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离散数学-学校教案

最新离散数学-学校教案

安徽理工大学
教案首页
第 1 次课授课时间2017 年9 月14 日教案完成时间:2017 年9 月10 日课程名称离散数学年级2017 级专业、层次计算机学院(本科)
教师专业技术
职务
讲师
授课方式
(大、小)
大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4.1谓词和量词,§4.2一阶语言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离散数学》刘爱民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全称量词,存在量词,存在唯一量词;
2. 一阶语言、解释和赋值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 介绍全称量词,存在量词,存在唯一量词,练习将命题符号化(45min);
2.介绍一阶语言,对于具体的公式,给出解释和赋值(45min);
教学重点、难点:
1. 命题符号化
2. 公式的解释和赋值

安徽理工大学
教案首页
第 1 次课授课时间2017 年9 月14 日教案完成时间:2017 年9 月10 日课程名称离散数学年级2017 级专业、层次计算机学院(本科)
教师专业技术
职务
讲师
授课方式
(大、小)
大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4.3 一阶逻辑等值演算,§4.4一阶逻辑形式推理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离散数学》刘爱民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等值演算;前束范式
2.推理定律,推理规则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 介绍等值演算;前束范式,将具体公式化为前束范式(45min);
2. 介绍推理定律,推理规则,将具体推理符号化并加以证明(45min);
教学重点、难点:
1. 将公式化为前束范式;
2. 推理的证明

安徽理工大学
教案首页
第 1 次课授课时间2017 年9 月14 日教案完成时间:2017 年9 月10 日课程名称离散数学年级2017 级专业、层次计算机学院(本科)
教师专业技术
职务
讲师
授课方式
(大、小)
大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5.1集合的概念及表示,§5.2 集合运算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离散数学》刘爱民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集合的基本概念;
2. 集合的常见运算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 集合的定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幂集(45min);
2.并集,交集,差集,对称差集,广义交,广义并(45min);
教学重点、难点:
1.幂集
2.差集,对称差集,广义交,广义并

§5.1集合的概念及表示
1.集合的定义,
集合是不能精确定义的基本概念。

直观地说,把一些事物汇集到一起组成一个整体就叫集合,而这些事物就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元素和集合之间的关系是隶属关系,即属于或不属于,属于记作∈,不属于记作,
3.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设A,B为集合,如果B中的每个元素都是A中的元素,则称B是A的子集合,简称子集。

这时也称B被A包含,或A包含B,记作B A。

4.幂集
设A为集合,把A的全部子集构成的集合叫做A的幂集,记作P(A)
§5.2 集合运算
1.并集,
设A,B为集合,A与B的并集A∪B,A∪B={x|x∈A∨x∈B }
2.交集,
设A,B为集合,交集A∩B,A∩B={x|x∈A∧x∈B }
3.差集,对称差集,
设A,B为集合,B对A的相对补集A-B,A-B={x|x∈A∧x B }
设A,B为集合,A与B的对称差集A B定义为:
A B=(A-B)∪(B-A)
4.广义交,广义并
安徽理工大学
教案首页
第 1 次课授课时间2017 年9 月14 日教案完成时间:2017 年9 月10 日课程名称离散数学年级2017 级专业、层次计算机学院(本科)
教师专业技术
职务
讲师
授课方式
(大、小)
大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5.3 集合定律,§5.4有限集的计数问题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离散数学》刘爱民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集合定律;
2. 有限集的计数问题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 集合定律:等幂律,排中律,矛盾律,吸收律(45min);
2. 有限集的计数问题:容斥原理,及其推广(45min);
教学重点、难点:
1. 容斥原理,及其推广

§5.3 集合定律
1.幂等律A∪A=A(6.1)
2.A∩A=A(6.2)
3.结合律(A∪B)∪C=A∪(B∪C)(6.3)
4.(A∩B)∩C=A∩(B∩C)(6.4)
5.交换律A∪B=B∪A(
6.5)
6.A∩B=B∩A(6.6)
7.分配律A∪(B∩C)=(A∪B)∩(A∪C)(6.7)
8.A∩(B∪C)=(A∩B)∪(A∩C)(6.8)
9.同一律A∪=A(6.9)
10.A∩E=A(6.10)
11.零律A∪E=E(6.11)
12.A∩=(6.12)
13.排中律A∪~A=E(6.13)
14.矛盾律A∩~A=(6.14)
15.吸收律A∪(A∩B)=A(6.15)
16.A∩(A∪B)=A(6.16)
17.德摩根律A-(B∪C)=(A-B)∩(A-C)(6.17)
18.A-(B∩C)=(A-B)∪(A-C)(6.18)
19.~(B∪C)=~B∩~C(6.19)
20.~(B∩C)=~B∪~C(6.20)
21.~=E(6.21)
22.~E=(6.22)
23.双重否定律~(~A)=A(6.23)
24.
§5.4有限集的计数问题
容斥原理:
card(A∪B)= card(A)+ card(B) —card(A∩B)
毕业项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