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医毒理学第七章

法医毒理学第七章

选择题
1、杀虫脒可通过那些方式侵入人体? D
A消化道 B呼吸道 C无损伤的皮肤 D传染
2、杀虫脒中毒可出现哪几大症候群? D
A嗜睡 B青紫 C出血性膀胱炎 D血便
3、赫恩小体在下列哪种物质中毒的机体中能够发现? B
A沙蚕毒素 B杀虫脒 C五氯酚钠 D矮壮素
4、下列哪种农药未被淘汰? D
A杀虫脒 B666 C DDT D除虫菊
5、在急性中毒中,居首位的是下列哪种?B
A重金属中毒 B农药中毒 C有毒动物中毒 D有毒植物中毒 E药物中毒
6、下列哪个不是常见的有机磷农药D
A敌百虫 B乐果 C敌敌畏 D杀虫脒 E杀螟松
7、城镇中一下那种有机磷农药中毒多见C
A敌百虫 B乐果 C敌敌畏 D甲胺磷 E杀螟松
8、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的主要死因是B
A心脏损伤 B呼吸衰竭 C肝功能衰竭 D神经系统损伤 E代谢紊乱
9、在我国引起OPIDN的杀虫剂中发病率最高的是D
A敌百虫 B乐果 C敌敌畏 D甲胺磷 E杀螟松
10、尿中哪种物质含量升高时死者接触敌百虫或敌敌畏的证据B
A对硝基酚 B二氯乙醇 C氨基甲酸 D对氯邻甲苯 E五氯酚
11、杀蚕毒易溶于( A )
A.水 B .苯 C.乙醚 D.丙酮 E.氯仿
12、杀蚕毒素放射性分布以( B )最高
A.肝
B.肾
C.脾
D.肺
E.心
13、五氯酚钠在血,尿中半衰期分别是( C )
A.30小时和34小时
B.29小时和33小时
C.30小时和33小时
D.29小时和32小时
14、我国生产使用最多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急性中毒最多的品种为:A
A 呋喃丹 b 西维因 c 叶蝉散 d 速灭威 e仲丁威
15、呋喃丹进入人体后在人体哪个器官分布最多:A
A 胃 b 血 c 肺 d 肾 e 脑
16、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可通过皮肤、胃肠道进入人体,在哪个器官分布最多:D
A 血液 b 脂肪 c 肝 d 中枢神经系统 e 皮肤
名词解释
1.有机磷农药
有机磷农药:是指含磷的有机化合物,在农业上主要用于杀虫、杀鼠、除草等方面,具有高效、代谢快、低残留等特点。

2.有机磷迟发性神经病(OPIDN)
有机磷迟发性神经病(OPIDN):某些种类的有机磷农药在中毒后1~2周,部分病人可以发生周围神经病,称为有机磷迟发性神经病,这可能与神经组织中有一种能被有机磷化合物酰化的酯酶有关系。

问答题
1.试述杀虫脒中毒的症状。

答:1)神经系统开始有头昏、乏力、肌肉酸痛、肢体麻木、及眩晕等,面色多苍白,瞳孔多不缩小,稍后出现视物模糊、步态不稳、肌肉震颤、抽搐、嗜睡及昏迷等,其中以嗜睡比较突出,少数患者昏迷经治疗清醒后可出现幻觉、偏执等精神症状,但持续不久可恢复。

2)消化系统有恶心、呕吐及明显厌食,经口中毒恶心、呕吐出现早而且明显,少数病例有上消化道出血。

恢复期可有一过性肝功能异常。

3)血液系统主要为有高铁血红蛋白白血症所致的化学性青紫,中度以上中毒常较明显。

4)泌尿系统主要为出血性膀胱炎,中度以上中毒者常于中毒后1~2天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部分患者同时又肉眼血尿,镜下血尿则十分常见,几近100%。

