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模拟试卷生物卷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原创)下列结构中能作为区别动植物细胞最可靠依据的是A.叶绿体 B.液泡 C.细胞壁 D.中心体2.(原创)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不会..导致A.水产品损失 B.热带疾病传播范围扩大B.C.全球降雨格局改变 D.南极冰盖融化3.(原创)下列育种方式中未.利用染色体畸变原理的是A.诱变育种 B.杂交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4.(原创)沙漠绿洲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
下列关于该地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绿地的出现是原生演替的结果 B.绿地的各层次上都有动物栖息C.绿地中的生物大多呈均匀分布 D.沙漠绿洲反映出空间异质性5.(原创)下列关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及分析,叙述错误..的是A.选用豌豆进行杂交时需要考虑雌蕊和雄蕊的发育程度B.F2中出现3:1分离比的原因是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C.其他6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能排除3:1的偶然性D.孟德尔用测交实验直接证明F1产生两种比例为1:1的配子6.(原创)下列关于腺垂体及其分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分泌的调节激素通过垂体门脉到达腺垂体B.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未必都作用于其他内分泌腺C.促甲状腺激素能通过调节作用影响下丘脑的活动D.生长激素可能促进甲状腺细胞增大及蛋白质合成7.(改编)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个体发育是通过细胞分化过程实现的B.细胞分化过程受到严格地调控C.正常发育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有序分化D.细胞分化过程都是不可逆的8.(改编)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小两个亚基在核仁中组装成核糖体B.线粒体参与卵原细胞形成初级卵母细胞的过程C.核孔是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的通道,小分子不能出入D.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但用根尖细胞可以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9.(原创)下图为温特进行的研究某种促进生长物质的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证实了苗尖中存在的生长素能够促进生长B.若将黑暗改成光照,所有组别的实验结果可能不变C.①②③组对照说明是否弯曲与物质的分布有关D.③组弯曲的原因是右侧细胞的体积和数量大于左侧10.(改编)下列有关ATP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内储存大量的ATPB.线粒体是蓝细菌产生ATP的主要场所C.ADP转化为ATP需要Pi、酶、腺苷、能量D.ATP水解的放能反应往往与某些吸能反应相关联11.(原创)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不是所有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主要场所C.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D.内环境的变化都会引起负反馈调节来维持机体稳定12.(改编)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叶肉细胞和块茎细胞的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均可产生CO2B.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均不能将葡萄糖中化学能全部转化到ATP中C.柠檬酸循环所需的酶主要分布在线粒体的外膜、内膜和基质中D.酵母菌和乳酸菌均能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13.(改编)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蛋白质热变性时肽键数减少 B.癌细胞快速增殖过程中能合成大量粘连蛋白C.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RNA D.载体蛋白形状改变的过程,不一定消耗ATP 14.(改编)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择的对象是对生存和繁殖有影响的可遗传变异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15.(改编)下图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儿童容易表现出②和③所指遗传病B.②所指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很高C.羊膜腔穿刺可以诊断①所指的遗传病D.高血压和冠心病属于③所指遗传病16.(原创)下列有关HIV进入人体后引起免疫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HIV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巨噬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后其抗原被降解成肽B.成熟的B细胞依赖膜表面的受体特异性识别HIV后,被致敏并准备开始分裂C.巨噬细胞表面的HIV抗原—MHC复合体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后,辅助性T细胞被激活D.效应毒T细胞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嵌有HIV抗原—MHC复合体的巨噬细胞并消灭之17.(改编)利用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条件。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质壁分离前,必须将装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B.该实验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但缺少对照实验C.在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活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D.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下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后都能复原18.(改编)对某地一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其中δ=前一年种群数量/当年种群数量。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1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B.t1时种群内可被捕食的个体最多C.t3时种群内个体面临的生存压力较t2时刻小D.t3-t4时间内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19.(原创)右图为某正常男性核型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图体现了个体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的全貌B.核型图有种的特异性,可以用来诊断遗传病C.X与Y染色体形态差异较大,可能存在等位基因D.根据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和种类将其分为7组20.(原创)屈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伤害性刺激损伤。
下图表示屈反射的反射弧,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屈反射的反射弧涉及多个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B.受到刺激腿的伸肌收缩,屈肌舒张以完成腿缩回C.若在①②神经纤维上接电表,则①偏转、②不偏转D.图中BD所指的神经元可能都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21.(原创)下列关于哺乳动物卵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缍丝形成纺缍体B.分裂中期,配对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C.分裂后期,“赤道面”上的环沟将胞质均等分裂D.分裂末期,磷脂和蛋白质重新结合形成核膜22.(改编)用3H标记蚕豆(2n=12)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秋水仙素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
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均带有3H标记B.细胞分裂n次以后,带有标记的染色体数量始终为24条C.通过对细胞中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D.通过检测DNA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23.(原创)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分离噬菌体外壳与菌体B.保温时间长短不会影响35S放射性的分布C.子代噬菌体检测到32P表明蛋白质未进入细菌D.该实验人为将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离24.(改编)右图是某二倍体动物(2n=6)体内的一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为第一极体 B.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该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2对同源染色体D.形成该细胞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异常25.(改编)如图为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处有RNA聚合酶参与,并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B.②处有核糖体参与,翻译结束后形成的多条肽链完全相同C.①②两处分别表示转录和翻译,都能合成生物大分子D.①②两处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配对方式均为A和U、G和C26.【加试题】(改编)希尔反应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将叶绿体加入DCIP溶液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等,而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并发生颜色变化,这些变化可用仪器进行测定。
某种细胞分裂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细胞分裂素浓度(g·L-1)叶绿素含量(mg chl·g FW-1)光合速率(μmolCO2·m-2·s-1)希尔反应活力(μmolDCIP Red·mg chl·h-1)叶片氮含量(%)生物量(g·plant-1)0 1.58 6.52 13.55 1.83 17.650.5 1.82 7.82 25.66 1.94 22.951.0 2.34 8.64 32.26 1.98 27.442.0 2.15 8.15 27.54 1.96 23.56..A.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的部分变化B.希尔反应活力可通过测定DCIP溶液颜色变化得到,也可通过测定CO2的消耗量得到C.叶绿素含量增加可能与施用细胞分裂素后导致叶片氮含量增加有关D.施用细胞分裂素可延迟叶片衰老,使总初级生产量大于呼吸,从而增加植物的生物量27.【加试题】(原创)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
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
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
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某种处理后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为图中II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B.传入神经末梢兴奋,释放的谷氨酸以胞吐方式运送到海马脑区神经细胞膜处发挥作用C.为验证“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活性增强”,对照组所用短肽的氨基酸数目与T不同D.图中内容从细胞水平揭示了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8.【加试题】(原创)某植物花色有蓝色和紫色,受到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且均不在Y染色体)的控制。
将纯合蓝花雌株与纯合蓝花雄株杂交,得到F1,F1继续杂交得到F2,结果见下表。
若不考虑致死情况及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F1雌株和F2紫花雄株杂交,后代雌雄均有6种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均为蓝花:紫花=7:5B.F1雄株和F2雌株杂交,后代雌雄均有6种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蓝花雌株:蓝花雄株:紫花雄株=16:13:3C.F2蓝花植株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花雌株:紫花雌株:蓝花雄株:紫花雄株=193:7:165:35 D.F2雌株与紫花雄株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花雌株:紫花雌株:蓝花雄株:紫花雄株=19:5:19:5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44 分)29.(6分)(改编)图1表示某湖泊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 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 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 t+1=N t;图2表示该湖泊中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