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模具工考试例题一、机械基础部分(一)机械制图1、A0图纸的大小是(841X1189 )。
A1图纸的大小是(594X841)。
A2图纸的大小是(594X841 )。
2、在机械制图中,图线的形式和用途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其中粗实线宽度线是(C 0.5-2mm )3、在机械制图过程中,图框(都用粗实线)画出。
4、在一个零件内,剖面线的形状可有(1)种。
5、尺寸界线中,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并超出尺寸线的线端(2-3)mm。
6、两个基本形体表面相切,在相切处两表面是圆滑过渡的,(不存在)交线。
7、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时,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有(尺寸精度要求高,参数值应小。
)。
8、下列论述正确的有(表面粗糙度属于表面微观性质的形状误差)。
A、表面粗糙度属于表面微观性质的形状误差。
B、表面粗糙度属于表面宏观性质的形状误差。
C、粗糙度属于表面波纹度误差。
D、经过磨削加工所得表面比车削加工所得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大。
8a、对于端面全跳动公差,下列论述正确的有(属于位置公差)。
9、在剖视图中,螺纹牙顶线(小径)用(细实线)表示。
10、下列配合代号标注不正确的有(ф60h7/D8 ф60h7/R6)。
11、尺寸界线中,箭头的长度与宽度的比较约为(4:1 )。
12、局部视图用波浪线(或双折线)分界,波浪线应画在机件实体上,不能超出实体轮廓线,也不能画在机件的中空处。
13、在国标中规定,视图中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四种。
14、根据剖切范围的大小,剖视图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15、在零件图中,表面粗糙度和公差必须要有相应的规范写法。
15a、零件的技术要求不包括(制造员工人数)。
尺寸精度形状和位置精度表面质量、制造员工人数16、形位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有(径向全跳动)。
A、同轴度B、径向全跳动C、任意方向直线度D、任意方向垂直度。
17、影响齿轮载荷分布均匀性的误差项目有(齿向误差)。
18、在标注圆角时,尺寸线画成圆弧,圆心是角的顶点。
19、机件上较小结构,则在其他图形可简化或省略。
20、在机械制图中,剖面线的形状已有相应的规定。
21、装配时用来确定模具零件在模具中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装配基准)A、定位基准B、测量基准C、装配基准D、设计基准22、在标准球面的直径或半径时,就在符号“ф”或“R”前加注符号(S )。
A、T B、S C、P D、U23、尺寸界线用(细实线)表示,并应由图形的轮廓、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尺寸界线。
A、精实线B、细实线C、虚线D、点画线24、在机械制图过程中,双折线代表(断裂处的边界线)。
A、假想投影线B、断裂处的边界线C、表面线D、不可见轮廓线25、影响齿轮传动平稳的误差项目是( A )。
A、一齿切向综合误差B、齿图径向跳动C、齿向误差D、齿距累积误差26、下列选项中,不是螺旋夹紧机构的特点是( D 、能改变作用力的方向)。
A、多数应用在手动夹具中B、具有良好的自锁性C、结构简单,但夹紧动作慢D、能改变作用力的方向27、根据截平面的圆柱轴线的相对位置不同,圆柱截交线一定是圆、矩形和椭圆。
28、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9、局部视图用波浪线(或双折线)分界,波浪线应画在机件实体上,不能超出实体轮廓线,也不能画在机件的中空处。
