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吴锦泉磨刀捐款事迹材料感动中国吴锦泉磨刀捐款事迹材料感动中国吴锦泉磨刀捐款事迹材料23日从市文明办传出消息,从12月22日开始,“感动中国”201X年度人物评选在央视网公示,接受网络投票。
全国道德模范、南通年龄最长的红十字志愿者、老党员,今年87岁的“磨刀老人”吴锦泉入围央视感动中国201X年度人物候选人。
这是他继候选“感动中国”201X年度人物之后,第二次候选。
生活俭朴乐善好施在南通,有一位87岁高龄的老人,他以磨刀为生,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走街串巷为市民村民磨菜刀剪刀,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磨刀老人”。
他叫吴锦泉,港闸经济开发区五星村村民,是南通市最年长的红十字志愿者,一名老党员。
老人一生靠磨刀为生,生活俭朴,却乐善好施,常年把磨刀挣得的微薄收入用于慈善公益,多次向灾区、残疾儿童及需要帮助的人捐款,至今已捐款4万多元。
201X年,四川汶川地震捐款1000元;201X年,向市儿童福利院捐款1316元;201X年,青海玉树地震捐款1000元;201X年,甘肃泥石流捐款1000元;201X年,向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困难者捐款300元;201X 年,向港闸区五星村“锦泉一元爱心社”捐款3000元;201X年12月,向“磨刀老人”微基金捐款4210元;201X年4月16日,捐款3000元定向用于中华慈善博物馆建设;201X年,四川芦山地震捐款196别看每次钱不多,要知道,这都是老人用通过磨刀挣来的1元、5角累积而成的。
“我要捐款捐到90岁”吴锦泉的家,三间旧平房的红瓦下面还是芦苇帐,家中几乎没有值钱的电器,红十字会送的一台彩电也难得开一次,早晚陪伴他的就是一只收音机。
201X年,吴锦泉倡导成立了“锦泉一元爱心社”,爱心社成立以来,收到爱心居民和企业家的捐赠近20万元,帮扶困难群众近千人次。
南通市红十字会也申请注册了“磨刀老人”公益商标,并设立“磨刀老人”微公益基金,倡导“人人可为、力所能及”的微公益行动。
201X年11月26日,首届中国公益年度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主办方之一的中国慈善嘉年华,是由邓小平外孙女卓玥发起组织的,已经连办了十二届,201X年首次设立了三项“中国公益大奖”,磨刀老人吴锦泉获得“中国公益良心奖”。
吴锦泉老人在现场发言,激动地说:“我今年已经86岁了,希望能活到90岁,磨刀磨到90岁,捐款捐到90岁。
”颁奖嘉宾、原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激动地拥抱了老人,为老人颁奖,祝老人健康长寿。
做好事善事是老人一生的追求,几十年如一日;他生活十分俭朴,几乎把磨刀挣得的微薄收入都用于帮助别人,他以能够帮助他人为最大的快乐,这也是他一生行善的最洁净的原动力。
感动中国吴锦泉磨刀捐款事迹材料吴老以耄耋之年坚持公益,让许多人眼眶发热,心有所感。
人们感慨评价,“慷慨不是看你付出多少,而是看你拥有多少。
”一位八旬磨刀老人,将自己磨刀赚来的五角一元零钱,一点一点攒下来,然后捐出去,至今超过了4万元。
他说,自己身体好,还干得动,不需要照顾,所以要去帮更需要帮助的人。
老人的名字叫做吴锦泉,是南通市最年长的红十字志愿者。
今晚,中央电视台正式公布了CCTV201X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名单,南通精神文明代表人物——“磨刀老人”吴锦泉当选感动中国人物。
吴老以耄耋之年坚持公益,让许多人眼眶发热,心有所感。
人们感慨评价,“慷慨不是看你付出多少,而是看你拥有多少。
”而这位心怀大爱的老人,今天也不负众望,走进央视演播厅,当选为“感动中国201X年度人物”。
站在领奖台上,年过八旬的吴老言辞质朴,他笑着告诉所有人,自己身子骨很好,一点都不累,而且,他还要“活到老,磨刀到老”。
快报报道多次报道的磨刀老人,成为全国候选人从201X年11月11日起,作为央视品牌栏目“感动中国”在江苏的唯一合作媒体,现代快报延续感动,第4年与央视联合开启“感动中国”在江苏地区的人物推选,以及“感动中国·201X江苏十大感动人物评选”活动。
人物甄选环节开始后,来自江苏各市的人物不断涌来。
