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师年度工作总结篇一:质量工程师工作小结工作总结时光飞逝,参加质量控制工作已半年有余,我在部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经历了从陌生到独立开展工作的过程,以下是我对半年多来工作的总结。
一、主要工作内容1.首件检验负责对参加完培训的新员工及无上岗证得员工进行首件检查,确认其是否胜任该岗位的工作;2. 模块功能测试抽检对完成老化测试及系统测试的模块进行功能复测,确保产品输出质量;外观检查统计PBA目检表抽样数据,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4.模块装配抽检/扭力矩抽检对已完成装配的成品/半成品产品进行扭力矩抽检,确保装配岗位在装配过程中使用了正确的扭力工具;5.机架系统测试抽检对完成系统测试的BTS机架进行系统复测;6.日常巡检在日常工作检查各岗位是否存在不符合ROHS、6S、ESD、作业指导书内容的不合格项或待改进项,并反馈相关主管并要求改进;7.数据周报分析/TGT质量日报制作对相关时段内的数据进行统计,对一次通过率未达标及突出问题进行分析;8.质量事件对产线上出现的质量问题继续处理;9. 用户返修跟踪对用户返回要求跟踪的模块进行修理并进行老化测试,记录测试结果;10.新产品扭力矩/功能测试抽检跟踪作业指导书要求对完成总装的新产品进行扭力矩抽检并进行功能复测。
二、对工作的理解和心得通过半年多来的工作,我认为质量控制主要可分为预防、分析、纠正三阶段;1.预防要在问题尚未发生时或尚未批量产生时尽早发现问题并给出纠正及预防措施,防治问题的扩大;这就需要对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标准化知识的熟知,熟悉每项生产流程作业指导书中出处,并理解为什么这样规定等,并且熟悉公司的工艺工序、工作原理。
a) 巡检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对产品线的检查,要在检查注意每一个细节,包括员工操作流程及ROHS、6S、ESD等,通过对工艺工序每一步的理解,可以在员工操作时立刻知道该动作是否会对产品造成损坏或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例:XX-11-04,在巡检过程中发现TGT装配岗位操作人员在未带手套(违反ESD静电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装配工作,且TGT 盖板螺丝安装顺序错误(违反产品作业指导书)要达到此项工作的成效,敏锐的洞察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
这就要求自己时刻把能引起质量问题的不符合与体系,程序文件,指导书等规定的不符合在脑海里形成基本的框架并深知每项不符合所能引起的后果,使自己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b) 抽检通过对产品的抽检我们可以了解产品在前道工序中操作人员是否使用可符合要求的工具及员工的操作程序是否作业指导书及相关程序文件的要求;例:XX-05-04,在扭力矩抽检过程中发现TGT18BP模块存在盖板螺丝未加固(前道工序“装配岗位”员工未按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装配)的问题,数量:6E(抽检总数:8E),故障率:75%;从案例中可以获知,抽检可以从对已完成的产品的抽检中获知前道工序操作人员是否按照要求进行对产品的操作;2.分析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往往不是瞬间从合格到不合格的,其中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而通过对产品通过率、故障信息、产品个人操作代码标签及MES系统等信息等数据的分析可以让我们在产品发生变化的初期发现问题,通过对故障信息的统计并联系相关工艺对问题产品进行分析,确定问题原因;例:如图所示:当数据曲线在最高点(%)时,为正常现象,而在最高点之后,通过率逐步下降,最终下降至合格线以下(%),而如果可以在通过率下降初期(%和%)时,对故障产品进行分析,统计故障信息,查看是否存在批量故障并且比对以往同期通过率,就有可能在初期发现问题原因所在,避免问题的发生;3.纠正在质量问题发生之后,一般采取以下措施;1.隔离故障品,保证生产线正常生产;2.联系工艺对故障进行分析,确定故障原因;3.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投诉供应商、投诉前道部门,对材料禁用等);在三阶段中,应以预防为主,通过认真全面的分析确定问题愿意,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预防是关键,分析要全面,纠正要彻底);在工作中要认真执行5W1H工作原则,即What(什么)、Why(为什么)、Who(谁)、Where(哪里)、When(何时做)、How(如何做),有时不妨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努力提高产品一次通过率。
三、在工作上的主要收获1. 基本了解了产品生产工艺;工序排程、人员现状、分组情况、分工方法、岗位职责;2. 初步了解了产品技术标准;国家以及行业标准,本公司所在行业的一些基本信息;3. 认识到作为一名质量人员坚持原则的重要性;在与其他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时,要就实反应问题、以数据为依据处理问题,不会因来自于上司、同事等外部压力,而改变自己的结论或做出不符合正确要求的决定。
因为我的工作就是与不符合要求的产品,现象打交道,如果不能坚持原则,则问题难于得到纠正、我们就无法树立应有的威信,进而使我们的监督形同虚设。
四、下阶段计划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发现所负责的工作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和值得改善的地方有以下几点:1. 有时工作没有很好的条理性,不能很好的把握细节,可能是现场的工作很杂而不能抓到工作的重点,但这不是借口,只有一步一步的把固定工作作好并对其他一些杂项工作做出很好的规划这样就不会有工作问题的遗漏。
2. 产品工艺知识了解还不够透彻,遇到问题不能及时的作出判断。
虽然自己在工艺知识方面也积累一定的经验但需要要加强的还很多,产品工艺的学习也是我以后工作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的分析问题所在。
3. 质量管理理论知识强化,因为只有强有力的理论做为依据才能顺畅的完成工作;下阶段,准备报考质量工程师考试来强化自己的理论知识,主要分为以下几项:1. 学习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2. 学习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降低产品偶发性问题,维持产品质量水平,提高用户满意度;3. 学习抽样检验: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防治不合格品流入后续岗位或出厂,通常对产品进行全检(100%检验)。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受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限制,无法全检,通过抽检,对抽样结果进行评估,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总结人:XXX篇二:质量工程师工作总结篇一:质量工程师工作总结时光飞逝,岁月如梭,眨眼间大学毕业一年有余。
