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工程xxx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 (1)1.1工程简介 (1)1.2项目概况 (1)1.3地形地貌 (1)1.4水文条件 (1)1.5地质条件 (1)1.6气象条件 (1)第2章编制依据 (2)2.1主要涉及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2)2.2主要规范、规程、标准、图集 (2)2.3设计文件 (2)第3章重难点分析与对策 (3)3.1工程特点分析 (3)3.1.1 施工协调 (3)3.1.2 施工风险 (3)3.2施工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3)3.3质量控制要点 (3)第4章施工组织与部署 (4)4.1总体施工安排及部署 (4)4.2施工进度计划 (4)4.2.1 施工进度计划 (4)4.3施工准备 (4)第5章施工工艺与方法 (5)5.1工艺流程 (5)5.2施工方法 (5)5.2.1 测量放样 (5)第6章资源投入 (6)6.1劳动力配置 (6)6.2机械设备配置 (6)第7章质量保证措施 (7)7.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7)7.2各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7)7.3质量管理制度与管理活动 (7)7.4质量保证措施 (7)第8章安全保证措施 (8)8.1安全管理体系 (8)8.2单项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8)8.3应急预案 (8)8.3.1 应急小组成立 (8)8.3.2 应急小组岗位职责 (8)8.3.3 应急级别划分 (8)8.3.4 应急救援行动程序 (9)8.3.5 应急救援工作流程 (10)8.3.6 报警系统和通告程序 (11)8.3.7 应急救援联系方式及送医路线 (12)8.3.8 应急救援物资 (12)8.3.9 应急救援演练 (13)8.4安全应急措施 (13)8.4.1 防暴雨引起的水浸、水淹、倒塌、坍塌事故 (13)8.4.2 防起重机械伤害 (14)8.4.3 防用电事故及火灾事故 (14)8.4.4 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措施 (15)8.4.5 高空坠落事故应急措施 (15)第9章季节性施工及夜间施工保证措施 (16)9.1夏季高温施工保证措施 (16)9.2防台防汛施工保证措施 (16)9.3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17)9.4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17)9.5夜间施工保证措施 (17)第1章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1.2 项目概况1.3 地形地貌1.4 水文条件1.5 地质条件1.6 气象条件第2章编制依据2.1 主要涉及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2.2 主要规范、规程、标准、图集2.3 设计文件第3章重难点分析与对策3.1 工程特点分析3.1.1 施工协调3.1.2 施工风险3.2 施工重难点分析及对策3.3 质量控制要点第4章施工组织与部署4.1 总体施工安排及部署4.2 施工进度计划4.2.1 施工进度计划4.3 施工准备第5章施工工艺与方法5.1 工艺流程5.2 施工方法5.2.1 测量放样第6章资源投入6.1 劳动力配置6.2 机械设备配置7.1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7.2 各管理部门主要职责7.3 质量管理制度与管理活动7.4 质量保证措施8.1 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和安全保证体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设安全总监、专职安全工程师、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安全员跟班作业,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领导小组以施工安全、人员安全、财产安全为工作职责,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制度,定期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召开安全会议,搞好安全教育,消除事故隐患,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组织机构详见下图:图8.1.1-1 安全保证体系8.2 单项工程施工安全措施8.3 应急预案8.3.1 应急小组成立8.3.2 应急小组岗位职责8.3.3 应急级别划分一级:预警,最低应急级别,可以控制的异常事件或容易被控制的事件。
二级:现场应急,属于中间应急级别,不会超出项目界限。
项目部以外的人员和财产一般不会受事故的影响。
这种级别表明工区内人员已经不能立即控制事故,需要其他项目部应急救援队或地方有关单位的援助(如消防、医疗单位的援助)。
三级:全体应急,这是最严重的紧急情况,表明事故已扩散到项目外。
根据不同事故类型和外部人群可能受到影响,可决定进行安全避难或疏散。
同时需要医疗和其他机构的人员支持。
8.3.4 应急救援行动程序一旦事故发生,应及时调动并合理利用应急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投入行动;在事故现场,针对事故的具体情况选择应急对策和行动方案,从而能及时有效地使伤害和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和最小范围。
应急救援行动的优先原则:A、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B、防止事故扩散优先;C、保护环境优先。
如果事故仍在进一步扩大,相关人员的生命受到威胁,但对救援人员的进入也存在很大的生命危险,则绝不允许盲目采取救援行动,避免伤亡事故进一步扩大,要采取万无一失的措施或方案实施救援行动。
事故发生区、事故现场,项目经理应采取以下行动1、掌握情况不论现场何种局面,必须掌握的情况有:事故发生时间与地点;种类、强度;已知的危害方向;事故现场伤亡情况,现场人员是否已安全撤离;是否还在进行抢险行动;有无火灾与爆炸伴随;现场的方向、风速;事故危及项目外的可能性。
2、报告与通报在掌握事故情况,并判断或已经发现事故危及项目外时,应立即向有关单位或部门进行报告:报告负责本项目的业主和业主代表;报告本系统直接领导部门;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及情况的紧急程度,按预案的应急级别发出警报。
3、组织抢救与抢险制止危害扩散的最有效措施是迅速消除事故源,制止事故扩展,同时,因本项目最熟悉事故设施和设备的性能,懂得抢救方法,必须组织尽早抢救与抢险。
