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自检自测(自开)一、单项选择题:1.从现代经济管理的角度看,经济活动有六个要素或六项资源,其中()被看作最根本的资源。
A人力资源 B资本资源 C管理 D信息资源答案:A2.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与()构成了经济活动人口。
A家务劳动人口 B求业人口 C服役人口 D就学人口答案:B3.某人在50年代至60年代是劳模,但到90年代就不一定是劳模了。
这说明人力资源具有()的特点。
A 活动性B 时效性C 复杂性D 变化性答案:B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其中( )为最高层次的需要。
A审美需要 B求知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尊重需要答案:C5.我国现行的劳动年龄规定()A、16—60岁B、男子16—60岁,女子16—55岁C、18—60岁D、男子18—60岁,女子18—55岁答案 B6.下面的()选项对“人力资源总量”的表述是正确的。
A、即人力资源数量B、即人力资源数量×质量C、即总人口-非就业人口D、即国内人力资源+驻外人员+海外留学生答案:B7.人群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泰罗B、孔茨C、巴纳德D、梅约答案:D8.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A个人负担B企业负担C国家统筹D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答案:D9.企业年金是指()A企业年终奖金B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C由企业及其职工依据经济状况自主建立的一项养老保险制度D企业股份答案:C10.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是()A一般应高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B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C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D各地区自己决定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从现实应用的形态看,能力要素包括()部分。
其不同的组合,形成人力资源多样化的丰富内容。
A技能 B心力 C、智力 D知识 E体力答案:ACDE2. 心理学家在分析智力结构时,一般都承认包括()几个方面。
A感知力 B思维力 C记忆力 D组织力 E想像力答案:ABCE3. 从人力资源所具备的能力及其应用的角度看,知识可以分为()。
A事实知识B工作知识C专业理论知识D技能知识E一般知识答案:BCE4.人力资源思想的演进有以下几个阶段()。
A、传统劳动管理时期B、权变管理时期C、泰罗制科学管理时期D、人际关系与行为科学管理时期E、新人际关系与泛人力资源管理时期答案:ACDE5.“技能”一词是()。
A、从事劳动的自动化的动作系列B、劳动能力水平的重要部分C、主要在体力劳动领域D、和“技术”一词的含义相同E、分为一般技能和特殊技能答案:ABE6.影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环境因素包括()项目。
A、技术环境B、经济环境C、科学环境D、政治环境E、竞争对手答案:ABD7.成就需要理论()。
A、分为三个部分B、即马斯洛的社交需求C、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求相似D、由赫兹伯格提出的E、由麦克利兰提出的答案:ACE8.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包括()选项。
A、自尊需求B、行为需求C、自我实现需求D、生理需求E、归属感方面的需求9.人力资源的质量()。
A、包括精神质量和能力质量B、有对数量的较强替代性C、对数量的替代性较弱D、即人力资源素质E、即人的能力素质答案:ABD10. 著名管理学家法约尔认为管理的职能包括()。
A计划 B激励 C协调 D开发 E控制答案:ACE三、判断并改错题1.人力资源的动力性体现在“发挥动力”和“自我强化”两个方面。
(√)2.人的个性,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是个体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西方心理学则把之称为“性格”(人格)。
(×)3.“大五人格”理论把人格分为五个大的因素类别,其中经验的开放性(外向性)主要指有活力、主动性及社交性。
(×)4.霍兰德的人职匹配理论中,企业型(现实型)人格者长于动手并以“技术高”为荣;不足之处是人际关系能力较差。
(×)5.人力资源的地区配置(市场配置),是以人的自身生产成本和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的产出预期为基础,通过供求双方的自由选择而完成的。
(×)6.人力资源规划的双赢性原则是尽量达到组织和员工双方的共同发展。
(√)7. 德尔菲法是一种依靠管理者主观判断的预测方法。
(√)8. 工作分析的主体是组织内部的各个职位,客体是工作分析者。
(×)9. 工作分析是对工作的一个全面的评价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工作分析计划、工作分析设计、信息收集分析、工作分析结果表达等阶段。
(×)10.人力资源招聘是建立在两项工作基础之上的:一是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二是组织战略。
(×)四、名词解释题1.人力资源:答案: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所具备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也称“人类资源”或“劳动力资源”、“劳动资源”。
这种劳动能力,构成了其能够从事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要素条件。
2.需要:答案:所谓“需要”,是指人们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的一种“想得到”的心理状态,通常以对某种客体的欲望、意愿、兴趣等形式表现出来。