在这期间,我在水电八局砂石分局从事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
在工作实践中,我不仅加深了对学校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以前书本中没有接触或接触不深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作为工程质量管理人员,我首先接受了质量管理培训。
通过培训,我了解到工程质量管理要点、工程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专业知识。
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的核心。
工程质量是由设计质量、施工质量以及验收质量形成的一个系统过程,是梯阶影响形成的综合质量。
施工单位根据设计文件进行施工,通过我方验收后形成质量。
因此,在质量控制上,就我个人一年多来的工作经历,工程质量管理应当坚持以下几个方面,以便能实现土建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目标。
1、设计质量,首先,要从源头抓起,重视设计质量的控制。
我们的设计管理部门是设计质量控制的主管部门,他们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因为他们的工作量比较大,不可能审查得很细,因此作为施工管理部门,在开工前仍然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仔细审核设计文件,至少保证开工半个月把图纸上的失误之处尽可能地处理掉。
如果上游设计文件质量很好,在建筑、结构、配合其他专业的留洞埋件等方面不出差错,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减少很多变更。
2、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是现场质量控制的中心,如何保证施工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
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方案、材料以及环境。
因此,进行施工质量控制也要从以下这方面入手。
由于现场的施工员不是专业的质检人员,在初期对工程建设的认识和质量意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的情况,我们在周会上都会要求施工员参加,直接或间接的指明质量问题的重要性,对其灌输工程质量意识,使其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和质量目标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明确的认识。
此外,在每周的周会上,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如砼缺陷、埋件定位偏移等,与分包商一起进行分析,明确指出不足的地方,并限期纠正,从而促使分包商在管理方面不断的完善,提高了质量意识和核电意识。
此外,还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施工质量的事前、事中控制,把对施工完成后质量的检查,转向对施工过程、工序质量的检查,并重视施工质量的事后控制,把相关的经验反馈到下一步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质量水平。
在事前控制方面,对施工的重要部位,均制定切实可行的、详细的施工方案,尤其对施工中的难点及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要明确具体的处理方法;在人力、机械设备、施工方案的安排上,需提出明确要求,以利于分包商施工前的准备。
分包商在施工方案制定后,及时向具体实施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要求及责任,并要对施工的准备过程进行检查。
在事中控制方面,通过设置见证点,对现场的主要施工工序进行质量控制。
同时,经常巡视现场,察看现场的施工情况,对不符合施工技术要求的及时指正。
另外在砼浇筑过程中,坚持旁站,注意观察砼浇筑时间、砼供应、天气变化、钢筋保护层踩踏等问题,切实做到贯穿施工全过程的检查。
要想在质量控制方面怀断提高,事后控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分包商往往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
事后控制要求一方面对施工后的质量要及时检查;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对施工中或施工后的出现的总是进行总结,及进反馈到有关部门,对后续相关施工进行改进,从而有利于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3、验收质量,在施工前,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设置见证点,当施工达到这些步骤时承包商预先通知施工员。
对于见证点,首先通过施工班组自检,在获得施工员、质检员及监理工程师质量计划上签字放行之前,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
只要这四级质检都能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工程质量就可以保证。
但因为队及班组一级的质量控制人员均由分包商技术员和班组长担任,这样就存在施工者本身,既是施工的具体执行者,也是其施工结果的验证者,缺乏质量验证所需的独立性。
因此,质量验收主要依靠质检员和监理工程师。
在验收过程中,要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合同中所规定的标准。
标准是检验施工质量的尺度,数据库是基础,施工质量是否符事要求,必须通过严格检查,以数据为依据。
在施工检查时,经常会碰到承包商提出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要求放松标准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质检人员都应态度明确地支持质量标准要求,严把质量关。
对于设计的确存在问题现场无法实施的,则必须通过正常的进行变更或澄清,然后实施。
工作越久,越觉得自己知识、能力的匮乏,像对合同的理解运用、施工进度的预估控制以及作为枢纽对现场各单位的施工协调等,感觉自己做得不是很好。
不过幸运的是,经过请教(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质量工程师年度工作总结)同事,明白了努力的方向;对于进度控制,要尽早进行,只要能保证设计文件不出问题,现场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到位,安装预编施工进度进行施工,进度控制基本可以保证;对于现场协调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在工作中要多注意其他工程师是怎么处理问题的,注意学习,另外要多思考,多尝试,多咨询,建立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