(二)材料与热处理1、量具热处理时要尽量减少残余奥氏体量,在不影响(硬度)的前提下,要采用淬火温度的下限,尽量降低马氏体中的含碳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残余应力。
2、金黄色切削刀具的表层物质是(钛的涂层)产生的。
3、DAC钢制之模具淬火冷却方式不能为(水冷)4、热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机械零件的(使用性能)。
4a、氮化的目的不包括(改变钢的基体组织)。
5、45钢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可采用(退火)。
6、工具的使用寿命与(热处理)质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掌握其热处理特点,根据不同的性能要求采用不同的热处理方法。
7、合金元素与铁的作用则应重点考虑合金元素在铁中的(溶解能力)和对铁的同素异晶转变的影响。
A、溶入方向B、溶解能力C、溶解形式D、溶解温度8、根据渗碳介质的不同,可分以下那四种渗碳方法不包括(等离子渗碳法)。
A、固体渗碳法B、液体渗碳法C、等离子渗碳法D、气体渗碳法9、钢材与铝材进行表面处理后,其结果是(铝材尺寸变小,钢材尺寸变大)。
A、尺寸同时变大B、钢材尺寸变小,铝材尺寸变大C、铝材尺寸变小,钢材尺寸变大D、尺寸同时变小10、能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的措施是:(适当的热处理)。
A、增大刀具前角B、适当的热处理C、减小切削用量D、增大切削用量11、金属材料在受热和冷却时,若不考虑内部组织的变化,其体积变化规律一般都是热胀冷缩。
12、受力小、形状简单的模具,常用碳素工具钢制造。
13、铬钼钢高温强度和组织稳定性好,所以可以制造在(C、5000C )温度下长期工作的零件。
A、3000B、4000CC、5000CD、3500C14、由于合金元素的溶入,使亚晶尺寸变小也会使变形(B、抗力增大),因此,合金元素溶入铁素体通过固溶强代改变铁素体的力学性能。
A、抗力减小B、抗力增大C、抗力不变D、不一定问答题:1.模具钢的常规退火有哪几类?各起什么作用?答:模具钢的几种常规退火工艺及作用:扩散退火:使钢锭或钢坯加热到10000以上,并较长时间保温,使钢中元素进行扩散,使之均匀分布并消除偏析,从而提高钢的质量,此工序通常在钢厂进行的。
完全退火:是将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0C,使其完全奥氏体化,再随炉缓慢冷却,它为后续热处理做组织准备是种预备处理工艺,也可达到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的目的。
等温退火:不随炉冷却,而迅速降到适当温度保温,使奥氏体在这个温度下进行等温转变、形成珠光体及碳化物。
对于合金模具钢在大批量生产条件下可缩短周期。
球化退火:钢在加热时残留下来细颗粒碳化物,作为晶核使片状珠光体转变时新生成的碳化物围绕晶核长大成球状。
从而使片状珠光体变成粒状珠光体。
(三)金属切削加工1、超精密加工的公差尺寸精度为(0.1~0.01um)。
A、10umB、10~0.1umC、0.1~0.01umD、0.001um2、成批及大量生产主要采用(B调整法)获得尺寸精度。
A试切法、B调整法C定尺寸刀具法D自动法3、(A前角)对切削力的影响最大。
A、前角B、后角C、主偏角D、副主偏角4、车削钢料时,产生的切削热主要由(C工件)传导出去。
A、切屑B、刀具C、工件D、周围介质5、刀具的切削部分总是近似地以(A铣刀)的切削部分为基本形态。
A铣刀B、钻头C外圆车刀D、拉刀6、切屑沿其流出的表面是(A前刀面)。
A、前刀面B、后刀面C、副后刀面D、基面7、大型工件上钻孔,通常是希望工件不动,则可选用(B摇臂钻床)。
A、立式钻床B、摇臂钻床C、台式钻床D、深孔钻床8、在金属切削机床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A车床)。