一个个普通中国人,传递着震撼心灵的人格力量,一个个凡人善举,从记者笔尖流出,他们的故事不仅在江苏,更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在刊登每一位候选人后,快报都会第一时间,将他们的事迹推选至央视“感动中国”栏目组。
“感动中国”栏目组工作人员向现代快报记者表示,今年“推选委员会”秉持着一贯的严格标准,每一位候选人的产生,都要经过层层严格讨论评议。
从人物推选开始以来,栏目组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全国的大量推选人物。
而现代快报推选的多位感动人物,都以其突出事迹,获得评委们的重点关注。
201X年12月,“感动中国201X年度人物”全国候选人诞生。
他们中的唯一一位江苏候选人,是快报自201X年开始多次报道的87岁南通磨刀老人吴锦泉,吴老即去年成为“感动中国201X年度人物”候选人,今年再度入围候选人名单。
290万选票,他成为当之无愧的感动人物吴锦泉是土生土长的南通市港闸区人,至今不会说普通话,却是南通市最年长的红十字志愿者。
如今虽然已经87岁高龄,老人却几乎还是一天不落地准时出门,在路口支起摊子,等待着生意上门。
每次磨刀仅有几元收入,老人省着攒着,攒到一定数目,基本悉数又捐了出去。
老人家里,几乎没有任何家具摆设,最值钱的就是一个可以听新闻广播的收音机,和他的一套磨刀工具。
老人的收入随着天气冷暖涨跌,一个月维持在1400至201X元之间,但开销却几乎从没有超过400元。
“我真的没想到,会获得这份荣誉。
”今天下午,吴锦泉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始终念叨着的就是意外。
曾于201X年被选为“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再次因为这一评选,进入公众的视野。
如今,吴锦泉无疑已经成了一位名人。
他住在南通市港闸区一间普通的平房民居里,门户狭窄,一路走过去毫不显眼。
但当现代快报记者沿路打听他的住处时,几乎所有被询问的百姓都会立马反应过来,吴锦泉就是那个“做善事的磨刀老汉”,并发出由衷的叹声。
但对于他来说,自己过的日子并没有丝毫改变。
他依旧按照往日的作息,每天早上迎着日光,踏上自行车去找一个不固定的摊位,在一次次接过顾客手中的零钱后,再推着车,披着霞光,回到空无一人的家中……数着沉甸甸的硬币,成了每天让他感觉最踏实的事儿。
“我一个人,花不了多少钱,能存下来多少,就捐多少。
”老人说。
累计至今,他的捐款,已超过4万元。
201X年,他还倡导成立了“锦泉一元爱心社”,爱心社成立以来,收到爱心居民和企业家的捐赠近20万元,帮扶困难群众近千人次。
南通市红十字会也申请注册了“磨刀老人”公益商标,并设立“磨刀老人”微公益基金,倡导“人人可为、力所能及”的微公益行动。
这位心怀大爱的老人感动了无数人。
评选阶段,无数市民通过网站、手机等方式为老人投票加油。
截至1月19日时投票结束时,吴锦泉以2989400票排名第二位。
今晚,在无数家乡人的期盼和网友的祝福下,老人出现在了“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的领奖台上。
为了节省开支,录制一结束老人就回了家今天晚上,不到7点,位于南通市港闸区天生港镇的五星村社区里,就已经聚集了一帮热心的村民,等着一个小时后在央视播出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
被他们围在中间的吴老须发皆白,有些紧张地等着自己在电视上出现的瞬间。
电视机里,位于舞台最前方的吴锦泉坐在小马扎上,带着他最熟悉的那套工具,安静地磨着剪刀……这成为了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多年来,一个不多见的景象。
“人性中最好的东西一直都在,可能在我们身边,可能是你,可能是他。
”昨晚8点开始的“感动中国201X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以吴锦泉老人的故事作为了开场。
一幅幅画面的闪过,让台下观众眼眶发热,也让台上的主持人唏嘘感叹。
“和很多慈善家比起来,老爷子捐的不算多,但和自己的生活比起来,老爷子捐的太多了,简直就是以牺牲生活质量为代价,甚至以自己的生命做代价。
”主持人白岩松说。
而老人却并不言苦,他笑着说,自己身子骨很好,一点都不累,而且,他还要“活到老,磨刀到老”。
