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01—08—16;修回日期:2001—10—20作者简介:石荣丽(1977—),女,江苏苏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管理;黄 鹏(1973—),男,湖南湘潭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金融。
第23卷第1期农业现代化研究V o l.23 No.12002年1月RESEARC H O F AG RICU L T U RA L M O D ERN IZA T IONJan.2002 文章编号:1000—0275(2002)01—0076—04云南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石荣丽,黄 鹏(云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摘 要:农业发展及其现代化主要取决于农业技术进步。
本文采用了增长速度方程、综合要素生产率指数和总因子生产率指数等三种方法测算了云南省大农业“九五”期间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试图为云南今后的经济增长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实证上的参考。
关键词:技术进步;贡献率;增长速度方程;综合要素生产率;总因子生产率中图分类号:F 323.3 文献标识码:A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on on Conitibution Rate of Agriculture Technological Advance in Yunnan ProvinceSHI Rong —li ,HU AN G Peng(Eco no my and T rade Co llege o f Yunnan Ag ricultura l U niv er sity ,Kunming 650201,China)Abstract:It is techno lo gical adv a nce of ag riculture tha t ex er ts a tr emendous influence on the dev elopement and civa liza tion o f ag ricultur e.Recently measurement adcalculatio n o n the co ntribution rate of the technolog ical adva nce has been pa y g r ea t a ttentio n in w o rldwide.T his thesis use speed increa se equatio n,productio n ra te o f synthetica l facto rs,pr oduction ra te of to tal facto rs to measure and calculate th e co ntribution r ate o f the techno lo gica l adva nce of the ag riculture in Yunna n Prov ince .The co nclusio n of the thesis can provide theo retical basis fo r eco no mic increa se and a uth entic pr oo f.Key words :techno lo gica l adv a nce;co ntribution ra te;speed incr ea se equa tio n;productio n rate o f synthetical facto rs;pro ductio n rate o f toa tal fac tor s 现代农业的实质是发达的科技型农业。
农业经济增长主要是追加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特别是现代生产要素投入的同时,依靠现代化农业科技,优化资源配置而导致的要素生产率提高。
科技进步水平是通过研究、开发和应用科学技术,系统的完善生产诸要素,促进经济迅速增长和社会结构优化的有目的的动态过程,科技进步不仅对劳动生产手段和技术等发生重大影响,而且对整个社会生产力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农业技术进步一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
测算和评价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已成为农业技术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
1 农业技术进步的定义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反映着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科学技术的水平。
它是一个不断创造新知识和发明新技术,通过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带来农业产出增量变化的过程,又称为硬科技进步。
广义的农业技术进步除了包括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硬技术、实体化技术)内容外,也包括软技术即非实体化技术如投入要素质量的提高,资源分配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改善等引起的农业产出增量的变化。
通常所说的技术进步都是指广义农业技术进步。
2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2.1 农业科学技术促进了农业劳动工具和生产资料的改进农业现代化的实质上是农业劳动率不断提高的过程,而要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必须改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
