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及设色[摘要]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线”是工笔花鸟画的造型要素,作为以线“勾勒”的形式语言,从古至今已成为画家用于观察和描写自然界的第一方法。
也简单介绍了设色的基本方法,包括积水积色法、晕染法等制作肌理的方法。
[关键词]线条特点;融合;情感体现;色彩;分染;肌理一、概述千百年来工笔画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技法手段,这是应当尊重和努力继承的。
但我们学古人之法,又不能为古人之法所限,要学,又要变化,才能进步,才能发展。
中国画家的思维模式使得水墨线条的创造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
它主要集中表现在对线条形、质、韵、构、势、意诸方面的追求。
线条的创造这一基本语言符号的变化,直接影响了画面本身的视觉效果,而中国画线条的个性因人而异,如狂放、飘逸、沉稳、洒脱、刚健等等,它涉及到画家对笔墨技巧的思考。
而色彩则是工笔花鸟画的主要形式要素之一,是其艺术表现的重要语言。
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艺术经历了隋唐的富丽堂皇,宋代的宁静雅致,到元人的“水墨为上”,在色彩演变过程中体现了不同的时代审美诉求。
近现代以来,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下,工笔花鸟画的设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西方和日本绘画的色彩元素,在材料和技法方面不断拓展,表现出越来越丰富的个性特征,这对于当前工笔花鸟画的艺术创作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二、工笔花鸟画线条的研究工笔画的线条艺术性主要表现在质感、阴阳、空间、韵律四个方面。
1.工笔线条的质感美。
工笔画造型主要体现在“应物用线”,不同的表现对象,采取不同的用笔理念和技巧。
如轻盈的花瓣宜用游丝描、凝重的叶子宜用铁线描、木本枝干宜用逆锋涩笔、草本茎藤宜用中锋润笔等等。
观赏元永乐宫壁画,就会发现画中用线对质感的把握是非常精准的。
如衣纹的轻盈、虬髯的飞扬、尺牍的平实、手足的柔软、枪戟的锋锐,无不表现得惟妙惟肖。
古人就绘画中线条的形状甚至详细分类出“十八描”之说,如“兰叶描、钉头鼠尾描、铁线描、游丝描”等。
现代工笔画的发展在线条上更是讲究用线的“虚入虚出、实入虚出、逆锋入纸、顺锋切入、收笔回锋”等多种变化,充分体现线条在工笔画中的形式美感和技巧。
2.工笔线条的阴阳美。
我们细观前人今贤的工笔花鸟作品,就会发现一个通用的用线特点,就是花叶的根部用线较粗浓,而花叶的瓣尖部位则用线较细淡,圆柱状的物体暗面的用线也比亮面要略粗一点,如宋人作品《海棠蛱蝶图》便是例证。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用线当随物体的阴阳变化而变化。
有些花卉,如荷花等虽然是花瓣尖部的用线较实,但是这些花卉恰恰都是瓣尖颜色较深。
深色,在绘画色彩上来说自然也就属于“阴”的部分。
当代工笔画家何家英的人物画十分讲究线条的阴阳相背,受光面线条淡细,背光面线条浓粗,使线条显示了充分的光感和立体感。
我们在工笔画的绘制中,通常情况下,都要遵循“阴粗阳细、阴浓阳淡”的基本法则。
3.工笔线条的空间美。
工笔线条虽然有很强的平面性和装饰性,但它所表现出的空间感不可小觑。
其实国画的空间感也就是中国画的“透视”,当然,它不同于西画的焦点透视,而以散点透视为主。
讲究“步随景移”,更多的时候只要能清晰表达出描绘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关系即可,并不严格考究局部的造型精准,这也是中国画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
工笔画尤其是折枝工笔花鸟画中,更多的时候所表现的是一种微观空间。
可以说工笔画的线条在表现空间上是独具审美意味的,观察俞致贞的《西府海棠图》、《羊蹄甲》等,我们会发现,越是距离我们近的物体,用线一般都越严谨越厚实,线条的局部色彩也越深,而远处的物体,则用线的色深和严谨度都要淡化许多。
这就是工笔线条“近浓远淡、近实远虚”的道理。
4.工笔线条的韵律美。
工笔画用线的疏密、粗细、曲直、力度弹性以及虚实变化,更多地体现了工笔画的节奏和韵律。
工笔画去除了色彩其实就是完整的线描图,可以说好的工笔画首先要有好的线条,线条的魅力是工笔画成功的一半。
中国古代白描画就体现了线条的造型优势。
而现代工笔画家在线条上更是苦心经营,十分注重线条的排列组合,使线条的韵律达到了极致。
中国工笔画源远流长,其发展呈现出了五彩斑斓、缤纷多姿的局面。
由于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意味,工笔画无论怎么发展,其线条的魅力将是永恒的,现代工笔画大家如田世光的豪迈、陈之佛的空灵、俞致贞的妩媚、喻继高的纯熟、周彦生的稳健、江宏伟的精细、王道中的犀利、王庆升的质朴、赵之光的秀润、郑力的古典、贾广健的微妙等,在用线方面都可谓是独具魅力。
万物皆有灵,当我们用心去讴歌这个多彩的世界的时候,那笔下的线条一定会成为最美丽的音符。
