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架桥机架梁安全技术交底

架桥机架梁安全技术交底

2)定期和不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后隐患及时处理,严禁带病工作;
3)每天开工前必须对设备进彻底的检修、保养。
二、注意事项
1、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有操作证书方能操作;
2、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应与操作人员密切配合;
3、严禁施工人员酒后和过度疲劳或带病操作,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尽体检合格后才可从事工作;
15使用滑车起重时,禁止用手接触攀抓正在行动中的钢线绳索。十分必要时,也只能用撬棍接触钢丝绳,并不得硬撬,严防弹出伤人。
16应注意钢丝绳的牵引方向和导向滑轮的位置是否正确、防止由于钢丝绳脱出轮槽被卡住所产生的事故。
17多轮滑轮的起重量是由各轮平均负荷的,不能以其中的一个或二个滑轮承担全部荷载。
18用于钢丝绳的滑轮和卷绕钢丝绳的卷筒直径,应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6-30倍。
四、架桥机天车携带混凝土梁纵向运行时,前支腿部位要求用手拉葫芦(5t)与横移轨道拉紧固定,加强稳定性。
五、安装桥梁有上下纵坡时,架桥机纵向移位要有防止滑行措施。例如:采用三角铁块在轮子前后作防护,特别中腿距梁端很近,移位时要注意控制。
六、架桥机拼装后一定要进行吊重试吊运行,也可用混凝土梁试吊后,架桥机再运行到位开始安装作业。
31使用千斤顶顶升重物时,必须同时以木垫支承;尤其当使用两只千斤顶交替顶升时,支垫更不可忽视,以防事故。
32须注意液压千斤顶活塞容许的顶升高度,防止顶升生物过程中超过允许高度,引起事故。
33禁止在高压输油(任何液体)管路有折裂、破损或连拉不妥的情况下举重。高压管路的检查和安装,以及连接不慎,都会形成严重事故。
十一、架桥机纵向就位必须严格控制位置尺寸,确保混凝土预制梁安装顺利就位。
十二、由于架桥机属桥梁安装大型专用设备,架桥机作业必须明确分工,统一指挥,要设专职操作人员、专职电工和专职安全检查员。要有严格的施工组织及措施,确保施工安全。人员设置如下:
指挥员1名;电工2名;液压工1名;起重工3名;辅助工4名。
8麻绳、钢丝绳均应防止在尖锐地铁件或沿地(具有砂、石屑粗糙颗粒等)拖跑拉毛、耗损。尤其是钢丝绳由折硬拉形成“扭结”引起钢丝折断。
9使用钢丝绳时,必须检查有无毛刺断丝,防止扎手。并同时掌握其断裂破损情况,以确定是否可用,或调换新绳。
10用于穿绕钢丝绳(或麻绳)的滑轮,轮子边不允许有破损现象。
11钢丝绳须防止锈蚀,近期涂油保养,并置放于干燥处所。使用中的钢丝绳最少每一月至半月涂油一次;保存时,最少每半年涂油一次。
8)接地线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接地极和重复接地电阻值﹤4Ω,验收时和每季检测一次,每次摇测应填写记录表。
2、防范高空坠落措施
1)施工人员通过架桥机桁架到桥墩上时必须佩带好安全带和安全帽,并且正确使用劳保用品;
2)桁架内过人通道必须采用木板满铺,并逐块加固牢靠后才可通过;
3)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高空作业不准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靴。高空作业人员的衣袖、裤角必须扎好,衣着要灵便;
七、架桥机安装作业时,要经常注意安全检查,每安装一孔必须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发现问题要停止工作并及时处理后才能继续作业。不允许机械电气带故障工作。
八、安装作业不准超负荷运行,不得斜吊提升作业。
九、连接销子加工材质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不得用低钢号加工代替。
十、五级风以上严禁作业,必须用索具稳固架桥机和起吊天车,架桥机停止工作时要切断电源,以防发生意外。
5)梁板运输时先对车辆通行道路进行整平、压实,避免在起伏较大、不平的道路上运输;
6)梁板运输时要安装防倾倒装置,把梁板捆绑牢靠;
7)运梁车辆尽可能保证匀速、低速行驶;
8)横向移动的轨道断头必须安装限位装置,确保架桥机横向移动时不脱轨;
9)两台或多台起重机吊运同一重物时,钢丝绳应保持垂直,各台起重机升降应同步,各台起重机不得超过各自的额定起重能力。
三、架桥机安全操作规程
一、架桥机纵向运行轨道两侧规定高度要求对应水平,保持平稳。前、中、后支腿各横向运行轨道要求水平,并严格控制间距,三条轨道必须平行。
二、斜交桥梁混凝土梁安装时,架桥机前、中、后支腿行走轮位置,左右轮要前后错开,其间距可根据斜交角度计算,以便支腿轮可在同一横向轨道上运行。
三、架桥机纵向移动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要求一次到位,不允许中途停顿。
41电动绞车应该接地接零,此项工作须由电工负责进行;
42电动绞车使用前应与现场工作人员取得密切联系,建立联系信号,以利操纵,以策安全;
43应严密注意勿使钢丝绳触及焊接的电线或其它带有电源的导线,并同时防止钢丝绳遭受扭结;
44不容许使用被折断后连接起来的钢丝绳,以防发生事故;
45电动绞车的操纵者,应带胶皮手套和穿上绝缘胶鞋进行工作;
25供应电动绞车电动机的电源线,必须采用外包绝缘材料的绝缘导线,如橡胶线或塑料线。
