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初探12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乃至高效性尤其显得急切和迫切, 广大教育工3作中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仁4智互见,莫衷一是。
在此, 本人结合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际和在座的各位探讨对这一问题粗浅5的认识。
6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在于课程,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是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最基本的一种7手段,即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即“高效教8学”.它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真正的高效率的教9学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从全面发展的观念上看, “有效课堂教学”就其内涵来说就10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11展;它的外延涵盖有效的课前准备(解读课标、背景分析、资源整合,有效预案等)、有效的教学实12施(即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有效的教学评价。
地理教师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13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以下是本人在提高地理有效课堂教14学上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15一、有效备课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16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
只有精心的预设,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才可能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17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有效备课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18第一备学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中指出:“如果我不得不将19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20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因此,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21经验基础之上,唯有了解学生的学情,才可以取得有效的教学。
“备学生”首先要教师要树立起“一22切为了学生的观念”。
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来设计课前的预习提纲、课堂中的23探究题、课后的巩固题等,并且充分考虑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从而实现教学过24程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5第二备教材。
“备教材”就是让教师钻研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考动态,教科书以及有关的教学26参考书,从而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落实好新课标的教学。
准确定位目标,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7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具体的学情班情,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
另外,新一轮课程教材28改革,更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29中可以取舍,补充教学内容,“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如某些章节的教材30中内容相对较少,教学中则应有意识的充实内容,适当增加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联31系实际,学生更容易掌握.32第三备教法、备学法。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33有价值的本钱”。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考虑教学的思想性,基础性,34启发性,活跃而又充实整个教学过程。
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35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36二、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37罗伯特·特拉弗斯有句名言:“课堂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现38自身角色的转换,也就是明确在课堂教学中是以学生为主体而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这样的39背景之下,我们在评价一堂课是否有效时,不是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40学习中去,能否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开展自主性学习。
41课堂教学,以人为本,因学定教。
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既要注重调42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给学生创造一点43思考的情境,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给学生一些活动实践的余地,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学44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45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有效性的前提条件46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强大原动力。
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教育使人愉快,47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
学生的兴趣十分重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把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48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关键。
491、设计启发性问题,上好导语。
古人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课,如果有个好的开50头,成功地导入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个先声夺人的力量,将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学习地理51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教学52效率。
532、利用课本插图,增强直观性。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形象生动的插图,学生不但感兴趣,54而且也容易接受。
诚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它能使学生对所学内55容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发起热烈持久的情绪。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56有利于增强直观性、欣赏性,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573、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基58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59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60方式的变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61工具。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
因此,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教学信息62平台和地理模拟平台,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是地理教学的应有之义。
充分63发挥CAI(即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中的优势,能较好的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64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有效性的主要方法65现代教学论认为,我们获取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理解和记忆陈述性知66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讲解地理67问题时要把分析问题的相关思路揭示出来,并使学生了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同类问题的时候也能用68相关的方法去分析,这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实效的主要方法。
691、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做好示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传授基础知识,不能满足于如70何去整理、归纳、总结地理问题,而且要把教法和学法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要注意讲“我是怎71样想的”、“还想到了什么”、“遇到类似的问题应怎样去想”等等。
把教师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72让学生去体会、思考,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732、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思维能力。
学生运用方法解决学科问题的本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74最终是在实践和训练的过程中在学生的头脑内部来完成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暴露思维75过程,并对学生的思维过程作出评价、剖析。
若学生的思维过程无误,其思维与其他学生思维接近,76就会给其他学生以启发,若思维有误,可针对其要害予以纠正,同样会给其他学生以影响。
773、让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78来说是一生最有价值的本钱。
”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要依靠多种教学形式来完成,特别是要让学生79自己去思考、讨论,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在主动参与中实践教学双边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
80㈢、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途径811、提出问题,引入自学之门。
上课伊始,先提出一至两个能概括本课主要内容的问题。
然后让学生82自行阅读课文,通过思考,将本课内容进行简单概括。
832、有意设疑,促使自学深入。
自学指导贵在设疑,学生创造精神,创造性格和创造习惯养成的核心84是“疑”。
疑应设何处?一般说来,设在讲课的开头、讲课的重难点、讲课的衔接处、讲课的结尾以85及教材中易使人乏味的地方。
863、联系比较,扩大自学的效果。
联系比较可以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包括地理发展的纵向联系比较,87地理发展的因果联系比较,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之间的联系比较,地理学科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比88较,地理演变和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比较。
把有关联的地理人物、地理事件进行比较,找出它89们的异同点,促使学生思维,形成准确、清晰、完整的地理概念。
904、能力训练,提高自学质量。
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是91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
因此在自学过程中,必须把能力训练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能力训练,提高自学92质量。
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应着眼93于训练,多问“为什么”,促使学生去思考、探索,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94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
95㈣、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提高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96课堂上的评价性语言是地理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因为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息息相关,教97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应得到尽情地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程度越高对评价机制的要求也就98越高。
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适时、有效的运用,正是保证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99激励性评价要求教师及其他评价主体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100学生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101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
在运用激励性评价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为102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获得鼓励和成功的机会。
教师应用鼓励性的语言赞扬学生的每一次成功,态度要103真诚、中肯,语言要新颖、独特、幽默、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要适时,104要恰如其分,不过分夸张。
地理课上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学生发表观点,如果老师善于引导,由浅入深,105利用真诚、中肯、幽默的评价,学生的激情定会被激发出来。
一组精心设计的讨论题配合以恰如其分106的激励性评价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07三、有针对性的课后巩固练习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障。
108“再好的教学如果不落实到学生身上,都是无效教学。
”几乎每一位科任教师都会在课堂结束之前109布置一些作业要求学生当天完成,甚至是在节假日还要布置大量的作业。
教师如此做的目的无非是想通110过课下练习达到巩固课堂教学的目的,那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否真正达到此目的则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