三、设色的基本方法1.工笔花鸟画上色的技法丰富○1平涂:平涂上色法用于打底色、罩色、背衬。
平涂时将色调匀,均匀地向一个方向涂,不要来回拖动。
○2背衬:为了让画面颜色鲜明或厚重,可在纸的背面上色。
若正面是平涂的,颜色栽畸,背衬上色也要均匀。
○3晕染:晕染法是工笔渲染的最基本的技法。
晕染要同时用两枝笔,一枝着色,一枝清水。
上色时先用着色笔在深暗部位上色,即用清水笔将颜色匀开,从浓到淡渐至不可见。
晕染法的要点在保持清水笔的清洁,要及时洗净或在吸水纸上吸净。
○4接染:将两种或三种颜色趁湿连接,即在两色中间用清水或第三种颜色轻接,让色与色,色与水自然交融的办法为接染法,接染法有生动活泼的效果。
○5渲染:趁已染的颜色未干时再加施颜色的方法为渲染。
渲染时只用一枝笔。
○6罩染:等侯前些次颜色干后,再用一种颜色薄薄罩染的方法叫罩染。
罩染法可使画面色彩更和谐统一。
○7积水积色:工笔花鸟中的积水积色法主要用来表现枝干。
画时不勾墨线,先用含水较多的淡墨以没骨法画出枝干,趁湿点上石绿、赭石等色,任其晕化,干后形成斑驳的水渍或色墨交融的纹理,且这些水渍或纹理均在其边缘处结成边线,效果特殊。
○8冲水撞粉:在画大面积花叶时常用此法,底色未干时,将清水或白粉水勾点上去,将底色冲开,冲水撞粉的方法可使画面色彩活泼,润泽松逸。
2.分染及其在创作中的使用分染法采用分层叠加的方法进行设色,它的优点是色彩厚重饱和,和层次变化丰富,表现力强。
而在工笔花鸟画中的分染法更有着突出表现物体的色彩、体积和空间关系的重要作用,是表现物体结构、层次、色彩细微变化的主要手段。
尽管现代工笔花鸟画吸收了版画的拓印、水彩的撒盐和油画的色彩处理技巧来丰富自己,以适应时代的需求,但分染法这一科学的绘画技巧却是不能被取代的,尤其是在传统的工笔花鸟画的制作中,这一点表现的十分明显。
我个人觉得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认识分染法就是认识工笔花鸟画,学习分染法是学习制作工笔花鸟画的重要途径。
在工笔花鸟画方面除了传统的设色方法外,近现代在原有的技巧基础上不断创新,就像刚刚提到的现代工笔花鸟画吸收了版画的拓印、水彩的撒盐和油画的色彩处理技巧,使工笔花鸟画在肌理方面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工笔花鸟画中肌理的制作是利用了熟宣纸不吸水不透色的特性,让水与墨撞击的结果。
积彩法就是用这种原理制作出各种形状的斑纹水痕和浓淡深浅的色彩变化。
而撒盐法是在以上原理的基础上,还运用了盐的吸水性,使得画面呈现出斑纹。
这些都是中国人的智慧在绘画上的作用;是中国人在绘画上孜孜不倦的探索的结果;工笔花鸟画一方面保持发扬着传统,一方面不吝创新愈挫愈勇。
四、结语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工笔花鸟画发展的根基,主动融入多角度的文化交流是工笔花鸟画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代工笔花鸟画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形式、风格、流派多元共生的艺术格局,这是画家们创作意识高扬、创作观念和方法多样化的生动体现,又是工笔花鸟画表现出名族的、具有时代特色与气息的、符合时代观念的必然趋势和特征。
如何将工笔花鸟画的线条及设色运用成熟并引向多元化趋势和个性鲜明的局面,是需要深入探索研究的课题。
注释:[参考文献][1]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 金鸿钧《工笔画花鸟技法》人民美术出版社[3] 喻继高《工笔花鸟画法》天津杨柳青画社[4] 陈之佛《陈之佛工笔花鸟》Application and design of fine brushwork flower-and-bird painting lineClass: 09 of the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Art (1) class student: Jiang Ruijia Instructor: Cui Jiaqiang [Abstract] flower-and-bird painting is a Chinese is dazzling pearl in the treasure-house of world art. "Line" is the other elements of fine brushwork flower-and-bird painting, as a form of language in the line "Outline", since ancient times has become a painter for the first method of observation and description of nature. It simply introduces thebasic method of color, including water product color, the dye method and other methods of making texture.[key word] line features; fusion; emotional expression; color; dyeing; tex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