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伦旗公安局物证保全系统建设方案1背景物证保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物证作为证据是否合法,特别是需要鉴定的物证,使用、交接情况直接关系到鉴定结论的科学性,检材来源是否可靠?有没有被替换?是否受到污染?要排除这些合理怀疑,仅有侦查机关出具的情况说明难以令人信服。
需要规范物证保全工作,确保物证的合法性,增加刑事诉讼的透明度,提高公安机关的公信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公安科技强警战略的深入推进,各级公安机关法律意识和证据意识得到增强,物证保全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得到推进,物证保全室建设得到显著增强。
部分地区因地制宜建立了专门的物证保管室,配备了物证保全装备,并制订了相应的物证保全工作流程规范化制度,部分地区实现了物证保全的信息化管理,为侦查和诉讼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目前的建设和应用状况看,公安机关物证保全规范化管理建设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侦查和诉讼活动的要求。
一是没有统一规范的物证保全建设标准和管理制度。
虽然在长期实践中,吸收引进了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做法,也结合实际出台了物证保全的制度和规范,对物证保全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对照侦查和诉讼活动实际还有很多不严密、不规范的地方,物证保全的内容不一致、管理流程不科学,管理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
二是各地物证保全管理建设发展不平衡。
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思想理念差异的影响,各地物证保全硬件投入和物证管理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装备配备落后地区的物证保全工作存在严重隐患。
三是物证保全工作总体有待进一步加强。
虽然当前公安机关的物证保全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处于较低水平,“重采集、轻保全”的思想依然普遍存在,硬件投入和制度规范化建设较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物证室面积偏小,功能区划分不合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装备相对简陋,缺少应有的防火、防盗、防潮(霉变)、防虫、防尘、排风、消毒等辅助设施,大多没有保管生物检材的低温冰箱(柜),物证丢失、损坏、污染、变质和随意处置现象仍有发生。
《公安机关物证保全系统建设方案》主要针对公安刑事技术机构、各业务警种、派出所等,提供物证保全规范化整体解决方案。
2总体设计2.1建设模式由于公安机关物证信息存储数量大,种类多,时间长,因此,根据情况系统采用建立中心数据库,集中存放所属下级公安机关的物证信息,全部信息均能实现“单点采集、多点使用”的信息全警共享。
2.2建设原则根据“金盾工程”的总体规划,公安物证保全系统建设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先进合理原则高起点规划,既考虑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又要着眼于未来系统建设的标准规范,以满足建设目标及未来系统发展的需要。
基于先进、成熟的技术构建,以保障平台的实用性、可靠性和前瞻性。
⏹规范统一原则严格遵循各项相关国标、部标和自定义规范标准设计系统,保证数据的共享价值和系统的易扩展性。
⏹整合共享原则遵循“以数据为中心”的原则,整体分析各业务系统需求,整合和集约化处理各种数据,综合利用数据中心所提供的共享数据开展实战应用。
⏹开放扩展原则业务上要严格参照部颁标准和行业标准,技术上遵循国际通用的技术标准,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移植性和升级前景。
⏹安全可靠原则整体优化系统安全框架,构建实现系统安全目标,具有满足公安保密性需要的安全级别,可监控,可管理,支持公安安全认证体系应用。
⏹经济实用原则系统设计要求基于公安实际情况,在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原有的设施,新老设备紧密结合,资源最大限度的复用,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造价。
⏹管理运行机制与系统建设同步进行原则在工程实施的同时注重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使公安机关物证保全系统建成投入运行后,尽快在规范和完善的管理运行体制下产生效益。
2.3建设目标为贯彻落实全国刑事技术工作座谈会精神,以深化公安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强力推进公安刑事技术信息化建设,进一步落实执法规范化建设,以服务实战为前提,以满足侦查和诉讼活动需求为依据,本着实用、适用,注重发展的原则,建成分类合理、功能齐全、装备先进、管理规范的物证保管室,实现物证分类妥善保管,流转清晰。
把物证保全工作与现场勘查、检验鉴定、侦查诉讼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全流程管理与跟踪,确保物证在采集、检验、保管、移交、销毁等各个环节可控,并能有效溯源,保障侦查和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建立健全物证保全台帐,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物证保全管理水平,努力推动物证保全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
