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阅读理解(一)小英的烦恼小英今年9岁了。

家里的人都很疼爱她,每天上下学外婆都要接送她。

小英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每天让外婆接送怪难为情的。

可是不让外婆接送,外婆总不放心。

小英为这件事感到很烦恼,就把心里的烦恼告诉了老师。

老师听了,说:“你在家里是不是常常依赖别人?”小英点点头。

老师亲切地说:“以后自己会做的事,都要自己动手做。

这样,别人就会知道你长大了。

”小英照着老师的话去做。

过了不久,家里的人都说:“小英长大了,懂事了。

”现在,小英的烦恼没有了,外婆已经放心让她自己上下学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4分)觉.得(juéjiào)长.大(zhǎnɡchánɡ)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4分)烦恼——()疼爱——()3.小英的烦恼是()(2分)A.考试没考好。

B.外婆每天接送她上下学。

4.“小英照着老师的话去做”中“老师的话”是指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5.你在生活和学习中有没有烦恼?你又是如何解决这些烦恼的?写下来。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慢吞吞的小熊早上,闹钟响了好久,小熊还.(hái huán)躺在床上不肯起来。

妈妈催促:“小熊,快来吃早点。

”小熊回答:“慢点有什么关系?上课还早。

”下午放学,同学们快步走回家。

小熊背.(bèi bēi)着书包,这儿看一下,那儿站一下。

同学催促:“小熊,快点回家,天要黑了。

”小熊回答:“慢点有什么关系?回家也没事做。

”考试了,小熊的动作很慢。

下课铃响时,小熊还有一半的题目没有做。

小熊没有及格,暗暗下决心:“慢吞吞的坏习惯要改掉。

”1.用“√”给文中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分)2.妈妈催促小熊快来吃早点,小熊是怎样回答的?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1分)3.“慢点有什么关系?”这句话的意思是()(1分)A.慢点关系很大。

B.慢点没有什么关系。

4.小熊的坏习惯是()(1分)A.做事慢吞吞。

B.爱玩。

5.小熊养成了这样的坏习惯,结果怎样?(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熊知错就改,下决心以后做事()(1分)A.不磨蹭B.一心一意C.三心二意(三)树的自述我们生长在一个美丽的地方——地球。

我们的家族很大,一年四季都在为人类工作。

人类夸我们是绿色大伞,是防护卫士,我们的名字简单又好听。

春天,园林工人把我们栽到土里。

在春风姐姐和春雨弟弟的帮助下,我们抽出嫩绿的枝叶,歌唱着,舞蹈着,不断地吞下二氧化碳,又呼出大量氧气,使人们吸到新鲜的空气。

我们老了,人们会把我们伐倒,制成各种家具。

我们从不要什么,只希望人们能爱护我们。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3分)()的地方()的枝叶()的空气2.“我们”是指__________。

人们夸“我们”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分)3.树老了,人们会把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从不要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树”说些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黄山奇石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huī)省的南部。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它两只胳膊(ɡēbo)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dū)峰不住地啼叫。

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1.黄山的奇石真有趣,你能写出下列奇石的名字吗?快试试吧!(3分)(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2.给第4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分)3.短文重点描写了黄山的哪几块奇石?(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祖国的哪些名山?(最少写出两个)(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庐山的云雾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1.把词语和与之相对应的意思连起来。

(3分)千姿百态十分留恋,忘记返回。

瞬息万变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流连忘返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2.用“____”分别画出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的总起句。

(5分) 3.山头的云雾像____________,半山的云雾像____________,山谷的云雾像___________,遮挡山峰的云雾像_____________。

(4分)(六)讲信用宋濂(lián)是我国明代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他从小喜爱读书,但家里很穷,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

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有一次,他借到一本书,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

由于还书的期限快到了。

他只好连夜抄书。

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

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冷,天亮再抄吧。

人家又不是等这本书看。

”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书看,到了讲好的期限就要还。

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1.仔细读短文,补全下列词语。

(4分)()()渊博隆()腊()()()释手滴()成()2.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__自然段介绍了宋濂借书的原因。

(4分)3.宋濂半夜抄书很辛苦,母亲劝他天亮再抄时,他是怎样说的?用“——”在原文中画出来。

(3分)4.读了这篇短文,你对主人公宋濂有怎样的评价呢?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呢?写一写。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未来的交通工具我希望未来的交通工具是一种太阳能汽车。

它不仅可以像普通汽车一样在地上跑,像船一样在水面航行,还能像飞机一样上天飞行。

太阳能汽车有一个太阳能接收器。

这个接收器可以收集足够的能量供汽车使用。

在陆地上驾驶太阳能汽车与驾驶普通汽车没什么区别,但只要拉动一下操zòng()杆,它的轮子就会缩进去,然后降下两个气náng(),充入气体,这样它就可以在水面上航行了。

如果按下一个特别的按niǔ(),它背上的两个折叠机翼就会展开,轻轻松松飞上蓝天。

使用太阳能汽车既能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又能节约能源,还特别方便呢!1.查字典,写出短文中用拼音代替的汉字。

(3分)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6分)(1)在作者眼中,未来的交通工具是以太阳能为能源的。

()(2)太阳能汽车的气囊降下来,就可以飞上天了。

()(3)作者希望未来的太阳能汽车可以在地上跑,在水上航行,还能在天上飞。

() 3.短文中介绍的这种太阳能汽车有什么优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希望未来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样的呢?发挥想象,写一写吧。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零的突破射击场上,运动员们正在为争夺奥运会金牌拼搏着。

比赛进行到最后一轮,中国选手许海峰的成绩比瑞典的神枪手仅仅多出一环。

最后一枪,瑞典选手沉着冷静地打出了10环。

中国运动员许海峰出场了。

他举起枪瞄准,但是又放下了。

又举起,又放下。

四起四落,观众的心都揪紧了,他为什么不发枪呢?记者、领队、教练都紧张起来。

终于,许海峰再一次举起枪,瞄准,射击——打中了。

子弹不偏不倚(yǐ)打在靶(bǎ)纸的正中央,10环!赛场上沸腾了,许海峰获得了金牌。

许海峰的这一枪,打破了中国人奥运会金牌零的纪录,中国人将永远记住这一枪。

1.仿写词语。

(3分)不偏不倚(不×不×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画出文中描写许海峰打出最后一枪前的动作的句子。

(3分)3.想象一下,写写许海峰打出最后一枪前是怎么想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人为什么“将永远记住这一枪”?(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想对许海峰说些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传说,汉字是个叫仓颉(jié)的人创造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