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脊髓损伤处理原则(课堂PPT)
脊髓损伤处理原则(课堂PPT)
14
外科治疗
15
外科治疗
16
脊髓损伤医疗处理阶段分类
• 急救处理
▫ 院前急救 ▫ 院后急救
• 药物治疗 • 外科治疗 • 康复治疗
▫ 急性期康复治疗 ▫ 恢复期康复治疗
17
康复治疗
• 康复治疗小组
▫ 主管医生
▫ 物理治疗师 ▫ 作业治疗师
康复治疗师
▫ 护士
▫ 患者及家属也应参与其中
18
康复治疗基本目标
• 实验室检查
▫ 血液检查 ▫ 生化检查 ▫ 尿液检查
9
明确诊断!
10
脊髓损伤医疗处理阶段分类
• 急救处理
▫ 院前急救 ▫ 院后急救
• 药物治疗 • 外科治疗 • 康复治疗
▫ 急性期康复治疗 ▫ 恢复期康复治疗
11
药物治疗
• 甲基强的松龙(MP)
▫ 改善受伤节段的脊髓血流
• 神经节苷脂(GM—1)
• 独立能力
▫ 首要目标 ▫ 日常生活活动(ADL)或生活自理能力的明显提高
是康复成功的标志 ▫ 注意培养患者的自决能力
• 回归社会,创造性生活
▫ 往往被忽视,甚至被忽略 ▫ 满足于患者生活自理 ▫ 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恢复
21
脊髓损伤康复分期
• 早期康复
▫ 卧床期 ▫ 初期:轮椅活动期
• 中后期康复
• 社会功能评定
▫ 社会生活能力评定 ▫ 就业能力评定 ▫ 独立能力评定
29
急性期康复治疗
急性不稳定期
• 心肺治疗 • 关节活动度训练 • 肌力训练 • 膀胱功能训练 • 体位和体位变换
急性稳定期
• 强化急性不稳定期的有关训练 • 斜床站立 • 平衡训练 • 转移或移乘训练 • 轮椅训练 • ADL训练 • 特别注意:
▫ 直立性低血压 ▫ 脊柱稳定性
30
直立性低血压
询问患者 • 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
• 发生血压明显的下降
• 临床表现
▫ 头晕
仔细观察
▫ 眼黑
▫ 视物不清
▫ 甚至一过性神智丧失 随时测量血压
31
直立性低血压
• 立即变换体位至卧位或头低位 • 定期变换体位,刺激血管收缩反应 • 腹带和高质量的长筒弹力袜进行加压 • 药物治疗
34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
▫ 急性不稳定期(卧床期) ▫ 急性稳定期(轮椅期)
23
急性不稳定期
• 损伤后2-4周之内 • 脊柱稳定性因外伤而遭到破坏 • 经手术内固定或外固定制动 • 不完全稳定或刚刚稳定 • 患者需要卧床和必要的制动
24
急性不稳定期
• 床旁康复训练 • 关节活动幅度定 ▫ 控制肢体活动的范围与强度 ▫ 循序渐进
1
脊髓损伤处理原则
天津医院康复中心 李洁
2
脊髓损伤基本处理原则
全面康复 • 抢救生命
• 预防及减少脊髓功能丧失 • 预防及治疗并发症 • 应用各种方法最大限度的利用所有残存功能
▫ 医学 ▫ 康复工程 ▫ 康复教育
• 在较短时间内开始自立的、创造性的生活
3
脊髓损伤医疗处理原则
• 由脊髓损伤的临床特性所确定
• 外科手术或其他诊治手段
▫ 急救处理不当可能加重病情
6
急救处理措施
• 院前急救 • 院后急救
7
院前急救
• 概念
▫ 从受伤起止入院时止,患者在受伤现场及转运至医 院过程中的诊疗救治
▫ 脊髓损伤急救的关节阶段
• 初步诊断 • 制动稳定 • 移离现场 • 转运
8
院后急救
• 急诊诊断处理
▫ X线片 ▫ CT ▫ MRI
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应了解病情,明 确知道哪些训练是不能进行的,应注意观 察训练过程中病情的变化!
25
急性稳定期
• 不稳定期结束后 • 4-8周左右 • 重建了脊柱稳定性 • 脊髓损伤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 • 相对稳定的阶段
26
急性期康复评定
• 脊柱脊髓功能评价
▫ 稳定性 ▫ 矫形器 ▫ 脊髓损伤的水平与程度(ASIA)
• 每个患者的具体康复目标不同
▫ 损伤水平 ▫ 损伤程度 ▫ 依据脊髓损伤的分类诊断 ▫ 参考年龄、体质、有无并发症等
19
康复治疗基本目标
利用以医学为主的多种手段,设法使患者受限或丧
失的功能和能力恢复到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以便 他们能重返社会,过一种接近正常或比较正常的生
活。
20
康复医学基本目标
32
脊髓损伤康复分期
• 早期康复
▫ 卧床期 ▫ 初期:轮椅活动期
• 中后期康复
▫ 巩和加强早期康复训练效果 ▫ 对有可能恢复步行的患者
站立和步行训练
▫ 对不能恢复步行的患者
加强残存肌力 全身耐力训练 熟练掌握轮椅生活技巧
33
恢复期康复治疗
• C4完全性脊髓损伤 • C5完全性脊髓损伤 • C6完全性脊髓损伤 • C7完全性脊髓损伤 • C7以下至T2完全性脊髓损伤 • T3-T12完全性脊髓损伤 • L1-L2完全性脊髓损伤 • L3以下“完全性脊髓损伤”
▫ 严重损伤 ▫ 合并多重损伤 ▫ 致死率高 ▫ 完全性脊髓损伤至今尚无有效地治疗方法 ▫ 利用各种方法进行康复
4
脊髓损伤医疗处理阶段分类
• 急救处理
▫ 院前急救 ▫ 院后急救
• 药物治疗 • 外科治疗 • 康复治疗
▫ 急性期康复治疗 ▫ 恢复期康复治疗
5
急救处理原则
• 正确、及时
▫ 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或者终生的残疾程度
肌力评分 感觉评分
▫ 功能独立性评分(FIM)
27
急性期康复评定
• 躯体功能评定
▫ 关节功能评定 ▫ 肌肉功能评定 ▫ 上肢功能评定 ▫ 下肢功能评定 ▫ 自助具与步行矫形器的评定 ▫ 泌尿与性功能评定 ▫ 心肺功能评定
28
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评定
• 心理功能评定
▫ 心理状态评定 ▫ 性格评定 ▫ 疼痛行为评定
▫ 巩固和加强早期康复训练效果 ▫ 对有可能恢复步行的患者
站立和步行训练
▫ 对不能恢复步行的患者
加强残存肌力 全身耐力训练 熟练掌握轮椅生活技巧
22
急性期康复
• 从伤后第一天开始 • 急救处理、药物治疗及外科治疗等 • 全身多系统功能障碍 • 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及预防各种早期并发症 • 分期
▫ 减轻继发损伤
• 神经生长因子(NGF)
▫ 保护神经细胞
• 其他药物治疗
12
脊髓损伤医疗处理阶段分类
• 急救处理
▫ 院前急救 ▫ 院后急救
• 药物治疗 • 外科治疗 • 康复治疗
▫ 急性期康复治疗 ▫ 恢复期康复治疗
13
外科治疗
• 外科治疗的基本目标
▫ 基本目标是一致 ▫ 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 ▫ 脊柱骨折的复位 ▫ 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 有效地椎管减压 ▫ 早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