2.4建设任务1.构建物证保全规范化控制平台。
通过规范化控制平台集成的打印机、摄像头、各类传感器等硬件设备与智能密集柜、智能条码柜等各类存储单元完成物证的存放、定位、流转、监测、报警。
2.建立物证保全规范化管理系统。
物证保全规范化管理系统软件以现场勘查、侦查办案过程中提取的物证为对象,以入库、保管、出库、处理等环节为重点,将物证保全与现场勘查、检验鉴定、移送起诉等工作紧密衔接起来,实现物证在公安机关的全流程管理与有效溯源。
3.建立物证信息综合库。
通过结合案事件信息、物证基本信息库等建立物证信息综合数据库。
4.建立标准技术规范体系。
严格按照国家、公安部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为各类相关应用系统和设备预留对接接口。
2.5功能特点⏹一体化集成实现物证标签一(二)维码输出设备、文书清单输出设备、专业型自动升降物证拍摄设备、一(二)维码识别设备、冗余电源等一体化高度集成应用。
⏹一站式操作一站式提供物证入库登记、查询、调用、移交、归还、送检、销毁、丢失等管理信息功能,物证出入库清单输出打印,提供交接凭证拍照功能、提供系统内部人员电子签名,被移交人员手写签名等均在统一的窗口下完成。
⏹一次性整合可实现基本信息(文字)数据库、物证照片、现场勘测等各类信息库的整合,同时系统整合温湿度、烟雾、震动等环境实时监测与非法出库报警,支持库区的全范围视频监控与存储。
2.6建设依据公安机关物证保全系统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公安部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实现公安信息高度关联共享和向上兼容性,对于没有国家和部颁标准的部分,要帮助用户方开展数据标准化建设工作,研制相关标准,并与国家、部颁标准形成一套有机结合的标准体系。
⏹软件设计参考标准⏹应用系统设计参考标准⏹业务流程参考标准⏹规范字典参考标准3系统建设内容分析3.1物证室区域分布按照“集约使用、分类保管”原则,全部落实“分类别、分场所、分区域、分方法、分时限、分目录”保管要求,使物证件件有登记、个个有着落,特别是命案等大、要案物证得到了长期妥善保存。
根据物证的自然属性及物证保全管理需要,物证保全室按功能区主要分为3个房间4个区域,物证室使用面积在60平方米左右。
物证保全室配置1~2名专职人员管理物证保全室。
每个物证均采用标准的物证袋+物证箱方式组合后再存放到物证保全室。
3.1.1物证受理区主要用于完成物证保全的日常管理工作,采用物证受理工作台,由专人负责对物证进行拍照固定、计量、封装、物证标签打印,办理出入库手续以及物证室存放位置管理等。
3.1.2物证保管区现场勘验检查、搜查、调取收集的物证种类繁多,应对物证进行分类保管。
贵重物证保管区主要采用智能密集柜、智能条码型物证柜存放贵重物证重大案件物证,保证物证的访问取用有迹可寻,同时断电柜门锁闭(紧急情况下可手动打开)。
✧常规物证保管区主要用于存放能够用物证袋(箱)装载且无特殊存放要求的常规实物、石膏足迹等痕迹物证。
物证袋(箱)应单独包装,归类存放于专用物证保管架(柜),防止混杂不清和交叉污染。
使用物证保管箱、手动密集架,物证架等存储。
✧大型物证保管区主要用于存放不适用物证袋(箱)包装存放的大型实物,如铁锹、棍棒等。
一般采用直接放置在物证保管架(柜)上。
✧电子物证保管区主要用于存放各类有防消磁要求的磁介质,如磁带、软盘、记忆卡、U盘、硬盘、光盘等。
使用防磁柜存储。
物证首先存放在防磁物证袋中,再存放在防磁柜中。
✧生物物证保管区主要用于存放提取的血迹、精斑、唾液斑等生物检材及附有生物检材的物品等,此类物证应晾干后用纸质包装袋包装并低温条件下保存,一般采用冰柜存放。
这个区域需要开辟独立的空间。
✧病理/毒物物证保管区主要用于存放进行病理/毒物检验的人体组织,应按要求进行防腐,密封、低温保存。
一般采用玻璃容器,添加专用试剂,将物证装入瓶中,放置在物证保管架(柜)上;也可以采用冰柜保存。
3.1.3物证翻晾区使用物证晾干架、干燥柜等用于易变质物证的翻晾,如生物物证等。
3.1.4环境控制区物证保管室应符合防火、防盗、防磁、防潮(霉变)、防虫、防尘、通风、消毒等安全要求,并配备必要的冷藏、计量、包装和流转等保全设备,做到安全有效,确保不丢失、不损坏、不污染、不变质。
为满足物证保全室环境控制的需要,必须配套以下相应的设备:✧空调确保物证保全室的温度满足物证保管的需要;✧除湿机确保物证保全室的湿度满足物证保管的需要;✧消毒紫外灯确保物证长期存放的安全;✧安全防范设备物证保全室必须加装防盗装置和进出安全控制设备,如门禁系统。
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实时记录进出物证的人和物。
3.2编码规则3.2.1物证编码每件物证都具有唯一性编号,同时支持一维码,二维码,RFID(电子标签)方式。
3.2.2位置编码物证箱、物证架、物证柜、密集柜等存放物证的载体都应有唯一性编号。
采用“区域类别号-组(排/列)号-序号”规则。
其中:区域类别号: A - 贵重物证保管区B - 常规物证保管区C - 大型物证保管区D - 电子物证保管区E - 生物物证保管区F - 病理/毒物证保管区注:如果该区物证存放位置较多,在类别号后加序号,如果A1、A2……组(排/列)号:1~2位数字,按照‘0’-‘9’或‘01’-‘99’的数字编码。
序号:1~2位数字,按照‘0’-‘9’或‘01’-‘99’的数字编码。
样例:B-1-01表示常规物证保管区第1组第01号的物证存放位置。
3.3物证保全规范化管理系统采用VS、.NET Framework技术、ORACLE数据库开发的物证保全管理系统。
物证及存储位置具备有唯一性,存储位置图形化选择,重要物证柜门开启自动化,实现物证从现场提取、鉴定、移交整个生命周期的自动追踪管理。
实现对物证从提取、登记、送检、检验、流转、入库、出库、处理以及移送等物证整个生命周期的自动追踪管理。
3.4业务流程按物证保管链原则,从物证提取、登记到入库(保管、归还等)、出库(借出、移交、鉴定、返还、销毁、其它处理等),自动跟踪物证所有交接过程,自动跟踪物证生命周期中所有环节,查询查看所有与物证相关的关键信息。
条形码功能加快物证的交接,减少了手工数据输入的工作量,增加了处理的准确性和方便性。
3.5系统管理要求1、物证保管室应由1~2名以上民警负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