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员工持股计划

员工持股计划


ESOP的管理方式
• 认同原则——全体工人都是所有者,企业以外的 任何人都不能成为所有者,工人既是劳动者又是 所有者,形成管理者与劳动者的双重认同。 • 民主原则——一人一票而非按股权平等原则。或 者以加权方式分配投票权。 • 贡献原则——收益分配采用利润分享规则,以固 定的股息支付成员的股份,再根据成员个人对企 业的贡献分配利润。工人个人收入包括:固定工 资(与工人的工作时间及经验相联系)、股息 (与持股多少有关)、分享利润(个人对企业的 贡献大小)。
股份合作制
• 股份合作制: • 又称股金合作制、泛股制,也被俗称为“自费的 股份制”。一种杂交的企业组织形态。 • 股份合作制的性质: • 股份合作制是以合作制为基础,吸收股份制一些 做法,实行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相结合的一种新 型企业组织形式。是员工按照协议,各自以资金、 实物、技术等入股,集体占有生产资料,实行联 合劳动,民主管理,采取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 结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共有和按股共 有的法人经济组织。
股份合作制与合作制的异同
• 在股金管理上,合作制企业职工的股金可以在其退出企业 时带走,而股份合作制企业则规定入股后不能退股,遇到 特殊情况可按《企业章程》的规定在企业内部转让,由企 业收购,不能因为职工的离开而抽减企业总股本。在入股 形式上,合作制企业通常是自愿入股自愿联合,而股份合 作制企业一般要求全员入股,凡职工都应投入股份,企业 规定入股的上限和下限。在领导体制上,合作制企业的职 工大会为企业的权力机构,并实行厂长负责制;而股份合 作制则实行股东大会与职工大会合一的制度,股东(职工) 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并设立理事会、监事会,经 理(厂长)由理事会聘任或理事会推荐然后由股东(职工) 大会选举产生。
计划理论的始祖。
Louis Kelso和ESOP
• Louis Kelso认为:正因为雇员不拥有股票,他们 就不断要求增加薪水,而薪水的增加是具有通货 膨胀效应的。另外,雇员们将利润视为是使富人 更富的手段,他们并不感激利润在资本形成中的 作用以及利润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增加的贡献。 如果美国工人可以成为普通股的主人并开始从股 息中获得第二收入来增加他们的薪水,那么,他 们关于利润、财富的那些看法就可以被改变。 Louis Kelso相信,新的资本投资来自于富人的积 蓄并导致股票所有权的分布更加不均。应该激励 公司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为新投资进行融资,以 促使雇员成为企业新投资的所有者。
股份合作制与股份制的异同
• 而股份制企业的职工并不一定是股东,不 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采取一股一票。在 股票管理上,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股份在特 殊情况下可以转让,由企业收购,不得上 市交易;而股份制企业规定认购股份后不 得退股,经批准可上市交易。在分配方式 上,股份合作制企业实行按劳分红和按资 分红相结合,股份制企业则是完全按资分 配的。
员工持股计划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
主要内容
• • • • 基本概况 主要内容 对我国企业改革的启示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一、ESOP的基本概况
• 员工持股计划最早是美国经济学家和律师 Louis Kelso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人具有 通过劳动和资本来获得收入的基本权利。据 此,设计出了一套能使企业每个员工既获得 劳动收入又能获得资本收入的计划。他称此 为“民主的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 • 职工持股制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 之后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和日本普遍推行,已 成为企业中一个重要的制度。
股份合作制与股份制的异同
• 相同之处是——在产权形式上,都采取股份的形 式构造,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承担有限责任,企 业以其全部资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不同之处 是——在股权设置上,股份合作制企业设有职工 个人股、职工集体和法人股,而股份制企业的股 份设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个人 股包括内部职工股份和社会公众个人股份。股份 合作制企业的个人股权是本企业职工个人。在管 理制度上,股份合作制企业由于全员入股、合资 合劳,职工也是股东并实行股东大会与职工大会 合一的制度,实行民主管理,采取一人一票;
相关的概念
• 股份合作制的特征: • 企业产权结构的多元化、企业领导体制的 民主性、企业劳动主体的自主性、企业分 配形式的双重性。
股份合作制与合作制的异同
• 相同之处是——都是合资合劳、实行民主管理,不管入股 多少,均是一人一票(没有入股的员工享有工会会员权利, 但不享有社员权利)。吸收股份时,都不向社会个人募集 股份;进行分配时,都采取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 • 不同之处是——合作制主要是劳动联合,入股金额少,并 采用等额入股,产权构成单一,只有本企业职工入股;股 份合作制企业的产权结构则是多元化的,不仅本企业员工 入股,还可吸收企业外法人单位入股。从职工入股的目的 看,合作制企业的创立是为了互助、合作、为入股成员服 务,股金是社员交付合作经济组织的开办费和活动金,个 人入股的目的是为了参与联合劳动;而股份合作制企业个 人入股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获取红利,把入股看作是 一种投资,希望得到高回报和使股本保值、增值,入股股 额通常高于合作制企业职工的入股金额。
二、ESOP的主要内容
• 内容的基本方面: • 在企业内部或外部设立专门机构(员工持 股会或员工持股信托基金ESOT),这种机 构通过借贷方式形成购股基金,然后帮助 职工购买并取得本企业的股票,进而使本 企业员工从中分得一定比例、一定数额的 股票红利,同时也通过员工持股制度调动 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的积极性和形成对企业 经营者的有效约束。
利润共享制
• 共享经济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工资是由固定收 入部分和利润共享部分组成的。它可以根据总需 求的变动进行调整,劳动的边际成本总是低于劳 动的平均成本。当整体的社会需求受到冲击时, 厂商可以通过调整利润共享部分来降低价格,扩 大产量与就业,而这反过来又对厂商增加其总利 润具有刺激作用。对厂商来说,只要增加的收益 大于劳动的边际成本,厂商就对劳动力有需求。 因此,在共享经济中,具有达到充分就业的自然 倾向,总是具有较少提高价格较多降低价格的倾 向,所以,也就具有内在的反通货膨胀倾向。
对ESOP的运用
• • • • 养老金计划运作; 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接管与反接管中运用; 宏观上有利于经济运行的健康发展:减少 工人失业、改善劳资关系
三、对我国企业改革的启示

