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3四个强度理论-材料力学

13-3四个强度理论-材料力学

体,求主应力。 4、强度分析:选择适当的强度理论,计算相当应力,进行
强度计算。
例1 图示几种单元体,分别按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 求相当应力(单位MPa)
60
100
(1)
40 100
40
(2)
10
60
30 (3)
例2 直径为d=0.1m的圆杆受力如图,T=7kNm,P=50kN, 为铸铁构
件,[]=40MPa,试用第一强度理论校核杆的强度。

7.7
0
0
所以,此容器不满足第三强度理论。不安全。
第三强度理论(第三相当应力) xd3 1 3
第四强度理论(第四相当应力)
xd 4
1 2
1
2
2

2
3
2

3
1
2

三、强度计算的步骤:
1、外力分析:确定所需的外力。 2、内力分析:画内力图,确定可能的危险面。 3、应力分析:画危险截面应力分布图,确定危险点并画出单元
2
1
2 2
2
3 2
3
1 2

3、实用范围:实用于破坏形式为屈服的构件。
第一、第二强度理论适合于脆性材料; 第三、第四强度理论适合于塑性材料。 1、伽利略1638年提出了第一强度理论; 2、马里奥特1682年提出了第二强度理论;
3、杜奎特(C.Duguet)提出了最大剪应力理论;也有一说是库 伦1773年提出,特雷斯卡1868完善的。
到单向拉伸的强度极限时,构件就发生断裂。
1、破坏判据: 1 b ;( 1 0)
2、强度准则: 1 ; ( 1 0)
3、实用范围:实用于破坏形式为脆断的构件。
(二)、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认为构件的断裂是由最大拉应变引起的。当最大伸长线应变
达到单向拉伸试验下的极限应变时,构件就发生了断裂。
4、麦克斯威尔最早提出了最大形变比能理论;也有一说胡贝尔 1904提出,密赛斯1913修正,1925亨奇用能量法论证该理论。
相当应力:(强度理论的统一形式) xdi
第一强度理论(第一相当应力) xd1 1
第二强度理论(第二相当应力)xd2 1 2 3
1 故,安全。
例3 薄壁圆筒受最大内压时,测得x=1.8810-4, y=7.3710-4,已知钢 的E=210GPa,[]=170MPa,泊松比=0.3,试用第三强度理论校
核其强度。 解:由广义虎克定律得:
yA x

x
E
1
2
(
x

y
)
2.1 10.32
(1.880.37.37)107
A P
T
T
解:危险点A的应力状态如图:
P
PA405.1021036.37MPa
AA

T
Wn
167000
0.13
35
.7MPa
max min



2

(
2
)2

2

6.37 2

( 6.37 )2 2
35.72

39 32
139MPa, 20, 332MPa
能达到单向拉伸试验屈服时形状改变比能时,构件就破坏了。
ux0

1
6E
(2
2 s
)
ux

1
6E
1
2
2
2
3 2
3
1 2

1、破坏判据:
1
2
1
2 2

2
3 2

3
1 2
s
2、强度准则
1
94.4MPa

y
E
1
2
(
y

x
)
2.1 10.32
(7.370.31.88)107
183.1MPa
y
A x
1183 .1MPa, 294.4MPa, 30
xd3 1 3 183.1

xd3


183.1170 170
到单向拉伸试验的极限剪应力时,构件就发生破坏。
max s
max
1 3
2
s
2
s
1、破坏判据: 1 3 s
2、强度准则: 1 3
3、实用范围:实用于破坏形式为屈服的构件。
四、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
认为构件的屈服是由形状改变比能引起的。当形状改变比
强度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四个强度理论
一、强度理论的基本概念:
1、材料的破坏形式:⑴ 屈服(塑性流动); ⑵ 断裂 。 破坏形式与材料性质有关系。
2、强度理论: “构件发生强度失效起因”的假说。
二、四个强度理论:
(一)、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认为构件的断裂是由最大拉应力引起的。当最大拉应力达
1 b ;(1 0)
1

1 E
1
2
3
b
E
1、破坏判据: 1 2 3 b
2、强度准则: 1 2 3
3、实用范围:实用于破坏形式为脆断的构件。
三、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认为构件的屈服是由最大切应力引起的。当最大剪应力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