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当第一朵樱花在九州南部绽放后,媒体就开始向人们播报樱花开放时间。

在樱花开放的日子里,人们常在樱花树下野餐聚会。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日本樱花多开放在()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2)小明一家利用五一假期到日本欣赏樱花,适宜选择去()A. 九州B. 四国C. 本州D. 北海道(3)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 气温差异B. 地形差异C. 海陆差异D. 河流差异【答案】(1)A(2)D(3)A【解析】【分析】日本是位于西北太平洋上的岛国,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季樱花盛开时,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1)由图可知,日本樱花开放时间自南向北是从3月20日至5月10日,这是北半球的春季,故选A。

(2)如小明一家利用五一假期到日本欣赏樱花,适宜选择去北海道,这里的樱花在5月份开放,是日本开放时间最晚的,故选D。

(3)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不同导致南北各地气温差异大,故选A。

【点评】(1)温带地区四季变化较为显著。

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般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

南半球温带地区,则9~11月为春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夏季,3~5月为秋季,6~8月为冬季。

(2)日本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全国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位于南部的冲绳则属于亚热带,而北部的北海道却属于亚寒带。

(3)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等。

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读不同日期的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全国高温及降水的描述,正确的是()A. 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B. 南方地区雨季已经结束C. 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漠河D. 35℃以上高温区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2)该季节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①洪涝②干旱③寒潮④地震⑤台风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①②⑤(3)读我市一周天气预报图,可知()A. 图中“今天”气温日较差最小B. 周三的天气可用表示C. 这是暑假第一周的天气状况D. 改善空气质量只能依靠风力【答案】(1)A(2)D(3)B【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此时,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南方地区仍在雨季;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青藏高原;35℃以上高温区不只是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南方湿润地区也在35℃以上。

故选:A。

(2)读图可知,该季节为夏季,夏季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洪涝、干旱、台风,故选D。

(3)读图可知: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昨天”,15﹣10=5℃,A错误;周三的天气可用表示,晴转小雨,B正确;夏季我国普遍高温,暑假的气温不可能是6℃,C错误;改善空气质量主要靠降低污染物的排放,D错误,故选B。

【点评】(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

(2)我国南方地区从3、4月份开始就进入雨季,此后雨带逐渐向北推移,6月份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该区出现梅雨天气。

一直到7、8月份雨带推移到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地,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出现伏旱天气。

从9月份开始,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雨带快速南撤,10月份从大陆撤出,所以南方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方地区的农业主要是()A. 河谷农业B. 水田农业C. 旱作农业D. 绿洲农业(2)下列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能够反映北方地区的是()A. AB. BC. CD. D(3)每年春季和初夏,威胁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普遍问题是()A. 寒潮问题B. 春旱问题C. 台风问题D. 洪涝问题【答案】(1)C(2)C(3)B【解析】【分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在400毫米至800毫米之间,耕地以旱地为主,为旱作农业。

故C项正确。

(2)由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由图可知,C选项夏季月平均气温都在15℃以上,降水多,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降水较少,冬季寒冷干燥,符合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故C项正确。

(3)春季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降水少,而此季节农作物的生长和播种需水量大,导致春旱严重。

故B项正确。

故答案为:(1)C;(2)C;(3)B;【点评】(1)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2)我国农业分布现状:东部季风区里的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田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类作物-甘蔗;北方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类作物-甜菜,其中华北是最大棉花产区,东北有商品谷物农业;西部非季风区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青藏高寒区以游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

4.宜宾某学校学生在地理特长课活动中收集了欧洲西部甲乙丙三地的气象资料,并绘制成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右图中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与左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 ①-甲② -乙③ -丙B. ①-甲② -丙③ -乙C. ①-乙② -甲③ -丙D. ①-丙② -乙③ -甲(2)左图中箭头所示风向及其性质是()A. 西南风,寒冷干燥B. 西南风,温暖湿润C. 东北风,寒冷干燥D. 东北风,温暖湿润(3)欧洲旅游业发达,下列有关左图中三地旅游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甲地有巴黎圣母院B. 乙地有阳光沙滩C. 丙地有阿尔卑斯山滑雪场D. 甲乙丙均有峡湾风光【答案】(1)B(2)B(3)B【解析】【分析】(1)左图中的甲、乙、丙分别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右图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故B符合题意。

(2)读图可得,左图中箭头所示的风向是西南风,其特点是温暖湿润,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主要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3)读图可得,甲位于德国,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故A错误;乙位于意大利,有阳光沙滩的景观,故B正确;丙不是阿尔卑斯山,故C错误;甲、乙和丙无峡湾风光,峡湾风光位于挪威,故D错误。

【点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步骤如下:首先判断半球,最热月是7月的属北半球,最热月是1月的属南半球。

第二步,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在0 —15℃,为亚热带气候类型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 —0℃者,为温带气候类型;最热月气温在5℃以下者,为寒带气候类型。

第三步,以水定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夏雨性: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5.读某地气温和降水图(下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B. 该地区河流有结冰现象C. 该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400mm之间D. 雨热同期是该气候主要特征之一【答案】 D【解析】【分析】解:读图可知,图中横坐标表示降水量,纵坐标表示气温。

因此该地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大陆东岸,冬季最低月气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且降水较多,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雨热同期是该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故答案为:D。

【点评】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6.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读欧洲墙壁厚度的变化示意图。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是()A. 越来越厚B. 厚薄交替变化C. 越来越薄D. 没有变化(2)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墙壁厚度变化的主要气候原因是()A. 降水逐渐增多B. 气温逐渐降低C. 降水逐渐减少D. 气温逐渐升高【答案】(1)A(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墙壁越来越厚;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欧洲西部主要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越往内陆,大陆性越强;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

冬季气温越来越低,为了御寒,其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也越来越厚。

(2)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欧洲西部主要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越往内陆,大陆性越强,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冬季气温越来越低,为了御寒,其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也越来越厚。

故答案为:(1)A;(2)B;【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地形因素,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的变化和气温的变化,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的变化,地形对气温和降水都有影响。

7.有关气温分布河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般情况下,低纬度地区气温低,高纬度地区气温高B.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C.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气温完全一致D.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海洋气温高于大陆气温【答案】 B【解析】【分析】解:一般情况下,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相比,夏季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时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