• • •
1、ESOP企业应成为我国企业改革可供 选择的模式; 2、应把ESOP与一般股份公司应该区分 开来; 3、应建立“信托基金组织”中介机构, 推动我国传统公有企业向ESOP企业转化; 4、政府应给予ESOP企业应有的支持和 扶持。
四、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ESOP是否能真正达到让劳动者成为所有者和管 理者的目的? • 股权的分散与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 企业的活力与变革创新问题; • 目标不相容与分散决策的成本; • 虚拟企业形态下的ESOP。 • 国有企业能否看作是一个放大了的ESOP系统? • 股权不清的状态下如何进行ESOP? • 企业环境、经济走势对ESOP的影响。
工人股份的形成(从私人企业到 ESOP企业)
• 1)以一定的基金为本,向银行或其他金融 机构贷款;2)按市场价格购买原企业的部 分或全部股份;3)将购置的股份委托给独 立的信托机构做抵押,监督和保障ESOP在 按期偿还贷款后,实现资产的最后转移;4) 利用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赞助以尽快化 解债务;5)按先还贷款、后积累,再支付 红利的顺序实行分配,直享制
• 198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马丁· 威茨曼发表了 《共享经济》一书,用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相结合的 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分为 工资经济和共享经济两种模式。 • 工资经济:厂商支付给雇员固定的报酬,与厂商经营指标 没有联系。这就使得决定工资合同谈判的参数具有粘性, 工资参数的粘性表现为工资的固定和刚性。而厂商为了追 求最大利润,对需求变化的反应主要是在产品数量方面而 不是价格方面。因此,使得经济运行陷入一个不健康状态, 如总需求下降时,根据工资经济的特点,厂商必然要维持 既定的产品价格而削减产品数量,考虑到劳动成本与劳动 收益的平衡,就势必造成大量的工人失业,而政府因此而 采取的防止经济衰退的措施又会使资本主义经济出现通货 膨胀的倾向,结果导致失业和通胀并存。
Louis Kelso和ESOP
• Louis Kelso被公认为是以ESOPs方式增加 雇员所有权运动的精神领袖。曾和别人合 作出版过两本书:《资本家宣言:如何用 借来的钱让8000万工人变成资本家》(THE
CAPITALLIST MANIFESTO, HOW TO TURNING 80 MILLION WORKERS INTO CAPITALISTS ON BORROWED MONEY)和《两要素论》(TWO FACTORS THEORY)。它们被认为是员工持股
• 对于已经设立并运转的ESOP企业,如吸收 新工人,则要求新雇员交纳股金,交纳的 数额视企业归个人所有资产量和职工人数 而定。如个人现金不足,可预交一部分, 其余从以后的工资中分期扣除。
ESOP的股权结构
• ESOP企业的股份一般分两个基本部分:工人个人股份和 工人集体股份。前者要建立工人个人账户用来记载每个工 人的股份价值与增值情况。个人股份可以分红、转让、继 承,离开企业时可以兑现带走。后者要建立企业固定帐户 用来记载工人共同拥有的集体财产,这部分属于企业发展 所必须的物质基础,一般不直接归个人所有,个人不能转 让、继承,离开企业时不能带走。尽管这种工人集体股份 不能让个人直接享受收益,但却为个人股份增值收益奠定 了基础。企业解散或歇业时,在纳税和偿债后的资产剩余 由职工分配。个人股份有利于激励工人成为企业真正的所 有者,集体股份有助于避免因个人的离开造成总资本金降 低而引致企业经营的波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