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SSD器械消毒与干燥方式的正确选择

CSSD器械消毒与干燥方式的正确选择

操作时避免压力气枪吹气口处朝 向操作人员。 穿刺针等锐器进行处理时,应防 止人员刺伤。
过长的管腔器械不宜采用压力气 枪方法处理。
做好个人防护。
机器干燥
高温干燥
低温真空干燥
干燥设备(高温干燥柜)
高温干燥柜的工作原理
➢医用干燥箱以电阻丝、电热管为发热源,靠风机 或水循环热量,保持箱内温度,采用机械触点控 温温度可设定在40~90℃。具有自动控制温度和 时间,数字显示并提示超电压、超电流保护指示 灯的功能。
醇类(含乙醇、异丙醇、正丙醇、或两种成分的 复方制剂)
作用 原理
能够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 凝固,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
使用 范围
适用于手、皮肤、物体表面及诊疗器械 的消毒。
手消毒


皮肤消毒
使


物体表面的

消毒
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含醇类手消毒 剂,手消毒方法遵循WS/T313的要求。
注意事项
1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水剂应 于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使用液应现配现用, 使用时限≤24h。
2 配置漂白粉等粉剂溶液时,应戴口罩、手套。
3 未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性,不 应做金属器械的消毒。加防绣剂的含氯消毒剂对 金属器械消毒后,应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干 燥后使用。
含氯 消毒剂
醛类
过LO氧RE化M物
次氯酸、 戊二醛、 L过o 氧r e乙m
漂白粉 邻苯二 i酸p s、u过m

甲醛等
d氧olo化r 氢sit a等met, co
醇类
乙醇、 异丙醇 等
碘类
碘伏、 碘酊等
季L铵OR盐EM类 酚类
新Lipos洁ruemm尔 灭do等lor sit
amet, co
来苏儿
双胍类
使用干燥柜注意事项
➢根据器械耐热材质的程度选择适宜干燥温度和 时间,一般金属类干燥温度79~90℃,时间20 min;塑胶类干燥温度65~75℃,时间40min。 金属器械和塑胶类干燥所需的温度和时间不同, 宜分开进行干燥。
使用方法
手工清洗后的待消毒物品,
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流动冲 洗或浸泡消毒2min,净水冲 洗30s。
酸性氧化电位水
注意事项
1 应先彻底清除器械、器具和物品上的有机物,再进行消 毒处理。 2酸性氧化电位水对光敏感,有效氯浓度随时间延长而下降, 宜现制备现用。 3储存应选用避光、密闭、硬质聚氯乙烯材质制成的容器。 室温下贮存不超过3d。 4每次使用前,应在使用现场酸性氧化电位水出水口处,分 别检测pH值和有效氯浓度。检测数值应符合指标要求。 5对铜、铝等非不锈钢的金属器械、器具和物品有一定的腐 蚀作用,应慎用。 6不得将酸性氧化电位水和其他药剂混合使用。 7皮肤过敏人员操作时应戴手套。 8酸性氧化电位水长时间排放可造成排水管路的腐蚀,故应 每次排放后再排放少量碱性还原电位水或自来水。
A0值
耐热的阳性污染器械需达到的A0值要超过 3000 ✓80度 3000秒‥‥A0=3000 ✓90度 300秒‥‥A0=3000 ✓93度 150秒‥‥A0=3000
WS310.2:消毒后直接使用的,其湿热消毒温度应≥90度, 时间≥5min,或A0值≥3000。
消毒的设备及方法
煮沸消毒器
煮沸消毒器
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以上要求
高度危
险性物 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品
中度危 险性物

