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原理与务实培训课件

管理学原理与务实培训课件


(2) 管理的5项职能
计划 • 预测未来并制定行动方案
组织 • 建立企业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
指挥 • 使企业人员发挥作用
协调 控制
• 让企业人员团结一致,使企业的所有活动和努力 统一和谐
• 保证企业中进行的一切活动符合制订的计划和所 下达的命令
(3) 管理的14条原则
分工
权力与 责任
纪律
统一指 挥
任务一 明晰管理 任务二 认知管理学 任务三 了解管理学理论
任务四 领会管理学原理
任务 目标
理解管理的概念 理解管理的二重性 熟悉管理的基本要素 掌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了解管理学相关理论 掌握管理学有关原理
任务情景
问题:公司制定了责任制度,却又出现责任不清,请分析是什么原因所 致?从人本管理角度分析,应该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2. 对人际关系学说的评价
(1) 历史贡献
(2) 局限性
1 人性假设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
2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3 群体行为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支柱 领导行为理论包括对领导者的素质、领导行 为、领导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是行为科学管
4 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社会系统学派的主要观点
(1) 组织是一个社会协作系统,该系统能否继续 生存,取决于三点
协作的效 果
协作的效 率
协作目标
(2) 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有一个共同的 目标
组织中的每个成 员都有协作意 愿
1.
2.
组织内部有一 个能够彼此沟 通的信息系统
3.
(3) 对经理人员的职能有三点要求
3
• 注重企业整体 素质的提高
结合本学习情境的内容,针对伦迪汽车分销公 司的困境,首先明确了其责任不清的原因在于未明 确每个员工的职责、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其次, 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贯彻“以人为中心”的人本 原理是非常重要的。伦迪汽车分销公司让下属5个非 管理人员参与讨论问题的会议,并没有充分调动大 家的积极性,以致经营两年,税前利润增长不多。
整体性
层次性
(1) (2)
(4) (3)
适应性
目的性
1. 动态相关性原则
2. 整分合原则
3. 封闭原则
三、 效益原理
管理的效益原理是指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都要以实现有效 性、追求高效益作为目标的一项管理原理。
1. 价值原则
2. 投入产出原则
3. 边际分析原则
1
• 推行各种现代 管理方法
2
• 建立经济效 益保证体系
2
1
3
• 员工参与是有效管
• 人是管理系统的 主体要素
理的关键
• 促进人的自由和 全面发展
1
• 树立以人为中 心的观点
2
• 认真地研究 和认识人, 积极地开发
和培养人
3
• 充分调动人的 积极性,发挥
人的能动性
人本原理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任何一 个组织的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都必须以人本原理作为管理的主 导思想,在管理的全过程中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在最大的 限度内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实现 组织目标。
1. 动力管理
物质动力
精神动力
信息动力
2. 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以情感和文化为基础,运用尊重、 激励、引导和启迪等方式进行管理。
3. 人才管理
人才测评
人才管理 能级管理
工作丰富化
详见课本 P25-28
二、 系统原理
系统原理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的观点、 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 化目标,即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 题。
三、 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过程学派又被称为管理程序学派或管理职 能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哈 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纳,代表作是他们合著的 《管理学》。
1. 管理过程学派的特点
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的职能作为研究的对象, 他们先把管理的工作划分为若干职能,然后对 这些职能进行研究,阐明每项职能的性质、特 点和重要性,论述实现这些职能的原则和方法。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应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把管 理工作的主要方面加以理论概括并有助于建立 起系统的管理理论,用以指导管理的实践。
1. 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
1 • 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2 • 决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3 • 在决策标准上,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的准则
• 一个组织的决策根据其活动是否反复出现,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 4 非程序化决策 5 • 一个组织中集权和分权的问题是和决策过程联系在一起的
4
提倡目标管理
2. 对经验学派的评价
经验学派的方法可以说在管理理论丛林中较具特色, 但他们受到了许多管理学家的批评。经验学派由于强调 经验而无法形成有效的原理和原则,无法形成统一完整 的管理理论。管理者可以依靠自己的经验,而无经验的 初学者则无所适从。
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曾经获得诺贝尔经 济学奖的赫伯特·西蒙。决策理论学派是在社会系统学派 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 来的系统理论、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综合运用于解决管 理决策问题,形成了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 方法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1. 理想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07 理性处理组织关系
06
遵守纪律
05
等级严密
04
公私分明
03
管理职业化
02
规范录用
01
分工明确
2. 对理想行政组织理论的评价
(1) 历史贡献
(2) 局限性
二、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乔治·梅奥(George E.Mayo,1880—1949年)原籍 澳大利亚,后来移居美国。1926年,他受聘于哈佛大 学,从事心理学和管理学研究。由于亲身参与和指导 了霍桑实验及其他几个重要的研究实验,在总结经验 的基础上,他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一书。该书详细地论述了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思想, 被人们称为人际关系学说。
规定组织目标
善于使组织成员 为实现组织目 标做出贡献
1.
2.
建立和维持一 个信息联系系

3.
2. 对社会系统学派的评价
巴纳德的组织理论是他的管理理论的基础,他 对组织的定义提出了同传统的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 观点。
一、 人本原理
管理的人本原理是指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都应以调动和 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的一项管理原理。
一、 管理的概念
本书认为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组织环境 下,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 控制等职能活动对其所支配的资源进 行协调,并同他人一道有效实现组织 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 管理的性质
管理有两层含义
一是组织劳动
二是指挥、监 督劳动
管理的二重性 1. 自然属性 2. 社会属性
管理的科学 性和艺术性
1. 2. 3. 4. 5. 6. 7. 8.简述建筑工程监理的性质。
详见课本 P31-32

每一次的加油,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 了下一 次更好 的自己 。20. 11.25 20.1 1.25 Wednesday, November 25, 2020
管理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内容的概括, 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 的理论概括。
计划职能
组织职能
(1) (2)
(4) (3)
控制职能
领导职能
详见课本 P6
五、 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者是指那些在组织中指挥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如 学校的校长、院长,企业的经理、主管,医院的院长、主任及 行政机关中的科长、处长、局长等。他们虽然有时也做一些具 体的操作性事务,但其主要职责是指挥下属开展工作。
管理学的 研究方法
6. 定量分析法 5. 历史研究法
4. 归纳演绎法
一、 古典管理理论
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在工厂进行实地实验, 通过诸如搬运生铁实验、金属切割实验、铁砂与煤粒 铲掘实验等,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工人的操作方法和 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 理,这套管理理论被后人称为“泰勒制”。1911年, 他发表了其代表著作《科学管理原理》。在管理思想 史上,泰勒被誉为是“科学管理之父”。
1. 照明实验
4. 对接线板 接线工作室
的研究
3. 大规模访问 交谈
2. 继电器装 配工人小组
实验
详见课本 P19
梅奥在《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中对霍桑实验进行了 总结,提出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人际关系学说。
1.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
1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
生产效率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及他与周围人的关系
• 1. 科学性 • 2. 艺术性
三、 管理的基本要素
管理的基本要素
管理主体
管理客体
管理目标
管理主体是指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即人们通 常所说的管理者。
组织中的一般 组织中的其他资
成员

1.
2.
与组织的扩张 和发展相关的 人力、财力、 物力、信息和
其他组织
3.
1. 层次性
4. 可考 核性
四、 管理的职能
二、 管理学的特点
1. 综合性
2. 一般性
3. 社会性
4. 模糊性
5. 实践性
6. 历史性
三、 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1
2
3
4
5
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原则 管理方法 管理者及其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