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试题1.挫折理论2.2.晕轮效应3.参与改变理论1个体心理2“经济人”3社会知觉4态度5挫折?6刺激变量7正式群体8双向沟通技术9人际关系10领导1.组织发展2.组织设计3.社会人假设1群体心理2“社会人”?3角色知觉?4近因效应?5归因6意向成分7挫折容忍力8从众行为9领导权10成就需要的一般概念1组织心理2行为科学3“复杂人”?4个人倾向归因5管理者的可信度?6退化反应?7期望8从众行为9风险型决策10直线制组织结构1社会心理学?2刻板印象?3能力?4投射作用(外化)?5群体压力6授权7决策8 目标管理。
9竞争型决策10权变的组织设计1领导心理2普通心理学3“复杂人”?4自我知觉?5个性?6抵消作用?7企业组织发展8事业部制组织结构9人际关系10双向沟通技术三、论述题(共45分)1.请阐述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研究内容。
(10分)2.说明态度的定义,并对它的作用进行具体分析。
(10分)3.画出激励过程的基本模式,进行简单的解释并指出该模式在管理情境中的实际意义。
(10分)4.请结合国情,对影响领导决策的客观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15分)36.价值观主要有哪些作用?37.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38.简述从众与顺从行为的区别。
39.造成沟通障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0.传统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改善人际关系?42.试论组织文化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36.(1)动力作用(2)标准作用(3)调节作用(4)定向作用37.(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
(2)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3)五种需要可以分为高、低两级。
38.从众与顺从的区别在于是否出于内心自愿。
放弃原来的意见,以符合群体要求之行为称从众;保留自己的观点,而又不在行动上违背群体意志的现象叫顺从。
39.(1)语义上的障碍;(2)知识经验水平的限制;(3)知觉的选择性障碍;(4)心理因素引起的障碍;(5)组织结构层次的影响;(6)信息过量的影响。
40.(1)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制度和专业化分工;(2)明确的规章制度;(3)法定的程序系统和程序无情感因素;(4)技术是提升的基础;(5)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1)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包括:相似性和一致性;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性格和气质;主观印象;思想品德;需求互补。
(2)联系实际。
42.组织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和凝聚作用;(3)规范作用;(4)创新作用和辐射作用。
36.简述20世纪40年代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
37.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
38.38.简述群体应具备的特征。
39.39.简述领导者素质培养的主要体现。
40.40.简述绩效考核应遵循的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联系实际谈谈态度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42.举例说明组织变革的动因。
6.简述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
37.简述影响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
38.38.简要比较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在信息传递活动中的优劣。
39.39.简述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40.40.简述目标管理的主要特点。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联系实际,论述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强化手段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42.联系实际分析企业组织的管理结构和职权结构的功能。
二、问答题1、什么是气质?气质理论在管理实践应用时应当注意什么问题?2、请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对它进行分析与评价。
3、请对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4、请联系国情,说明组织文化建设应该包含的内容。
5、请阐述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研究内容。
2、说明态度的定义,并对它的作用进行具体分析。
3、画出激励过程的基本模式,进行简单的解释并指出该模式在管理情境中的实际意义。
4、请结合国情,对影响领导决策的客观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三、论述题(共45分)1.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注意问题:(1)特殊工作岗位,气质要求的绝对性;(2)一般工作岗位,气质要求的互补性;(3)人员培训时,气质要求的顺应性和发展性。
2.基本内容:把人类的基本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提出优势需要决定人的行为;把五类需要分为高、低二个级别。
评价:贡献:需要归类具有科学性;揭示了需要发展的次序;优势需要的作用分析合理。
局限:理论基础缺乏实验依据;机械主义色彩。
(基本内容6分,评价4分) 3.(1)群体因素:群体的性质、成员的能力、群体气氛、凝聚力等;(2)个人因素:个人的智力水平、情绪稳定性、态度与价值观生活阅历等;(3)问题的性质:问题的重要性、信息量、员工的把握度等。
4.企业价值观体系建设;科学的经营管理;全方位激励管理方法;增强企业内聚力;加强礼仪建设;企业形象建设。
简答题36.简述西方国家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37.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
38.如何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39.简述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特殊性。
40.简述绩效考核的程序。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举例说明性格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42.联系实际,论述影响领导决策的客观因素。
三、论述题(共45分)1.请分析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
(10分)2.请阐述影响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
(10分)3.请对非正式群体的功能进行具体分析。
