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根据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政策指引,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我区(杭州市萧山区)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的全国经济强区的若干政策意见》(萧委〔2017〕4号)和《杭州市萧山区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文件中支出:加快探索“民参军”机制创新和“军转民”开放创新,推进军民技术、产业、资本和人才融合,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实现突破发展。
基于以上内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建设共享型军民融合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需求牵引、国家主导作用,切实发挥政府层面专门机构的作用,统一规划布局;建设军民融合的技术、计量、测试、标准、质量等综合性的服务平台,推动军民技术创新资源共享。
创建重点领域的产业联盟,利用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的技术优势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对于转化的成果予以奖励和政策补助。
同时,可建立军民技术和产品推广目录,建立军民两用技术项目、产品需求及政策信息发布平台,指导企业在军民融合发展领域找准市场和方向。
二、完善军民融合体系法规,构建制度化的统筹协调机制
建立省、市、区三级联动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制度的统筹协调工作。
加强民营企业参军的政策指导和扶持,解决企业申报科技项目中遇到的产品领域受限、关键技术等涉密无法申报的问题。
同时,支持军民融合企业建立健全军品科研、生产体系,取
得军工研制资质,提升技术水平、研发能力;鼓励军民融合企业参与军用标准编制,支持军民融合企业获得军民两用领域国家授牌的发明专利,拓宽“民参军”渠道;对列入国家、省、市、部队等的重点项目在资金、融资、人才和设备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对人才引进和培育提供补助政策
上半年萧山区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萧山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萧委〔2017〕8号)文件。
文件中指出要建立市场导向的人才管理机制,制定市场化引才激励实施办法,充分发挥企业的引才育才主体作用。
围绕这几方面建议完善企业引才育才政策制度的建立,对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提供补助和优惠政策。
多开展依托科研院所的企业人才再培训、再学习等活动,提升现有人才能力水平。
同时,建立对军民融合发展骨干、经营管理人员、核心技术开发人员的激励机制,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我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服务。
四、扶持中小企业参与军民融合领域
对有技术优势和独立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鼓励企业参与军民融合发展,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与科研院所、大企业、大集团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对中小企业实行一定的减税免税等政策,鼓励企业开展技术转化、成果转化,为推广企业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