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启东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学案:1.2 区域发展阶段

江苏省启东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学案:1.2 区域发展阶段

江苏省启东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学案
湘教版必修Ⅲ第一章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班级学号姓名
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一、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
业产值比重等)。

2、结合“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发展历史”这一实例,比较说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区域
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提高运用案例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区域的发展演化规律。

学习难点:区域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二、浏览教材,自学填空
(一)区域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教材P8)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有哪些?
常用的指标有、、等。

2、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有什么规律?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表现出
……的总体发展趋势。

(二)区域发展阶段
3、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哪些影响?(教材P8)
(1)区域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占有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型工业和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2)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缺乏拥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中心城市,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分布。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对外贸易规模甚小,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

(3)区域发展状态:整个区域处于状态。

(4)区域内部人地关系:。

4、工业化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哪些影响?(教材P9)
(1)区域产业结构: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第产业在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业和
业大规模转移。

(2)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
基地。

此时,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地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的
作用大幅度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

(3)区域发展状态:整个区域处于状态。

(4)区域内部人地关系:。

5、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哪些影响?(教材P11)
(1)区域产业结构:加工制造业向型和型全面升级。

第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

第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产业,科技、教育、金融、贸易、信息、旅游等部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尤其是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2)区域空间结构: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

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区域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

(3)区域发展状态:整个区域处于状态。

(4)区域内部人地关系:。

补充拓展一:
区域的发展由初期开发到成长壮大,随着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城市和工业区不断地向外扩展,人地关系越来越复杂,从相对协调走向日趋紧张,企业老化,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高,以及环境问题也接踵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