例如二战后的40多年,美国农业逐步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每个农业劳动力可负担的耕地比发展中国家高出150倍,每个农业劳动力可养活200人。
2.2 进步不断地开发和开拓农业经济资源,增加资源的供应量第1期石荣丽等:云南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77 农业经济增长受自然资源利用的限制,但是技术进步可以不断开发、开拓新的资源,从而打破原有资源的约束,或者使潜在资源的优势变为现实资源的优势。
2.3 新技术可以克服资源报酬递减,提高边际生产力,提高农业的集约度使用新技术可以使生产函数曲线向上推移,从而使其资源投入的最适点也向外推移,进而增加资源的使用量,提高资源利用的集约度。
2.4 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从而促进生产水平的提高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没有世界上第一流的农民,也就没有世界上第一流的农业,知识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力量。
事实确实如此,农业生产者素质的提高,就可以使生产者制造和使用越来越现代化的工具、劳动资料。
而且,技术是由人来发明、创造和使用的。
调整产业组合,优化投入配置,推进技术进步,最终都要依靠人,只有有了高素质的劳动者,才有生产的高效率。
2.5 技术进步可扩展农产品的商品市场,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由自然经济的产品生产转向市场经济的商品生产,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和扩张,重要的是产品“品位”的提高。
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外部市场的取得,必须把生产以自我服务为终极目标的低质产品提高到符合外部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消除当地生产与外部市场的“位差”,加大产品的时空跨度,增加产品的竞争能力。
这就必须对传统的产品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进行改造,并且要不断地开发和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增加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
3 农业技术进步的测定方法3.1 增长速度方程法(索洛余值法)50年代中期索洛摆脱了具体函数的束缚,在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生产者均衡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下,提出了著名的增长速度方程。
此法的核心是度量出“产出增长中不被生产要素的增加所解释的那部分增长”,即为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进步率是总产出增长扣除劳动、土地和资金投入引起的经济增长部分后的余值。
假定产出Y、劳动力L、土地S、资金K均是时间变量t的变量,t中包含着随时间推移而引起的技术变化。
因此,可将一般生产函数写成下面表达式Y(t)=F[L(t),S(t),K(t),t]对t求导得出下式:dY/dt=ЭF/ЭL·dL/dt+ЭF/ЭS·dSdt+ЭF/ЭK·dKdt+ЭF/Эt等式两边同时除以Y,再整理得出:l/Y·dY/dt=(L/Y·ЭF/ЭL)l/L·dL/dt+(S/Y·ЭF/ЭS)l/S·d S/dt+(K/Y·ЭF/ЭK)l/K·d K/dt+l/Y·ЭF/Эt式中:L/Y·ЭF/ЭL=α,为劳动力的产出弹性;S/Y·ЭF/ЭS=β,为土地的产出弹性;K/Y·ЭF/ЭK=γ,为资金的产出弹性;l/Y·ЭF/Эt=δ,为技术进步引起的产出变化率。
若假定技术进步为希克斯中性,则α、β、γ均为不随时间变化,可用下式表达:l/Y·d Y/dt=α·l/L·d L/dt+β·l/S·dS/dt+γ·l/K·dK/dt+δ两边积分得下式:Y=[Aeδt]LαSβKγ=A(t)LαSαKδ在实际拟合中,外生变量L、S、K和内生变量Y 的微分是无法得到的,根据欧拉定律以一阶差分代替微分得出:设 dt≈Δt=1则 ΔY/Y=αΔL/L+βΔS/S+γΔK/K+δ将上式整理如下:δ=ΔY/Y-αΔL/L-βΔS/S-γΔK/K 式中:δ——年农业技术进步率;ΔY/Y——农产品产出的年均增长率;ΔL/L——农业劳动力年均增长率;ΔS/S——农用地面积的年均增长率;ΔK/K——农业物质消耗的年均增长率;α——农业劳动的生产弹性值;β——农用地的生产弹性值;γ——农业物质消耗的生产弹性值。
这里,由于农业统计的特点,可用农业物质消耗费用代表资金来进行计算。
在使用增长方程测算时,国家计委曾有过规定,只要适用于农业技术进步,在增长速度方程中只考虑资本和劳动两个因素,方程式如下:δ=ΔY/Y-αΔK/K-βΔL/L式中:α——资本的产出弹性;β——劳动工资的产出弹性;α+β=13.2 综合要素生产率指数法美国经济学家德里克1961年最早提出综合要78农业现代化研究第23卷素生产率的指标,认为劳动和资本在数量上的增加所导致国民收入的增长是一种外延型的增长,而劳动和资本使用效率的提高所导致国民收入的增长才体现了生产率的提高。
因为任何部门生产率的提高,都是劳动效率和资本运用效率两者结合的结果。
综合要素生产率测度模型如下:p=Y/(KαLβ)式中:p——综合要素生产率;Y——总产出;K——资本;L——劳动;α——资本弹性系数;β——劳动弹性系数。
在计算出各年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后,把基期年份的综合生产率作为100,求出计算期各年的生产指数,其指数的变化即为技术进步率。
3.3 总因子生产率指数总因子生产率是总产出除以总投入之商,它是计算投入要素的平均产量,如果在一定投入水平下平均产量提高了,也就意味着总因子生产率的提高,即农业技术水平的进步。
其计算公式如下:T FPIt=Yt/Yohi Xit/hi Xio式中:TFPI——总因子生产率指数;Y——产出量;Xi——第i种投入量;hi——第i种投入的平均价格;t——比较期;o——基期。
运用上式计算时,劳动力价格按劳动报酬(工资)计价;资金按生产费用,即流动资金加固定资产折旧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