答案:组织结构,则是组织在解决分工关系、部门化、权限关系、沟通与协商、程序化五个问题所形成的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框架。
4.人力资源配置:答案:人力资源配置,指的是将人力资源投入到各个局部的工作岗位,使之与物质资源结合,形成现实的经济运动。
5.管理:答案: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五、简答题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答案:1.工作效率和工作定额2.科学选人用人3.实行标准化4.差别计件工资制度5.劳动职能分析6.例外原则管理2.简述情感智力的内容答案:(1)对自身情绪的体察;(2)对自身情绪的把握;(3)对他人情绪的认识;(4)对人际关系的把握;(5)对于自身的要求和激励。
3.需要层次理论答案:马斯洛提出来需要层次理论,常见的是五层次论,但其晚年又将之扩展为更加完全的七层次论。
这七个层次包括:(1)生理需要,即对维持生命所需要的衣、食、住等方面的需要。
(2)安全需要,即希望得到安全保障,以免遭受危险和威胁的需要。
(3)社交需要,即归属感,希望得到伙伴、友谊、爱情以及归属于某一组织的需要。
(4)尊重需要,即自尊心,希望他人尊重自己的需要。
(5)求知需要,即好奇心、求知欲、探索心理和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6)审美需要,即追求匀称、整齐、和谐、鲜艳、美丽等事物而引起的心理上的满足。
(7)自我实现需要,即希望施展个人抱负和有所成就的需要。
上述七个需要层次,构成一个由宽到窄的塔形结构。
马斯洛认为,当某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下一层次的需要就会产生,而已经得到满足的某种需要也就不再成为行为的诱因。
4.工作说明书的主要内容答案:1.工作识别2.工作综述3.工作联系4.工作职责5.工作权限6.工作绩效标准7.工作条件和工作的物理环境8.其他信息5.人力资源招聘的意义答案:1.招聘是组织补充人力资源的基本途径2.招聘有助于创造组织的竞争优势3.招聘有助于组织形象的传播4.招聘有助于组织文化的建设六、论述题联系实际说明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答案: 1.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名职工,作为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主体,有资格依法享有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
劳动者的权利主要包括:参加劳动的权利。
劳动者有权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劳动,有权请求用人单位依法定或合同约定为其安排劳动岗位,并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有权拒绝各种形式的强迫劳动。
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自己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有权获得最低工资保障、工资支付保障和实际工资保障。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劳动者有权获得用人单位提供的符合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劳动条件和接受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进行健康检查;女职工和未成年工有权获得在劳动过程中的特殊保护。
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
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规定为其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项社会保险费,并有权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享受劳动福利的权利,劳动者有权享受用人单位的集体福利设施和社会公共福利设施,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规定的福利性津贴或补贴。
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
劳动者有权利用用人单位提供的条件和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
劳动者的义务包括: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2.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用人单位的主要权利:录用员工方面权利。
用人单位有权按国家规定和本单位需要择优录用员工,还可自主决定招工的时间、条件、方式、数量、用工形式。
劳动组织方面权利。
用人单位有权按国家规定和实际需要确定机构、编制和任职(上岗)资格条件;有权任免、聘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员工进行内部调配,给员工下达生产或工作任务;并对员工的劳动实施指挥和监督。
劳动报酬分配方面权利。
用人单位有权按国家规定制定工资分配办法;有权通过考核或考试确定员工的工资级别,企业还有权制定员工晋级增薪、降级减薪的办法,自主决定晋级增薪、降级减薪的条件和时间。
劳动纪律方面的权利。
用人单位有权制定和实施劳动纪律;决定对员工的奖惩。
决定劳动法律关系存续方面的权利。
用人单位有权与员工通过协议方式,续订、变更暂停或解除劳动合同;有权在具备法定或约定条件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的主要义务有:依法录用、分配、安排员工的工作;保障工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按劳动质量、数量支付劳动报酬;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改善劳动条件,搞好职业安全与卫生。
结合工作实际阐述。
七、案例分析题略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