要迅速集中力量和未受伤的岗位员工,投入先期抢险。
包括:抢救受伤害人员和在危险区域的人员,组织经培训过的医务人员抢救伤员,并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地带;停止设备运转、灭火、隔离危险区等;清点撤出现场人员数量,组织本单位人员撤离危险区;组织力量为前来应急救援的队伍创造条件。
4、应急指挥中心根据事故发生区报告的情况,指示安全技术人员进行危害估算;会同专家咨询组判断情况,研究应急行动方案,并向总指挥提出建议。
其主要内容是:事故危害后果及可能发展趋势的判断,应急的等级与规模,需要调动的力量及其部署,公众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按总指挥的指令调动并指挥各应急救援组投入行动。
8.3.5 应急救援工作流程图8.3.5-1 应急救援流程图8.3.6 报警系统和通告程序项目人员、操作人员或保卫人员发现紧急情况,要立刻电话通知应急信息员,应急信息员临时担任项目应急总指挥,向项目应急总指挥通报,应急总指挥接到汇报后,确定应急级别,按实施程序启动应急反应组织。
项目应急总指挥根据应急类型、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按法律、法规的要求向员工、公众提供相关信息。
在项目应急总指挥的指导下,应急小组按应急预案规定行动。
求助电话须知:1、说明事故的基本情况和已采取的措施,以便救援人员事先做好急救准备。
2、讲清楚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
3、说明报救者单位、姓名或事故地的电话,以便救护车、消防车、警车找不到地方时随时电话联系。
4、获取进一步信息,确认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5、通完电话后派出人员在现场外等候接应,同时清除现场道路上的障碍,以便车辆能及时进行救护。
8.3.7 应急救援联系方式及送医路线应急处理部门联系电话现场发生人员伤亡时,及时将伤亡人员送到协议医院进行医治,保证伤亡人员的生命安全。
距离现场最近医院是位于句容市西大街60号的句容市人民医院。
距离约10km,路程约20分钟。
8.3.9 应急救援演练8.4 安全应急措施8.4.1 防暴雨引起的水浸、水淹、倒塌、坍塌事故1、预防措施施工前调查了解本地段历史水文气象情况,确定雨水的级别,并注意观测及在汛期、雨季注意气象报道。
特大暴雨之前必须做好防淹、防倒塌、防坍塌防触电等预防措施:组织人员对特种设备系统进行检查、加固并用机械锁定、安排好抽排水工作,水泵、电源等必用工具,应急小分队处于待命状态,并设专职值班人员进行巡逻,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2、事故处理方法在雨季及潮汛期,出现不良天气,专职值班人员必须马上报告值班左右线负责人,值班经理必须马上确认、核实,经查证无误后,值班经理有权根据事故突发程序决定是否下达停工指令并指示应急小分队采取行动,同时将该情况第一时间向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汇报,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调配项目部组织自救或根据事态的恶化程度请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确定是否启动应急援救预案。
事故处理完成后,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必须组织安全部、建造部、技术部总结讨论事故发生的原因及补救措施或方案的实施情况并进行评估,以书面形式向项目经理汇报。
8.4.2 防起重机械伤害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种类主要有:(1)使用机械事故;(2)坠物事故。
在吊物过程中,由于绑扎方法不当、吊钩内钢丝绳滑脱或钢丝绳断裂等原因,吊物坠落,造成物体打击事故;(3)触电事故;(4)人员高处坠落;(5)挤压和碾轧伤害;(6)其他机械伤害事故。
应急救援措施:(1)如果发生起重机的意外事故,使用单位应立即通知本公司的应急小组组长,其它成员立即赶到现场,在总承包单位现场救援指挥部及上级组织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施救。
(2)事故得到控制后,及时报本地区负责监督管理和事故鉴定的有关部门。
8.4.3 防用电事故及火灾事故1、预防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用电必须经过严格预算按照临时用电组织设计进行用电施工,当用电最超出施工组织设计时所提供的用电量时,要向业主或供电部门提出申请。
(2)定期检查用电设施输送电设备,检验合格后方使用;禁止使用绝缘保护已损坏的电线、电缆、导电设备及电源设施,发现损坏部位需及时维修合格或更换后方可使用。
在材料仓库、易燃易爆品、化学物品周边设置消防栓及消防器材、对不能用水进行消防灭火的有明显的标志牌,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的完好率。
2、事故处理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当发生用电事故及火灾事故时,第一发现人必须马上报告电气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必须下达停工指令,并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切断电源及组织灭火,并将伤者送往医院抢救;现场保卫人员及专职安全员必须立即将该情况第一时间向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负责人人,各相关人员获得消息后,安全负责人必须马上去医院了解伤者情况,组织抢救;安全负责人必须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对事故进行勘查、评估。
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在事故处理完毕后,必须就该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及处理方式以书面形式向公司安委会和相关部门汇报,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处理。
8.4.4 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措施1、发生重大、特大物体打击事故,周围人员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撤出危险区域;2、对伤害人员及时救援,立即送协议医院救治,如不能及时救出伤害人员,应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制定处理方案,实施救援工作,避免盲目抢救扩大事故;3、针对机具的破坏程度、方位,制定修复方案和相应整改措施,并予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