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训练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训练

2010届新课标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考点综合训练(六)遗传的分子基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题,50分)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B.要分离DNA和蛋白质C.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D.要分离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2.体现和实现遗传信息的最后过程是在哪种细胞结构中进行的A. 线粒体B.细胞核C.核糖体D.高尔基体3.以含(NH4)235SO4、KH231PO4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向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接种以32P标记的T2噬菌体(S元素为32S),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4.用下列哪种情况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健康小鼠会使之生病和死亡A.加热杀死的B.活的,但缺乏多糖荚膜C.加热杀死的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和缺乏多糖荚膜的肺炎双球菌的混合培养物D.既缺乏多糖荚膜又加热杀死的5.已知在甲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A+G)/(T+C)=m,乙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中的(A+T)/(G+C)=n,分别求甲、乙两DNA分子中各自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分别为A.m、1/n B.1/m、n C.m、1D.1、n6.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全部总数的5%,那么另一条链中T在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比例为A.5% B.7% C.24% D.38%7.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用含有同位数13C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加入普通的含有12C的脱氧核苷酸,经过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有12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3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A.2n:1 B.(2n -2):n C.(2n -2):2 D.(2n -1):18.假定某大肠杆菌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

现将含15N的DNA大肠杆菌再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那么,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

A.(a+b)/2 B.(3a+b)/4 C.(2a+3b)/2 D.(a+3b)/49.DNA聚合酶是DNA复制过程中必需的酶,如右图中的曲线a表示脱氧核苷酸含量,曲线b表示DNA聚合酶的活性,由图可以推知()。

A.间期是新的细胞周期的开始。

B.间期细胞内发生转录C.间期细胞内RNA复制D.间期细胞内发生DNA复制10.对下图的说法,不正确是()。

A.图式中的过程一定需要逆转录酶 B.图式中共有5种碱基C.图式中共有6种核苷酸 D.图式中的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1.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分子的一条单链通常是()A.DNA母链的一个片段B.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C.和两条母链DNA相同D.和DNA母链稍有不同12.某DNA分子有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已知道它的一条单链上碱基A:G:T:C=1:2:3:4。

若该DNA分子复制二次,则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A.400个B.600个C.1200个D.1600个13.某一DNA 分子(设为第一代)含有8 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A 600个。

该DNA分子连续复制数次后,共消耗周围环境中的含G 的脱氧核苷酸6200个,说明该DNA 分子已经复制到A.第4 代B.第5 代C.第6 代D.第7 代14.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 、单链DNA 、双链RNA 和单链RNA 4 种类型。

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哪一类型,应该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B,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15.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如果有一个两条链的多肽,相对分子质量是12276.这个多肽的氨基酸的数目和指导它的DNA分子脱氧核苷酸数目依次是A.144, 432B.144, 864C.120, 360D.120, 72016.DNA分子的解旋发生在A.仅复制过程中B.仅转录过程中C.转录和复制过程中D.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中17.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B.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转运RNA能转运它C.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的密码子D.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18.下面是几个同学对基因表达的理解,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A.在真核细胞中,RNA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则在细胞质完成B.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C.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DNA分子多,所以转录成的mRNA多,从而翻译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D.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细胞核中的DNA分子相同,但RNA和蛋白质是不同的19.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21个肽键的多肽,则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RNA个数以及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依次为()A.63 21 B.66 22 C.22 66 D.21 6620.基因、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是指( )①信使R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③D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④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⑤转运RNA 上一端的3个碱基⑥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⑤①③B.⑥②④C.⑤①②D.⑥③④21.下图所示红色面包霉(一种真菌)通过一系列酶将原料合成它所需要的氨基酸的过程。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若基因A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B.若基因B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C.若基因B不存在,则瓜氨酸仍可由鸟氨酸合成D.基因C不能控制酶C的合成基因表达的细胞表达产物A 细菌抗虫蛋白基因抗虫棉叶肉细胞细菌抗虫蛋白B 人酪氨酸酶基因正常人皮肤细胞人酪氨酸酶C 动物胰岛素基因大肠杆菌工程菌细胞动物胰岛素D 兔血红蛋白基因兔成熟红细胞兔血红蛋白23.用链霉素或新链霉素处理,可以使核糖体与单链DNA分子结合,这一单链DNA分子可以代替mRNA合成多肽,这说明A.遗传信息可以从DNA 流向RNAB.遗传信息可以从RNA 流向DNAC.遗传信息可以从DNA 流向蛋白质D.遗传信息可以从蛋白质流向DNA24.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表达原则,下面是几种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细胞的一生中,DNA不变,RNA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B.“中心法则”的实质是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和基因的作用原理C.在同一个体不同的体细胞中,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同D.在细胞的一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是不变的25.下列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 B.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C.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 D.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共50分)26.(8分)右下图为DNA片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请纠正该图的错误:。

(2分)(2)4的名称叫。

(3)DNA解旋酶的作用部位是( )A、1和2B、2和3C、3和4D、5和6(4)DNA分子的特异性是指特定的DNA分子具有。

(5)DNA复制的原料是。

(6)该示意图中含有种核苷酸。

(7)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有1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 )A、3个磷酸、3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B、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胞嘧啶C、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D、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尿嘧啶27.(11分)根据下图回答:(1)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是,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部位,产物叫。

(2)图中的1、2、3、4、5分别是、、、、等。

(3)假如经过科学家的测定,A链上的一段DNA中A∶T∶C∶G =2∶1∶1∶3,能不能说明该科学家的测定是错误的?,原因是。

(4)如果以A链该段DNA为模板复制出的B链碱基比例应该是。

28.(10分)艾滋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

能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是RNA 病毒,它感染人的T淋巴细胞,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使患者死于广泛感染。

请回答:(1)图中①表示病毒正侵入细胞,进入细胞的是病毒的________。

(2)图中②过程称为_________,是以____________为模板,在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________,此过程所需原料为______________。

若病毒RNA某片段碱基序列为AACCGU,则经②过程形成的产物对应片段中含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个,含嘌呤碱基_____个。

(3)③和④的遗传信息转递过程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9.(11分)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和。

(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3)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期。

(4)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5)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

(6)RNA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有(用类似本题图中的形式表述):①;②。

30.(10分)科学家已经证明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

以下是遗传密码破译过程的几个阶段。

(1)根据理论推测,mRNA上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可以构成种排列方式,实际上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种。

还有3个密码子是密码,不对应氨基酸。

(2)1955年,尼伦伯格和马太成功建立了体外蛋白质合成系统,破译了第一个密码子:苯丙氨酸(UUU)。

具体的做法是在代表“体外蛋白质合成系统”的20支试管中各加入作为模板(mRNA)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即只由U组成的mRNA),再向20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结果只有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中才出现了多聚苯丙氨酸肽链。

体外蛋白质合成系统中除了加入全套必要的酶系统、tRNA、人工合成的mRNA和氨基酸外,还需提供。

(3)上述实验后,又有科学家用C、U两种碱基相间排列的mRNA为模板,检验一个密码子是否含有3个碱基,如果密码子是连续翻译的:①假如一个密码子中含有2个或4个碱基,则该RNA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应由种氨基酸组成。

②假如一个密码子中含有3个碱基,则该RNA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应由种氨基酸组成。

(4)1964年又有科学家用2个、3个或4个碱基为单位的重复序列,最终破译了全部密码子,包括终止密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