A、车床B、铣床C、拉床D、钻床9、数控机床夹具不具有的特点是(C)。
A、高效化B、柔性化C、标准化D、高精度10、任何刀具都由切削部分和夹持部分组成。
10a、主刀刃与铣刀轴线之间的夹角称为(螺旋角)。
A、螺旋角B、前角C、后角D、主偏角11、工艺系统刚度较差时(如车削细长轴),刀具应选用较大的(主偏角)。
12、车细长轴时,车刀的前角宜取(15度-30度)。
A、2度-10度B、10度-15度C、15度-30度D、30度-45度13、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少有背向力引起工件的弯曲车刀的主偏角应选择(75-93度)。
A、45度—60度B、60度—70度C、75度—93度D、100度—110度14、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是(便于合理配置工艺装备)。
A、及时发现废品B、修正上一阶段的加工误差C、减小加工工序D、便于合理配置工艺装备15、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消耗的功率最大的运动是(主运动)。
A、主运动B、进给运动C、空程运动D、辅助运动16、产品加工硬化的主要原因是由(刀刃不锋利)。
A、前角太大B、刀尖圆弧半径大C、工件材料硬D、刀刃不锋利17、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切削力分解出来的分力是(夹紧力)。
A、主切削力B走刀抗力C、吃刀抗力D、夹紧力18、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由(主运动)方向确定。
19、铣床可用于(切断)工件。
切削用量,对切削刀具磨损影响最大的是(切削速度)。
铣刀在一次进给中切掉工件表面层的厚度称为(铣削深度)。
20、工件装夹后,在同一位置上进行钻孔。
扩孔。
铰孔等多次加工,通常选用(快换)。
A、固定B、快换C、可换D、不换21、以下哪种刀具的制造精度不直接影响加工精度?(镗刀)。
A、钻头B、铰刀C、键槽铣刀D、镗刀22、用内孔定位时,优先选用顺序(圆形___方形___异形)。
A、异形___圆形___方形B、方形___圆形___异形C、圆形___方形___异形D、圆形___异形___方形问答题;1、简述铣刀按结构分的种类。
答:铣刀的结构分为4种。
①整体式:刀体和刀齿制成一体。
②整体焊接齿式:刀齿用硬质合金或其他耐磨刀具材料制成,并钎焊在刀体上。
③镶齿式:刀齿用机械夹固的方法紧固在刀体上。
这种可换的刀齿可以是整体刀具材料的刀头,也可以是焊接刀具材料的刀头。
刀头装在刀体上刃磨的铣刀称为体内刃磨式:刀头在夹具上单独刃磨的称为体外刃磨式。
④可转移式:这种结构已广泛用于面铣刀、立铣刀和三面刃铣刀等2、简述铣刀的用途及作用。
答:铣刀按用途区分有多种常用的形式。
①圆柱形铣刀:用于卧式铣床上加工平面。
刀齿分布在铣刀的圆周上,按齿形分为直齿和螺旋齿两种。
按齿数分粗齿和细齿两种。
螺旋齿粗齿铣刀齿数少,刀齿强度高,容屑空间大,适用于粗加工;细齿铣刀适用于精②面铣刀:用于立式铣床、端面铣床或、成门铣床、上加工平面,端面和圆周上均有刀齿,也有粗齿和细齿之分。
其结构有整体床、上加工平面,端面和圆周上均有刀齿,也有粗齿和细齿之分。
其结构有整体式、镶齿式和可转位式3种。
③立铣刀:用于加工沟槽和台阶面等,刀齿在圆周和端面上,工作时不能沿轴向进给。
当立铣刀上有通过中心的端齿时,可轴向进给。
④三面刃铣刀:用于加工各种沟槽和台阶面,基两侧面和圆周上均有刀齿。
⑤角度铣刀:用于铣削成一定角度的沟槽,有单角和双角铣刀两种。
⑥锯片铣刀:用于加工深槽和切断工件,其圆周上有较多的刀齿,为了养活铣刀时摩擦,刀齿两侧有15′~10的副偏角。
此外,还有键槽铣刀燕尾槽铣刀T形槽铣刀和各种成形铣刀等。
(四)机械制造工艺1、选择精基准错误的原则是(D未加工面为基准原则)。
A、基准重合原则B同一基准反复使用原则C互为基准原则D、未加工面为基准原则2、工艺基准不包括(D设计基准)。
A、定位基准B、测量基准C、安装基准D、设计基准3、基准不重合误差指由于(A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