次复测钢棒标高,可通过砂箱高度来调整底模高度。
4、砂箱内的砂子要平整压实。
图2-8砂箱大样图支撑体系搭设完成、盖梁底模安装完成后,需对支撑体系进行堆载预压,以确定支撑体系能够满足盖梁、模板自重及施工荷载的要求,并检查支撑体系变形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最大挠度≤L/400).预压堆重拟采用沙袋,进行全段等载预压,在盖梁底模上均匀堆置,重量为该盖梁、模板自重及施工荷载之和,取盖梁两悬臂段及各跨中部位作为挠度观测点,预压时间不少于2d,期间每6h观察测量体系变形情况,并记录.预压完成后检查体系各部分完整情况及两端悬臂段、各跨中变形值是否满足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模板施工.2、底模铺设(1)模板准备盖梁模板采用定型钢模,由专业厂家加工制作.模板进场前要对模板进行试拼装,试拼装后的模板尺寸应与设计尺寸相符,如有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模板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运至现场进行使用。
(2)底模铺设盖梁底模打磨并清洗干净后涂上脱模剂,待脱模剂干燥后,用吊车分块将底模吊到盖梁支撑体系上人工进行精确拼装.在底模与墩柱顶接触的位置,用止浆带将模板与墩柱接缝粘贴密实,保证混凝土浇注时不漏浆。
盖梁底模拼装完成后要检查模板的整体性及平整度,不得出现倾斜的情况。
底模安装完毕后,清除表面杂物,复测底模标高,验收合格后进行钢筋绑扎。
3、钢筋绑扎、预埋(1)钢筋骨架焊接盖梁钢筋骨架在钢筋加工厂焊接成型,拼装时应按设计图纸放样,放样时应考虑焊接变形和预留高度,拼装时,在需要焊接的位置用楔形卡卡住,防止电焊时局部变形。
待所有焊接点卡好后,先在焊缝两端点焊定位,然后对焊缝进行焊接。
焊接顺序宜由中到边对称地向两端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
相邻的焊缝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
钢筋主筋焊接均采用双面搭接焊,焊缝长度应大于5d。
(2)钢筋骨架吊运与安装底模铺设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用吊车将钢筋骨架吊到盖梁底模上配合人工进行安装。
根据盖梁中、边线位置,在底模上划出骨架钢筋的位置分布线,严格按照划线进行骨架钢筋的定位并逐一固定.骨架钢筋施工完成后拉线并打点在骨架上标出箍筋和水平筋间距和位置,然后绑扎成型;注意挡块、支座垫石等预埋钢筋绑扎时必须严格按放线定位进行埋设。
保护层垫块采取梅花型布置方式,布置数量至少8个/m2,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钢筋工程完成后需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侧模。
4、侧模安装钢筋工程经验收合格后,开始安装侧模。
安装前须将底模和钢筋间杂物清理干净。
侧模拼装用人工配合吊车分块拼装,相邻两块模块之间以螺栓连接,相对两模板之间在拉筋座上采用上、下拉杆连接。
模板拼缝之间应用止浆带粘贴密实。
模板初安装完成后,作业队配合测量组对模板进行精确校正,校正后的模板要平顺,标高、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模板安装完后,需向项目质检工程师及现场监理报验,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模板安装检查内容:模板错台(小于2mm)、拼接处止浆带、盖梁四周的边线、平面位置、顶部标高以及支座垫石等预埋钢筋位置;5、混凝土浇筑(1)拌合站混凝土运输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罐车运送;在浇筑混凝土前,需提前做好混凝土调配计划,使浇筑工作不间断进行.运输过程中,混凝土罐车应保持2~4r/min的慢速搅动,使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良好的均匀性、和易性.(2)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前,全部模板和钢筋要清理干净。
混凝土采用吊车吊装入模.混凝土下料坍落度应控制在 160±20mm。
混凝土每层浇注厚度应控制在30cm左右,由下往上,水平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上层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间断时间应小于上层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若超过允许间隔时间,按施工缝处理。
浇筑时,现场必须安排专人观察模板和支撑体系情况,出现不正常现象应立即停止进行检查,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发生意外。
浇筑混凝土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检查预埋件及预埋钢筋的位置,如有任何位移,应及时矫正。
6、拆模、养护(1)模板拆除需经现场质检工程师确认并经现场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采用人工配合汽车吊进行:当盖梁混凝土强度达到2。
5Mpa以上时,拆除盖梁端、侧模;当盖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时(对于跨度大于8m的盖梁,砼强度需达100%),拆除盖梁底模.盖梁底模拆除时,须先对称同步将两端砂箱卸荷,然后侧向抽出底模中间调节模板和两端底模;底模拆除后,分别吊移分配梁和纵梁工字钢,最后吊移砂箱,拆除穿心钢棒。
注意事项:拆除模板时,严禁用铁锤和撬杠打砸模板,防止其变形;模板使用前用磨光机进行打磨并涂脱模剂,脱模剂不得采用废机油,且待模板干燥后方可安装以免污染钢筋。
(2)混凝土终凝后及时用土工布覆盖盖梁顶暴露混凝土面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