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文化与经济政治》PPT课件
《文化与经济政治》PPT课件
美国中央情报局《十条诫令》部分内容
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 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 条。……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 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 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 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 的一半; 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
•探讨:这说明了 什么?怎样实现我 国由文化资源大国 向文化产业强国转 化?
2、措施:发展先进 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增强综合国力
思考:日本卡通和韩国电视 剧流行的背后凸现了怎样的 问题?
——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 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 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 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 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 强大的智力支持。
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
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
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
治。这说明(
)
A.文化对政治具有决定意义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是政治的基础
D.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文化竞争
文化与经济,政治作用
1、相互影响
资经,济财是政基支础出,可达文30化00是亿经-4济000的亿反元映。,一定的文化 是由一定的经济 所决定。
情景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 性的充分体现。在筹办和举办的过程中,各级各部门进
一各文步项化发 工是挥作政体。治制的优反势,映统,筹一协定调的,文充化分整由合一各定方的资政源治做好
你知道吗?
《阿凡达》全球票房近27 亿
有材料显示,美国目前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 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美国好莱坞生 产的电影产品,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80%。 它们不仅为美国带来丰厚的商业利益,而且到处推销着 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消解着别国的民族文化和文 化精神。这种情况不仅引起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警惕, 甚至连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也感到忧心忡忡。
注: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 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 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合作探究: 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年前还居于第12 位,现已上升到第4位,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居于 前列的创汇产业,与其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 在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 小组合作:以上情景反映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美国文 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强调敬民,保民,做到“民为贵”、“君为 轻”。这种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 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 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 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观点明辨:
1、有人认为:“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 经济所决定,因此,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 然而然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 可能搞好。”
注: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 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
合作探究:情景一和情景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情问景一题:?1893年,郑观应最早提出了在中国举办世博会
的设想。1910年,南阳劝业会召开时,更有人提出中国 应在不久的将来举办“全球大博览会”。对于积贫积弱 的近代中国而言,这些设想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是改革开放30年综合国力的充 分体现。没有改革开放积累起来的经济实力,中国无法 举办如此规模的盛会。上海世博会被称为“史上最贵的 世博会”, 直接投资为286亿元,如果加上配套建设投
2010•北京文综)《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 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 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 发展。这体现了( )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是政治经 济的反映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④文化 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 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该区某市致力 于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量 投资;充分整合地方民俗文化资源, 开发“逍遥乡村游”旅游线路;同时,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各种技术培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
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
富有,才能自尊、自强、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
之林。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③必须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④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
需要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这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立足中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 发展要求提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 断丰富。
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 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
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 加以评析。
答案 (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 治的反映。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都 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传统的民本思 想是剥削制度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以人为本” 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基础上。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 重大影响。传统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当时社会的 阶级矛盾,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中 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政治、经 济的发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
合作探材究料:一材:料世一博会和不材仅料是二一说次明展了示什各国么、问各题?
地区科技、文化特色的盛会,其背后更是一场 “暗潮涌动”的经济盛宴。据专家估算,上海 世博“产出影响”794.77亿元、“增量消 费”468.64亿元其经济产出效益抵得上3个北 京奥材运料会二。、世博会还是一个外交盛会 ,是中 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平台。“和谐世界,从邻 开始”。我们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大力促进 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
经济 基础
反作用 文化
决定 决定 决定
反作用
政治
反映
反作用
表现
科技、
2、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交融文化产业
文化与政治交融文化修养、
二、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1、文化在当代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
(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 源泉 (2)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功夫熊猫》是由美国导演马克的一部动画 片,以中国的国宝大熊猫为原型,利用中国的 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主题,一举拿下了36届安妮 奖的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导演、最佳故事版等 15项大奖。该影片在中国内地上映三周时间就 获得了超过1.35亿的票房。同样的还有美国人 根据我国历史传说《花木兰》制作的大片也让 我们国人五味杂陈。
在我国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地区,仍旧 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庄稼生虫子了,才知道打药。 药剂的勾兑也没个比例,虫子是死了,庄稼也黄了。
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 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 要。
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 木兰》在新加坡首映后,在全球循环放 映,总收入达3亿美元,成为迪斯尼公 司生产的利润最高的影片之一。
1998年,2004年,美国迪斯尼 电影公司先后推出了动画大片 《花木兰》Ⅰ、Ⅱ,中国的文化 资源经国际传媒按照它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转化为美国的文化产品,有价返销中国。
合作探究:国家为什么会忧心忡忡?
兰德公司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报告:
根据对美国政府决策有着强大影响的智囊库兰 德公司于1999年6月份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报告: 美国的对华战略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西化、分 化中国,使中国的意识形态西方化,从而失去与美 国对抗的可能性;第二步是在第一步失效或成效不 大时,对中国进行全面的遏制,并形成对中国战略 上的合围;第三步就是在前两招都不能得逞时,不 惜与中国一战,当然作战的最好形式不是美国的直 接参战,而是支持中国内部谋求独立的地区或与中 国有重大利益冲突的周边国家。
引游文开戏来、化。犯与让罪他性政们的治的电头影相脑,互集以中及交于宗融:教体迷:育信表;演要、利色用情所书有籍的、资享源乐,、甚 至①举手世投界足,范一围言一内笑的,都反足对以破文坏化他们霸的权传统主价义值。的我斗们要 利就争用是一尽,切量成来打毁击为灭他当他们们刻代的苦国道耐德劳际人的政心精。神治摧。斗毁他争们的的自重尊要自信内的容钥匙。,
“东方之冠”的中国 馆
沙特国家馆月亮船
罗马尼亚馆国家馆 青苹果
合作探究 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 会带来哪些影响?⑵这说明了什么问
题?
增加就业机
世 博
经
会 刺激投资
会 济 刺激消费
(
带动旅游业
文 化 活
餐饮业 房地产业
动
城市建设
)
……
的
影 响
政 政府主办 治 政策引导
国际地位
文化搭台 政策引导 经济唱戏
②随上着述民情主景和对法你制有建什设的么发启展示,?人们为
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文化素质的高低对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