(10分)4.请对绩效考核中常见的心理偏差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15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6.简述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37.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38.简述非正式群体对其成员的主要功能。
39.简要列举造成沟通障碍的主要因素。
40.简述组织变革和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应付挫折。
42.联系现阶段国企改革的实际,说明组织文化的能动作用。
二、简答题(30分)1?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和管理措施是什么?? 2?社会知觉的特点??3 改变态度的方法有哪几种?4 什么是挫折容忍力?挫折容忍力的影响因素?5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有哪些?三、论述题(25分)1联系实际谈谈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群体内聚力?2联系实际谈谈企业组织变革的内在及外在动力主要有哪些方面?二、简答题(30分)1“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和管理措施是什么?2 改变态度的方法有哪几种?3 什么是挫折的心理防御机制?4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5.什么是领导有效性?它有哪些特征?三、论述题(25分)1.联系实际谈谈态度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2.举例说明组织变革的动因。
二、简答题(30分)1 挫折的含义? 挫折产生的条件?2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主要论点是什么?3 群体行为的特征?4什么是授权?5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有哪些?三、论述题(25分)1 联系实际论述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强化手段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联系实际试析群体决策的利与弊。
二、简答题(共30分)1.阿尔德弗的“生存、关系、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2.理性决策需要满足的条件?3.企业组织发展的特点?4.一个人的压力体验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5. 矩阵型组织结构的特点?三、论述题(20分)1.试述"复杂人"假设的要点。
2.试述弗罗姆的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简答题(30分)1?试述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 2?气质、性格、能力在管理中的意义?3 改变态度的方法有哪几种?4 阿尔德弗的“生存、关系、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5 非正式群体的特点?6 授权的作用?三、论述题(25分)1、联系实际谈谈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对现代管理的意义。
2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各种失误。
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很多决策者不遵循决策的原则和程序。
如有的决策者惯于凭主观想象和拍脑瓜决策;有的决策者过分追求完美的决策方案而迟迟不作决定,延误时机。
针对以上现象,试用决策理论分析如何提高决策质量。
一、名词(30分)1、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个体在生产中反映出来的各种心理活动。
其核心内容是激励理论,即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
此外,还涉及到个体的需要、动机、态度与个体行为差异等问题。
2、“经济人”“经济人”原文为Rational-econornicman,意思为理性经济人,也可称“实利人”。
这是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看法,即把人当作“经济动物”来看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3、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指对社会对象的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对群体对他人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也叫社会认识。
4、态度态度是指个人对待某一对象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
5、挫折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客观条件的障碍与干扰,致使预期的动机不能顺利进行,不能获得需要的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6、刺激变量是指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如目标、诱因、反馈信息,可控制可变化的环境刺激等。
7、正式群体是由于目标、任务的需要,通过上组组织或职能部门决定成立并组建的群体。
8、双向沟通技术所谓双向沟通技术,就是指有效的面对面的相互交往,比如某甲对乙发出信息,开始沟通,而某乙必须回答某甲的信息才算完成这次沟通圈。
9、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微观社会关系,它表现为一个人对其他人吸引或排斥的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行为。
10、领导领导就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过程。
致力于实现这个活动过程的人叫领导者。
接受指引和影响的人就是被领导者。
二、简答题(30分)1、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和管理措施是什么?基本观点:(1)一般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
(2)多数人缺乏进取心、责任心,不愿对人和事负责。
(3)一般人干的工作都是为了物质和安全的需要,人工作是为了钱。
(4)人具有欺软怕硬、畏惧强者的弱点。
管理措施:1)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而对于人的感情和道义上应负的责任,则是无关紧要的。
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群众无关。
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拼命干活。
3)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是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即:“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2、社会知觉的特点?社会知觉是指对于人、对于人的行为及其原因的知觉。
虽然一个人认识别人能力的发展开始得很早,但是思想正确、全面地认识别人,很好地运用社会知觉这一社会现象,就必须了解它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