有的还有膀胱区压痛,多见于神经症状和化学性青紫之后。

5)心血管系统损害很常见,约15%患者中毒初期血压升高,重症及晚期多有血压下降,甚至发生休克。

口服中毒心肌损害相当常见,包括心电图S-T段及T波改变、期前收缩、心动过速及Q-T间期延长等,个别病例可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心源性急死。

6)呼吸系统多见呼吸浅而慢,少数严重中毒者有呼吸衰竭,个别病例尚可发生肺水肿。

7)其他:瞳孔扩大者较多,有些病例初始有低热,但中毒晚期体温多降低。

手足多汗但无大汗。

妇女可致月经失调,孕妇可造成流产。

2.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检材采集方法
答: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课呆滞三个时相的神经毒性作用,其表现为:急性胆碱能危象,中间综合征,有机磷迟发性神经病。

3.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神经毒性作用可分为哪三个时相?
答: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检材采集方法:供毒物分析检材的采集应根据毒物进入机体途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口服中毒者取胃内容物、胃组织和血液为最好;通过呼吸道吸入中毒者用提取肺和血液;如怀疑为注射投毒,应去可疑注射局部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送检。

如尸解时发现膀胱充盈应注意提取尿液送检,在现场勘察时,应注意提取呕吐物、洗胃液、剩余食物、可疑容器等同时送检。

迁延死亡者可提取肝、肾等。

如毒物经皮肤吸收并已引起皮肤损害有水泡形成,可提取水泡内液送检。

4.杀蚕毒素杀虫剂的中毒机制是什么?
答:其中毒机制主要是竞争性的占据胆碱能神经递质的受体,阻断突触传导,它们对神经——肌肉的阻滞作用与左旋箭毒碱类似,但作用明显缓慢,小剂量以周围性神经——肌肉阻滞为主,大剂量可直接作用中枢神经。

5.试述杀虫双中毒症状
答.绝大部分中毒经口服所致,其中毒潜伏期短,约30分钟,短者10到15分钟,长者也只2个小时左右。

轻,中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眼花,心悸,乏力,出汗,面色苍白,肌束颤动等神经症状和恶心,呕吐,腹痛,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有些病例伴低热和轻度意识障碍。

严重中毒烦躁不安,全身肌肉抽动,抽搐和昏迷,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可因呼吸肌麻痹致呼吸衰竭。

大量口服可以起信,肝,肾等器官损害。

死因为呼吸衰竭及心肌损害所致的严重心律失常,但死亡率甚低。

所有中毒症状,包括昏迷在内,一般持续时间均不长,如能安全度过急性期(24小时之内),多可顺利恢复。

6.试述五氯酚钠的中毒症状
答.急性中毒者起病急促,往往在接触药品后几个小时内即可出现中毒症状,且病情变化快,重者可在数小时内死亡。

中毒者常出现全身柔软,无力,下肢沉重,且进行性加重,直到卧床不起。

体温在1至2小时内升高,可达41度以上,大汗淋漓,以夜间为甚,同时可出现口渴,心悸,呼吸加快,面色潮红等症状。

经呼吸道服入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重度中毒者可出现失水,酸中毒,昏迷,抽搐及肺水肿,循环衰竭,呼吸肌麻痹等,并多在24小时内死亡。

死亡原因多为高热及循环衰竭。

如病程迁延,可出现肝,肾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7、在法医学鉴定中,氨基甲酸酯如何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相鉴别?
答:一般氨基甲酸酯中毒者临床症状较轻,尸检变化虽然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类似,但程度较轻,尤其胃内容物无特殊气味,瞳孔大小不规则是其特点。

8、简述拟除虫菊酯急性中毒的临床分级
答:①轻度中毒:有拟除虫菊酯接触史,出现面部灼烧感、乏力、头晕、头痛、恶心、食欲不振。

②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有精神萎靡,肌肉震颤。

③重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抽出或意识障碍、肺水肿等。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