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121 关键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达到施工全过程得到控制,规定对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关、对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有效的培训,以提高其质量意识和专业技能。
二、职责: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各部门、各工区制定并实施全场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计划,各部门予以配合。
三、工作流程
1、培训对象
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关键岗位为登高作业、厂内机动车驾驶、电工作业、电焊作业、起重机械作业、混凝土施工、防水工程施工、预应力张拉施工的作业,工程施工有特殊要求的关键岗位。
执行和管理人员:包括梁场领导、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
技术和业务人员:包括工程技术人员、物资采购、过程和产品控制人员。
工班长和操作人员:工班长和操作人员。
验证人员:包括质检员、试验员、计量员。
2、培训方式:培训分为场内培训,计划内培训和计划外培训。
3、培训计划
(1)根据生产需要制定每年培训计划的时间。
对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关键岗位的作业人员必须经发证机关培训、考试,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2)培训计划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制定并报经理批准。
(3)培训计划内容包括:培训名称、参加培训单位或部门、培训内容、人数、时间、培训方式、主办部门。
4、计划依据
(1)生产活动及产品质量实际存在的问题;
(2)设计图纸、规范和业主提出的技术要求;
(3)本工程的实际需求。
5、人力资源部根据各部门、各工区实际工作的不同需要,确定具体人员的培训需求。
(1)梁场管理人员应参加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法律法规和认证细则等方面的培训。
(2)工班长和操作人员应参加质量法律法规和技能培训、考核。
(3)从事质检、试验、计量的人员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理论、技能培训和资格考试,持证上岗;
(4)电工、电焊工、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桥面防水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经
过地方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5)对关键工序人员如:预应力钢筋的切断、张拉;混凝土的拌和、灌注;模型安装与拆卸进行专业理论及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允许上岗;
(6)所有员工必须进行场纪场规、安全生产、质量法律法规、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岗位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7)梁场如有劳务队伍参加施工时,人力资源部必须对其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允许上岗作业。
6、加强从事关键岗位作业人员和证件的管理,建立必要的基础资料和台帐。
7、培训内容依据培训计划中所确定的目标与要求而定。
8、计划实施
人力资源部负责全场各级各类培训计划的落实和检查,各相关部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培训计划的实施。
9、师资
根据培训目标与要求,可请梁场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授课,也可聘请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任教。
10、培训记录
各种岗位操作证书由人力资源部保存其原件并做好统计工
作,从业人员保管复印件。
关键岗位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管理制度4
关键岗位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管理制度
关键岗位员工培训持证上岗管理制度
目的:为了规范公司关键岗位操作规范,提高员工履行岗位职责的综合能力,确保员工的专业知识与工作技能达到岗位要求,能够胜任所从事的岗位工作,保障公司产品质量,以利公司长远发展,特制定此制度。
范围:公司各生产车间、职能部门
责任:人力资源部
内容:
1.关键岗位:公司所有直接影响药品质量的生产操作与质量控制岗位员工,必须经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2.培训方式:分内部培训与委托培训。
内部培训由公司内部各生产车间、相关职能部门选内部讲师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现场操作培训,还可采用自学等其他的形式。
委外培训指将公司从事现代先进专业技术或特种作业人员送到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或
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培训。
3.培训内容:安全知识、GMP知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四大部分。
4.培训考核
4.1 培训的考核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专业知识以书面考核为主,操作技能采取现场操作考核;专业知识占培训考核的70%,操作技能占培训考核的30%,专业知识考核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之和不得低于75分为考核成绩合格;经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并满足其他方面规定的要求(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工作经历等),则由人力资源部颁发《员工上岗证》证书。
4.2 委外培训则以能否将所学内容再培训他人为衡量标准,这样不仅使被派员工有学习的压力,同时又锻炼提高了员工的演讲能力。
5.《员工上岗证》证书的颁发与管理:
5.1 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岗位,必须取得国家有关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
公司其他关键岗位员工,需取得公司颁发的《员工上岗证》证书。
方可在该岗位工作。
对于第一次培训没能取得《员工上岗证》证书者,通过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及时向本人发出黄牌警告,留岗
察看,等待第二次培训。
留岗察看期间只发基本工资,无绩效工资。
如第二次轮训仍不合格,应坚决予以淘汰。
5.2 对于求知欲强,参加多岗位培训踊跃,对提升自身素质
有强烈意愿的员工,可持多证,作为轮岗后备人员,在晋级、加薪以及选送参加更高层次的培训给予优先考虑;对于参加培训持消极态度,培训考核屡次不合格的员工,应予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5.3《员工上岗证》每三年需进行一次年检。
由相关部门、生产车间的培训负责人负责将到期需年检的《员工上岗证》报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根据三年内该员工的在岗继续教育培训考核成绩决定该员工的《员工上岗证》是否通过年检。
5.4 经培训考核取得《员工上岗证》证书的员工每年必须接受继续教育,未完成继续教育规定或抽查时实际水平未达到上岗资质要求者,公司人力资源部有权注销其证书。
5.5未取得《员工上岗证》证书的人员不得在该岗位上岗操作。
因无证操作造成生产质量不合格或出现质量事故的,除要追究直接责任者外,还要追究主管领导的责任。
5.6《员工上岗证》证书不得交易、涂改、伪造;遗失者须向人力资源部申明作废,方可补办。
6.组织领导
6.1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管理考务工作,建立试题库,组织制定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内容及考核方法。
6.2岗位培训质量是持证上岗工作的关键。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培训质量,严格把关,防止走过场,保证持证上岗管理培训收到实效。
附表一:各部门关键岗位附表二: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