附送:感动中国观后感感动中国观后感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 这歌词多么让人感动。
是啊!一缕阳光让你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动万千。
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在有人献爱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动着中国。
实现社会主义化,科学技术是关键。
有这样一个事例:梁万俊是一名试飞员。
一次,一架新型战斗机诞生了,梁万俊接受了这个任务。
半路上,战斗机突然发生状况,飞机失控了!飞机帽出了黑烟这时的梁万俊完全可以打开降落伞跳机,但这样的话,人是保住了可飞机却会坠毁。
梁万俊心里也很清楚,一旦他跳下去了,这个科学家们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新型飞机就会坠毁,将会成为一堆废铁。
为了保全飞机,为了保全国家财产,梁万军毅然决定迫降。
但这样很容易机毁人亡------虽然梁万俊心里知道这一点,但他依然没有动摇这个决心。
总部以为迫降做好了准备,梁万俊小心翼翼的驾驶着飞机着陆了,飞机在停机场上划了好久才停下来。
算算看的话,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就用了八分钟!这紧紧握着一条火热的生命的八分钟啊!你又孕育了一颗生命种子。
公共财物是国家的财产,这是由许许多多的人创造出来的。
梁万俊把战斗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他的不顾一切,感动了总部,感动了全中国人民,同时,也感动了中国。
像梁万俊这样的人还有许多,像孝敬父母的田世国;像热爱生命的贵希恩;像精忠报国的任长霞;像不畏艰苦的徐本禹------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人,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竟争的社会,祖国是中华儿女成长的沃土,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祖国。
五千年的历史、壮丽的山河、灿烂的文化,辉煌的成就、崇高忠贞的民族气节、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对!也需要充满爱心。
人人献出一丝爱心,世界将变得更美好,灿烂的阳光洒满大地,芳香的鲜花开满人间。
在这此获奖者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残疾艺术家邰丽华,邰丽华2岁时因高烧而成了聋哑人,失去了一个美好的童年,在我们局外人看来是很悲惨,但邰丽华却度过了这些难关,从不幸的沉渊到艺术的顶峰。
她每天辛苦地练习,强迫自己去练,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十倍的努力与心血来完成自己理想,她以实际的行动与相对的能力打破了人们对她的可怜与同情,让群众对她刮目相看,向他们证明了残疾人的能力,展现了尽管有缺陷的生命的蓬勃,显示出一种高尚的品质,向我们表达出了心灵至美与震撼,让我们感受到了没有语言的美与魅力,散发出从失中刺眼,令人崇敬的光辉。
感动中国晚会结束了,这十大人物都让我竖然起敬。
201X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典礼电视直播,央视一套播出的,我怀着感动看完了,曾经在看之前就告诫自己不能哭,不能哭,可是看着看着眼泪却止不出的往下流。
就是情不自禁。
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明知自己得了绝症的妈妈,在得知病情之后,仍然放弃治疗,刺绣出中国故宫的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 用了正正三年五个月的时间! 这就是母爱,这就是爱的力量!忍着病痛,心中波涛汹涌,缝了1250000余针!这种爱,还用什么语言表达呢? 震撼!真的不知道这母爱力量究竟有多么伟大!不仅是人,还有其他动物,同样,爱,需要我们尊重! 我会用行动证明我对母亲的爱! 这是那位母亲的儿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