应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 的消毒方法;
ame低险t 度性品危物Lcoonres用 洁mec低 处itpes水 理tuurm平d消ol毒or 方sit法am,et或做清
物理消毒
消毒 方法
化学消毒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 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 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中效消毒剂
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 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 物的消毒制剂。
低效消毒剂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 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斯伯尔丁分类法
01
02
03
高度危险性物品 中度危险性物品 低度危险性物品
高水平消毒
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
一般认为,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1)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的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 毒等。 (2)细菌繁殖体。 (3)真菌。 (4)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的病毒),例如甲型肝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5)分枝杆菌,例如结核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等。 (6)细菌芽孢,例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 (7)朊毒(感染性蛋白质)。
★具有简单、方便、实用、经济、效果可靠等优点。
全自动清洗消毒器
全自动清洗消毒器
注意事项: 利用热水进行喷淋冲洗,在保持一定温度时间的条件下 实现器械消毒。 各类设备操作方法遵循生产厂家的实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化学消毒
化学消毒是指用化学消毒药物作用于微生物和病原体, 使其蛋白质变性,失去正常功能而死亡。
Z值
是指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10所需升高的温度 (或在相同的时间内,杀灭99%的微生物所需提 高的温度。)
★对于微生物中抵抗力最强的细菌芽孢,平均的 Z值为10度。
A0值
A值是生物体在80度时达到特定Z值所用的等效时间 (以秒为单位)。
A0是在Z=10度时的A值;
A ∑10 0=
△t (T-80)/Z
使用70%~80%(体积比)乙醇溶液擦拭皮肤2 遍,作用3min。
使用70%~80%(体积比)乙醇溶液擦拭物体 表面2遍,作用3min。
诊疗器具 的消毒
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70%~80%(体积比)的 乙醇溶液中消毒≥30min,加盖;或进行表面擦拭消 毒。
醇类消毒剂(含乙醇、异丙醇、正丙醇、或 两种成分的复方制剂)
1
为临床提供合格的消毒物品,确保消毒后直接用 于患者使用器械安全。
2
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阻断传染病传播流行途径, 提高器械处理流程质量、保证环境及操作人员
的安全,防止交叉污染。
消毒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的处理。
消毒剂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 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 求的制剂。
高效消毒剂
煮沸消毒器
注意事项: ➢物品应清洁后再煮沸消毒。 ➢煮沸物品需用蒸馏水或纯化水煮沸避免物品上有水碱。 ➢中途加入物品时,应按照最后放入的器械时间,重新计算消毒时 间。 ➢煮沸器的盖应严密关闭,以保持沸水温度。 ➢煮沸消毒的物品应及时取出,以免生锈。 ➢玻璃类冷水时放入;橡皮类水沸后放入,以免橡胶变软。 ➢所有物品必须浸在水面以下。 ➢每次所放入消毒物品的量不应超过消毒器容量的3∕4。
加盖。
大件物品 或其他不 能用浸泡 消毒的物 品用擦拭 消毒,消 毒所用的 浓度和作 用时间同 浸泡法。
对一般污
L染ore的m物ips品um 表d面olo,r s用it 含有am效et,氯 的c消on毒sec液t
均匀喷洒
对分泌物、 排泄物的 消毒,用 含氯消毒 剂干粉加 入分泌物、 排泄物中
含氯消毒剂
CSSD器械消毒与干燥方式的正确选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詹淼
主要内容
Lorem 消毒的原则和方法 Lorem 干燥的原则和方法
微生物的组成
细菌 A
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 菌、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病毒 B
HAV、HBV、HCV、 HIV
真LOR菌EM CC
霉菌、酵母菌
原生生物
痢疾阿米巴
D
消毒的意义
烷基双 胍、芳 基双胍 等
含氯消毒剂
作用原理
通过次氯 酸扩散到 细菌表面 并穿透细 胞进入菌 体,使菌 体蛋白氧 化导致死 亡。
使用范围
适用于物 品、物体 表面、分 泌物、排 泄物等的 消毒。
消毒液 配制
根据新产 品有效氯 含量,按 稀释定律, 用蒸馏水 稀释成所 需浓度。
含氯消毒剂消毒方法
将待消毒 的物品浸 没于装有 含氯消毒 剂溶液的 容器中,
湿热消毒
煮沸 消毒法
巴斯德 消毒法
低温蒸汽 消毒法
湿热处理时在热水或热蒸汽的环境下,湿度愈高蛋白 质的变性和凝固愈快,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亦愈好。
温度 93℃ 90 ℃ 80 ℃ 75 ℃ 70 ℃
温度时间与A0值的换算
消毒时间 ≥0.5min ≥1min ≥10min ≥30min ≥100min
注意事项 1乙醇易燃,不应有明火。 2不应用于被血、脓、粪便等有机物污染表面的消 毒。 3用后应盖紧,密闭,置于阴凉处保存。
化学消毒剂使用的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化学消毒方法的适用范围。 准确配置消毒剂使用浓度和消毒时间。 配置的含氯消毒剂应加盖保存,定时更换。 消毒后应彻底清洗,去除化学消毒剂残留。 做好自我防护。 记录消毒方式及参数。
4 对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应做有色织物的 消毒。
酸性氧化电位水
适用范围
可用于手工清洗后不锈钢和 其它非金属材质器械、器具 和物品灭菌前的消毒。
有效成分指 标
有效氯含量为60mg/L±10mg/L。 pH值范围2.O~3.0。 氧化还原电位(ORP)≥1 100mV。 残留氯离子<1 000mg/L
性软膏机制、注射用油等)和耐高温 在维持相应温度和时间的调整条件
的粉末化学药品的灭菌,不适合橡胶 下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酶失
、塑料及大部分药品的灭菌。
去活性,代谢发生障碍,从而使微
➢ 细菌的繁殖体在干燥状态下,80℃ 生物死亡。
~100℃ 1小时可被杀死;芽胞需要加
热至160℃~170℃ 2小时才杀灭。
消毒质量的监测
日常监测:
湿热消毒检测每次消毒时 的温度、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