26电动绞车断电后,应拆去导线,因导线有可能仍然带电。当有保留导线的必要时,即使是时间很短也应切断电源,而导线 端部应作绝缘处理,并将共挂在离地面或地板不少于2.5的高度处。
27绞车使用前必须可靠地给予固定,以防止受力后翻倾和开车后产生事故。锚固必须牢固,操作时要特别注意升起起重物开始,随时观察绞车锚碇有无走动,压重是否安全。经过初吊离地试验后,然后吊起。
38当使用滑车起重时,应防止用手直接攀抓正在行走的钢丝绳索,十分必要的情况下,也只可用橇棍接触钢丝绳;
39应注意钢丝绳的牵引方向和导向(转向)滑轮的位置是否正确,防止由于绳索脱出轮子凹槽之外而被卡住,以致发生事故。
40工作开始前,须先检查绞车的装置是否牢固,制动是否灵活可靠,转动部分及齿轮传动处是否有围护安全装置;
5)保护零线中间和末端必须重复接地,严禁与工作零线混接,产生振动的设备的重复接地不少于两处;
6)所有电动机具电源都必须通过触电保护器,电线绝缘良好无破损,插座完整,接线正确,严禁将工作零线错接到地极孔中,严禁用电线代替插头直接插入插座内;
7)电气设备保险丝的额定电流应与其负荷容量相适应,禁止使用其他金属丝代替保险丝;
4、防雷击措施
1)安装避雷装置;
2)严禁雨天施工。
5、防吊具的断裂
1)保证购置吊具的质量,购买时所取合格证;
2)按照要求安装吊具卡子,每个接头不得少于3个;
3)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查吊具磨损情况,发现断丝超标立即更换;
4)严禁吊装超出设计荷载的构件;
6、防止施工中电控系统故障、液压系统故障
1)配备专业且有经验的电器工和液压工;
28使用千斤顶时,须完全掌握千斤顶的顶升能力及其性能,且对所使用的千斤顶经检查无故障或受损情况后,方可应用,以防顶重过程中产生事故。
29齿条式或螺旋式千斤顶的齿磨损达20%时,禁止使用。
30液压式千斤顶在气温低于0℃时,里面的工作液体应使用油或凝固点较低的液体(水和甘油的化合物或其它化合物)。在平时一般使用锭子油时冬季不存在这一问题。
4、操作人员进行作业时应严格执行指挥人员的信号,如信号不清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应拒绝执行。
5麻绳只能用于手拉(经过滑轮)吊起不太重的载荷,不能用于机动机构中,起吊较重构件,断丝的麻绳不得使用。
6用于手支机构的麻绳,其绕过的卷筒和滑轮直径不小于麻绳直径的10倍。
7旧麻绳可按其用旧程度,取同直径新麻绳荷载的20%-40%,并一般不应用于手动起重机构(即使是轻量的吊重)。
4)桥墩上安设安全围栏和挂设安全网保证作业平台上操作工人的安全;
5)高空作业时,禁止抛扔材料,工具和设备零部件等物,必须用绳子栓好进行传送。
6)高空作业,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雪时,停止露天作业。
7)高空作业的下面,须设围栏,周围要挂危险标志,严禁“非相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内”的标志。
3、防范机械坍塌和梁板倾倒安全措施
十三、中顶高支腿顶高时,前天车必须退至前支腿处;后天车必须退
十四、液压系统
a、属于同一液压缸上的两个球型截止阀,必须同时关闭或同时打开,切不可只打开期中一个而关闭另一个,否则将会造成事故甚至使软管爆裂或液压缸损坏;
b、根据前、中、后三个支腿和吊梁千斤顶的不同工况来确定溢流阀的整定值,但最大不得超过31MPa。整定后即用螺帽锁紧,并不可任意改动整定压力,过小则工作中经常溢流,造成油温升高甚至不能工作;整定压力过大则不能起保险作用,使元件损坏。具体整定数值由现场技术人员确定;
0.387
0.794
30~38
1.588
3.175
9.5~19
0.794
1.588
39.7~57.2
2.382
4.763
20~28.5
1.191
2.381
58.7以上
3.175
6.350
36吊挂大滑车时,搬动不便,可先挂小滑车穿绳,用以吊起大滑车;
37多轮滑车的起重量,系由各轮平均负荷的,不能以其中的一个或二个滑轮承担全部荷重;
19链式滑车(即神仙葫芦或手拉葫芦)在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并确认刹车无故障,螺杆轴头上有开口销或铆钉,滑轮和链条没有损坏,链子无扭转部分,机械转动部分正常,且转动部分已经上油润滑方可使用。
20设置绞车的卷筒轴线应与卷绕钢丝绳的方向垂直。在设置最近一个导向(转向)滑车的中心线应与绞车卷筒中心线垂直。其两者之间的距离(即卷筒中心、线与导向滑车中心线的距离)应在L≥15m。
21正在使用中的绞车,如发现钢丝绳卷绕于卷筒上的方向不正、必须在停车后方可校正。
22当使用手摇绞车吊起重物在悬空状态时,在未制动前,不得任意放松绞车的手柄,收工时应拔除手柄。
23绞车卷筒上最少要卷绕钢丝绳一圈半以上,其它提升机械的卷筒也同样要求。
24不充许使用被折断后连接起来的钢丝绳,以防止事故发生。
2)现场临时用电线路的安装、维修、拆除由取得特殊工种上岗证的专职电工操作。并要定期检查,建立安全技术档案。
3)所有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机电设备必须按“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设保护装置。场内禁止使用裸体导线,架设的电力线路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潮湿或条件较差的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保护接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