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对此,国内外都有极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和资料。

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说:“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

”不但如此,苏联现代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教育家赫尔巴特把发展广泛的兴趣视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并认为主要是兴趣引起对物体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它导向有意义学习,促进知识的长期保持,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动机。

杜威也是兴趣问题最有影响的理论家之一,1913年出版了专著《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提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有质的不同,他认为,唤起儿童兴趣的最好办法是,发现和儿童目前能力有联系的事物和活动。

看来,保持浓厚的兴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心理条件。

其实,有些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近年来,国外外语教学理论界特别强调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外语。

他们倡导的自然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功能法等,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tpr(全身动作教学法)对我国儿童英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对此就明确阐述过,他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我们国内的教育心理研究也对此进行过不懈的探索。

当然,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素质和思想行为习惯各有不同,因而研究的水平和发展趋势也各有千秋。

由于此课题主要是针对我校现状提出来的,所以,我仅就我校的具体情况谈一下本科课题的提出背景。

我校是一所矿区办中学,试验之初有15个教学班,600名在校生,67名教师。

由于受城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学生家庭从事煤矿工作人员较多,学生家庭教育管理不得力。

学生对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兴趣不浓,再加上传统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模式,大部分学生不会学习,更谈不上兴趣,这已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这种状况如果不尽快改变,势必造成我校学生素质下降,影响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党的教育方针就不能得到很好落实。

同时,兴趣是学习的起点站,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造就“四有”新人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句话,实施科教兴国,处处离不开学习兴趣的培养。

鉴于此,我承担了此项研究课题,以期经过试验,即通过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树立学习强国意识,形成以一定的的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当代学习的主人,为学生走向社会,成为具有不断持续学习提高自身创造能力的新人奠定基础。

就此,也试图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