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缺血性卒中病理特点与生理基本机制
缺血性卒中病理特点与生理基本机制
病理生理机制
大动脉病变
• 侧枝代偿
– 前循环动脉病变 – 后循环动脉病变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病理生理机制
大动脉病变
• 侧枝代偿
– 前循环动脉病变 – 后循环动脉病变
锁骨下动脉(SubA)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正常情况下椎动脉血流方向
SSS时椎动脉血流方向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颈内动脉供应 BA近端
病理生理机制
大动脉病变
• 侧枝代偿
– 前循环动脉病变 – 后循环动脉病变
• 病因
– 粥样硬化 – 烟雾病 – 大动脉炎 – 动脉夹层 – 其他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高卒中脂的病血理特症点和生、理基吸本 烟、高龄----
SSS盗血通路:BA-VA
基底动脉 狭窄侧椎动脉 狭窄侧锁骨下动脉远端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SSS盗血通路:PCA-BA-VA
大脑后动脉 基底动脉 狭窄侧椎动脉 狭窄侧锁骨下动脉远端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SSS盗血通路:枕动脉-VA
颈外动脉分支枕动脉 枕动脉与椎动脉吻合支
锁骨下动脉狭窄侧VA血流方向从正常 至完全逆转的过程
I
II
III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椎动脉从正常到完全盗血的TCD频谱改 变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SSS盗血通路:VA-VA
对侧椎动脉 椎基底动脉汇合处 狭窄侧椎动脉 狭窄侧锁骨下动脉远端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 侧枝代偿
– 前循环动脉病变 – 后循环动脉病变
颈内动脉(ICA)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ACOA
PCOA
OA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病理生理机制
大动脉病变
• 侧枝代偿
– 前循环动脉病变 – 后循环动脉病变
大脑中动脉(MCA)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病理生理机制
大动脉病变
• 侧枝代偿
– 前循环动脉病变 – 后循环动脉病变
颈总动脉(CCA)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ACOA开放
PCOA开放
VA→ECA→ICA
缺血性卒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前基本后循环同时显影
机制
病理生理机制
大动脉病变
同侧椎动脉盗血程度与椎基底动脉系 统TIA无关
70% 60% 50% 40% 30% 20% 10%
0% no steal
P=0.54
stage I stage II stage III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Percentage of patient with VBI
70% 60% 50% 40% 30% 20% 10%
椎动脉 锁骨下动脉远端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盗血与临床的关系
基底动脉是否参与盗血与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有关吗?
同侧椎动脉盗血程度与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有关吗?
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与 盗血程度有关吗?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盗血程度与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TCD盗血程度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非本 房颤其他心脏疾病
机制
病理生理机制
大动脉病变
房颤 心脏的栓子脱落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非本 房颤其他心脏疾病
机制
病理生理机制
大动脉病变
• 侧枝代偿
– 前循环动脉病变 – 后循环动脉病变
• 病因
– 粥样硬化 – 烟雾病 – 大动脉炎 – 动脉夹层 – 其他
• 发病机制
– 粥样硬化 – 烟雾病 – 大动脉炎 – 动脉夹层 – 其他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病理生理机制
大动脉病变
• 侧枝代偿
– 前循环动脉病变 – 后循环动脉病变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病理生理机制
大动脉病变
• 侧枝代偿
– 前循环动脉病变 – 后循环动脉病变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病人 (%)
无盗血或盗血I期
80%
盗血 II期
72%
盗血 III期
90%
45例病人行血管造影检查
锁骨下动脉狭窄严重程度 (DSA)
50-70% 75-90% 闭塞或几乎闭塞
P=0.000
闭塞后压力降低越明显,盗血现象越严重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Percentage of patient with VBI
病理生理机制
大动脉病变
• 侧枝代偿
– 前循环动脉病变 – 后循环动脉病变
椎动脉颅外(VAex) 椎动脉颅内(VA) 基底动脉(BA)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VA颅外段闭塞
VA全程或 颅内段的闭塞
BA近端闭塞
通过甲状颈干
ECA-枕动脉
对侧VA供应到BA
供应到颅内椎动脉 供应到颅内椎动脉
0% no steal
P=0.54
stage I stage II stage III
同侧椎动脉盗血程度与TIA无关
出现VBI的百分比(%)
80%
73%
70%
P<0.05
60%
50%
40%
35%
30%
20%
10%
0% BA盗血
无BA盗血
BA是否参与盗血与TIA有关
判断BA是否参与盗血很重要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高山,黄一宁,刘俊艳等,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盗血程度及类型的关系,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2):139-143
机制
病理生理机制
大动脉病变
• 侧枝代偿
– 前循环动脉病变 – 后循环动脉病变
• 病因
– 粥样硬化 – 烟雾病 – 大动脉炎 – 动脉夹层 – 其他
二尖瓣狭窄、 人工瓣膜置换术后、 过去的四周内心梗、 左心附壁血栓、 左心室壁瘤、 持续或阵发性房颤、 病窦综合症、 扩张性心肌病、 射血分数<35%,、 心内膜炎、 心腔内肿物、 伴有血栓形成的PFO、 在脑梗前有缺D血V性T卒或中的P病E理的特点P和F生O理基本
机制
病理生理机制
房颤 心脏的栓子脱落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 点和生理基本机制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穿支动脉疾病 其他原因
大动脉病变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心脏病变
病理生理机制
心脏病变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
病理生理机制
房颤 心脏的栓子脱落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特点和生理基本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