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构成
第二章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构成
3.1.2自然形体要素和生态学条件的保护
第二章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构成
3.1.3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概念的狭义指市政工程、城市交 通及电力通讯设备等,广义则还包括公路、铁 路及城市服务事业、文教事业等。基础设施既 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又是城市社会经 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支持系统,其发展应与城 市整体的发展互相协调、相辅相成。
塔克尔认为,“开放空间是指在城市地区的土地和水不 被建筑物所隐蔽的部分”。
第二章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构成
1、开放空间的定义和功能
林奇教授也曾描述过开放空间的慨念,“只要是任何 人可以在其间自由活动的空间就是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可 分两类:一类是属于城市外缘的自然土地,另一类则属于 城市内的户外区域,这些空间由大部分城市居民选择来从 事个人或团体的活动”。
第二章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构成
3.2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第二章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构成
3.2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城市空间环境中的建筑形态至少具有以下特征: (1)建筑形态与气候、日照、风向、地形地貌、开收空
间都有着密切关系; (2)建筑形态具有支持城市运转的功能; (3)建筑形态具有表达特定环境和历史文化特点的美学
3.2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3.2.1建筑形态与城市空间
环境建筑是城市空间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之一。 城市中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空间、功能、 造型、材料、用色等对城市空间环境具有极其重 要的影响。广义的建筑还应包括桥梁、水塔、护 堤、电视通讯塔乃至烟囱等构筑物。城市设计虽 然并不直接设计建筑物,但却一定程度上决定了 建筑形态的组合、结构方式和城市外部空间的优 劣,尤其是就视觉这一基本感知途径而言,城市 设计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评价。
第二章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构成
3.1.3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在城市土地使用中具有耗资多、建设 周期长、维修困难的特点,而且常常是比城市 形体空间设计先行的步骤,一旦形成,改造更 新就比较麻烦,而良好的基础设施又是城市设 计开发的重要前提。
第二章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构成
3.1.3基础设施
第二章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构成
第二章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构成
3.1.1土地的综合使用
综合使用的另一含 义是对设计用地进行 必要的凋整,对用地 进行地上、地下、地 面的综合开发,以建 筑综合体的方式来提 高土地使用效率 。
第二章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构成
3.1.2自然形体要素和生态学条件的保护
• 自然形体和景观要素的利用常常是城市特色所 在。像河岸、湖泊、海湾、旷野、山谷、山丘、 湿地等都可成为城市形态的要素,设计师应该 很好地分析城市所处的自然基地特征并加以精 心组织,历史上许多城市大都与其所在的地域 特征密切结合,通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形成个 性鲜明的城市格局。
第二章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构成
3.2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建筑形态的设计原则:
(1)建筑设计及其相关空间环境的形成,不但在于成 就自身的完整性,而且在于其是否能对所在地段产生积极 的环境影响。
(2)注重建筑物形成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基地 的内外空间、交通流线、人流活动和城市景观等,均应与 特定的地段环境文脉相协调。
第二章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构成
3. 3开放空间和城市绿地系统
1、 开放空间的定义和功能 关于开放空间(0pen space)的概念和范围,国内外有不
尽相同的说法: 查宾指出,“开放空间是城市发展中最有价值的待开
发空间,它一方面可ຫໍສະໝຸດ 未来城市的再成长做准备,另一方 面也可为城市居民提供户外游憩场昕,且有防灾和景观上 的功能”。
艾克伯则指出,“开放空间可分为自然与人为两类,自 然景观包括天然旷地、海洋、山川等,人为景观则包含农 场、果园、公园、广场与花园等”。
含义; (4)建筑形态与人们的社会和生活活动行为相关; (5)建筑形态与环境一样,具有文化的延续性和空间关
系的相对稳定性。
第二章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构成
3.2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城市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联合, 使之成为一个新的设计,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 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 之间的关系。也即“整体大于局部”。
(3)建筑设计不应惟我独尊,而应关注与周边的环 境或街景一起,共同形成整体的环境特色。
第二章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构成
3.2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第二章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构成
3.2.2城市设计对建筑形态及其组合的引导和管理
从管理和控制方面看,城市设计考虑建筑形态 和组合的整体性,乃是从一套弹性驾驭城市开发 建设的城市设计导则和空间艺术要求人手进行的, 其具体内容包括建筑体量、高度、容积率、外观、 色彩、沿街后退、风格、材料质感等,城市设计 导可以对建筑形态的设计明确鼓励什么,不鼓励 什么,及反对什么。
• 土地使用设计过程有三个步骤:
第一,根据基本目标和预先的分析研究,建立 土地开发设计的特定目标; 第二,为所需要的土地使用建立特定标准,特 别应注意实施的可行性和使用的充分性; 第三,规划设计,依据目标和标准确定土地使 用格局。
第二章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构成
3.1土地使用
• 在城市设计中,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 3.1.1土地的综合使用 3.1.2自然形体要素和生态学条件的保护 3.1.3基础设施
第二章 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构成
第二章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构成
城市空间要素和景观构成的设计大致如下: (1)土地使用 (2)建筑形态及组合 (3)开放空间 (4)步行街区 (5)交通与停车 (6)使用活动 (7)保存与改造 (8)城市环境设施和建筑小品 (9)标识
第二章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构成
3.1土地使用
第二章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构成
3.1.1土地的综合使用
土地的综合使用——即特定地段中各种用途的 合理交织,指某块城市用地地界内的空间使用 和占有的情况。
理论上说,设计应尽可能让用地最高合理容限 的占有率保持相对不变,以充分利用城市有限 的空间资源。
第二章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构成
3.1.1土地的综合使用
综合使用的另一含 义是对设计用地进行 必要的凋整,对用地 进行地上、地下、地 面的综合开发,以建 筑综合体的方式来提 高土地使用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