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ppt
排 球 场
某 校 园 部 分 平 面 图
图书馆
流体力学 实验室 第七教学楼
水泵实验室
学生处
环工
计算机中心
第三节 全站仪数字化测图简介
一、数字测图概述 地形测量是利用测量仪器对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
各种地形进行测定,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小,绘制 成地形图的过程。 二、数字测图的特点 效率高 使用方便 精度高 促进了学科发展
2 野外数据采集
野外数据采集时,既要记录距离、水平角和竖直角,同 时还要记录点号、编码、连接点和连接线型四种信息。其 中连接点是记录与观测点相连接的点号,连接线型是记录 测点与连接点之间是以直线、曲线还是以圆弧相连。
法内插确定其它等高线通过点。
•32.1 •30.2
•28.7
• 38.5
•42.8
•38.8
•35.2
•38.4
•39.9
•37.1
•32.5
•35.1
•36.2
•34.5
•25.0
•27.2
•31.8
•18.2
•25.9
•29.7
等高线勾绘
• 33.1
30.1•
• 30.8
•29.8
四、增设测站点
10cm
10cm
2、展绘控制点
A2 1525.512
A1 1531.285
3、检查
控制点展绘后,应进行检核。 用比例尺在图上量取: 1、相邻两点间的长度,和已知的距离相比较,其差值不 得超过图上的0.2mm。 2、每个方格边长,和已知的距离相比较,其差值不得超 过图上的0.2mm。 3、每个方格对角线间的长度,和已知的距离相比较,其 差值不得超过图上的0.3mm。
直线内插法 目估法
在碎部测量中,地貌特征点是选在坡度和方向变化处,
这样两相邻点间可视为坡度均匀。由于等高线的高程是等 高距的整倍数而所测地貌特征点高程并非整数,故勾绘等 高线时,首先要用比例内插法在各相邻地貌特征点间定出 等高线通过的高程点,再将高程相同的相邻点用光滑的曲 线相连接。
目估法在A、B两点间内插等高线的要领是“取头定 尾,中间等分”。即先按比例关系目估确定A、B点之间 首末两条等高线通过的点位a、b,再按“等分中间”的方
三、数字化测图的过程
四、数字化测图的几个环节
数据采集 图形处理 图形编辑 图形输出
1、 编码 为使计算机识别地物、地貌,首先要将地物、地貌按地
形图图式分类,例如可用三位整数进行编码。第一位数为地 形要素的类别码,后两位数是地形要素的顺序编号。如100为 测量控制点类,104为导线点,105为三角点等。
否则应重新展绘。
第二节 经纬仪测绘法原理
将经纬仪安置在控制点上,测绘板安置于测站旁, 用经纬仪测出碎部点方向与已知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 再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出测站到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及碎 部点的高程;然后根据测定的水平角和水平距离,用 量角器和比例尺将碎部点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 侧注记其高程。然后对照实地情况,按照地形图图式 规定的符号绘出地形图。
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测图准备 经纬仪测图方法 数字化测图技术简介来自第一节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一、熟悉并整理有关控制点资料,准备相关测量、绘图仪器 和工具。
二、根据测图范围按比例绘出图幅,确定每幅图坐标范围及 图幅数
三、图纸准备 绘制坐标格网(对角线法)及检查; 展绘控制点及检查
1、绘制方格网-----对角线法
4.记录与计算
将观测数据尺间隔l、中丝读数v、竖盘读数L及水平角β
逐项记入表中相应栏内。根据观测数据,用视距测量计算公 式,计算出水平距离和高程,填入表。在备注栏内注明重要 碎部点的名称,如房角、山顶、鞍部等,以便必要时查对和 作图。
5.展点
转动量角器,将碎部点1的水平角角值114˚00′对准起始
方向线ab,如图所示,此时量角器上零方向线便是碎部点1
的方向。然后在零方向线上,按测图比例尺根据所测的水平 距离75.7m定出1点的位置,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当基 本等高距为0.5m时,高程注记应注至厘米;基本等高距大 于0.5m时可注至分米。同法,将其余各碎部点的平面位置 及高程,绘于图上。
6.绘图 参照实地情况,随测随绘,按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符号
点。
2.立尺 在立尺之前,跑尺员应根据实地情况及本测站测量范
围,与观测员、绘图员共同商定跑尺路线,然后依次将视 距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现将视距尺立于1点上。 3.观测
观测员将经纬仪瞄准1点视距尺,读尺间隔l、中丝读 数v、竖盘读数L及水平角β。同法观测2、3、…各点。在
观测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定向点方向,其归零差不应大于 4′。否则,应重新定向。
最大视距、间距要求见表
二、一个测站的测图工作
1.安置仪器
如图所示,将经纬仪安置在控制点A上,经对中、整
平后,量取仪器高,并记入碎部测量手薄表。后视另一控
制点B,安置水平度盘读为0˚00′,则AB称为起始方向。
将小平板安置在测站附近,使图纸上控制边方向与地
面上相应控制边方向大致一致。并连接图上相应控制点a、 b,并适当延长ab线,则ab为图上起始方向线。然后用小 针通过量角器圆心的小孔插在a点,使量角器圆心固定在a
将地物和等高线绘制出来。在测绘地物、地貌时,必须遵 守“看不清不绘”的原则。地形图上的线划、符号和注记 一般在现场完成。
要做到点点清、站站清、天天清。 为了相邻图幅的拼接,每幅图应测出图廓外5mm。
三、地形图的绘制
1、地物描绘 按图式规定的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
号和注记符号绘制 2、地貌描绘:即勾绘等高线
目的 : 当地形复杂,建(构)筑物较多,比较隐蔽时,原
有图根点不敷使用时,应增设地形转点,以满足测图 需要。
方法: 视距支导线 角度交会法
五、地形图的拼接、检查和整饰
1、拼接 相应坐标格网对齐,检查地物,地貌的拼接误 差
2、检查 室内检查、外业巡视检查、外业设站检查
3、清绘整饰 原则:先图内后图外,先地物后地貌,先注记 后符号 严格按图式符号绘制和注记
b
2
a
1
4
3
2
D2
D1
1
一、碎部点的选择
1.地物特征点的选择 地物特征点主要是地物轮廓的转折点,如房屋的房角,
围墙、电力线的转折点、道路河岸线的转弯点、交叉点, 电杆、独立树的中心点等。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可得到与 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 2.地貌特征点的选择
地貌特征点应选在最能反映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 线等地性线上,如山顶、鞍部、山脊和山谷的地形变换处、 山坡倾斜变换处和山脚地形变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