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练习题、单选题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健那绿染色时,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线粒体内膜某些部位向内腔折叠形成的嵴B.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C.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呈蓝绿色D.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脂肪的检测两实验中使用酒精的目的不同2.关于叶绿体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比类胡萝卜素多,叶绿素合成需要MgB.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C.提取实验中,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D.提取后,用无水乙醇分离色素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正确的结论是()A.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固定不动的B叶. 绿体在细胞中均匀分布的C. 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D.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含线粒体4.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并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I、Ⅱ、Ⅲ、Ⅳ为色素条带)。
据此叙述正确的是(A.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B.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I<Ⅱ <Ⅲ<ⅣC.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D.操作中如果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会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5.将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的七色光投射到水绵上,水中的好氧细菌聚集最多的一组光区是()A.红光和黄绿光B. 红光和橙光C. 红光和蓝紫光D. 黄光和蓝紫光6.选用下列实验材料、试剂或方法,都不能得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① 用18O 供给小球藻证明光合作用中卡尔文循环的途径②用H332PO4 验证线粒体是ATP合成的主要场所③用淀粉酶探究pH 对酶活性的影响④用醋酸洋红液对根尖染色,观察并判断细胞有丝分裂的时期A.①②B①. ③C②. ④D③. ④7.某生物小组利用图1 装置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25℃)下培养某植株幼苗,通过测定不同时段密闭玻璃罩内幼苗的O2释放速率来测量光合速率,结果如图 2 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减弱,暗反应也减弱B. 曲线中t1~t4时段,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点和最低点依次是t1和t4。
C. t4时补充CO2 ,此时叶绿体内C3的含量将增多D. 若t4时玻璃罩内O2的量比t0时增加了128mg ,则此阶段植株积累葡萄糖的量为120mg8.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在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可看到RNA 主要在细胞质中,DNA 主要在细胞核中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 b 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C.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时需要设置对照,正确的做法是: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实验D.酵母菌计数实验中,先将酵母菌培养液滴于血细胞计数板中央,再盖盖玻片9.下列有关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15A.用15N 标记某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B.给水稻提供14C02 ,则14C的转移途径是:14C02→14C3→(14CH20)C.给水稻提供14C02 ,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环境有可能出现14C2H5OHD.小白鼠吸入1802 ,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0,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010.真核细胞中的生命活动过程及场所对应正确的是()A.磷脂的合成﹣内质网B乳. 酸的生成﹣线粒体C. C3的生成﹣类囊体D. RN的A合成﹣细胞溶胶11.把水稻植株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18A. 给水稻提供C18O2 ,可在水稻叶肉细胞叶绿体中找到H18B.给水稻提供H ,在水稻叶肉细胞中找不到C18O218 18C.给水稻叶片提供C18O2 ,水稻根细胞中不会产生含18O 的乳酸18 18D.给水稻提供18O2 并置于暗处一段时间后,在水稻叶肉细胞中找不到含18O 的丙酮酸12.下列关于生长在同一植株上绿色叶片和黄色叶片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两种叶片都能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 黄色叶片不能发生光反应产生ATPC. 两种叶片均不含有类胡萝素D. 两种叶片的叶绿体中都含有叶绿素a13.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卓越贡献。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水,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 分子的结构时,运用了模型建构的方法C.罗伯特森通过光学显微镜的观察,提出了生物膜“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的三层结构D.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14.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内化量表示).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温度(℃)10 15 20 25 30 35 40 45适宜光照﹣12 ﹣17 ﹣23 ﹣26 ﹣35 ﹣26﹣24 ﹣15黑暗+6 +11 +18 +25 +35 +40 +32 +20A. 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的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相同B.在适宜光照下,35℃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C.该实验中,在适宜光照下,30℃时植物体内产生的有机物最多D. 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的形成1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需要将 A 液和B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组织样液B.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理想材料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将会出现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呈黄绿色D.健那绿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16.下图表示大豆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其中A~D 为不同的反应过程,①表不同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A 和过程D 的生物化学反应均发生在生物膜上B.强光时,NADpH的合成速率明显大于物质② 的生成速率C.过程D产生的CO2用于过程B至少要穿过4 层生物膜D.过程D产生的ATP能在过程B 中大量用于(CH2O)的合成17.一般说来,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在夏天光照最强的中午,光合作用反而下降.其原因是()A. 蒸腾作用太强,体内水分不足B酶. 的活性降低C. 气孔关闭,氧释放不出,抑制光反应D. 气孔关闭,CO2 不足18.某科学家用含14C 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
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碳原子转移途径的是()A. CO2→叶绿素→ADPB. C2→O叶绿素→ATPC. CO2→酒精→葡萄糖D. 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19.下列实验中的实验器材或实验方法的使用,错误的是()A. 利用低倍镜可确认细胞染色体组数是否变化B. 利用纸层析法观察四种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CO2 的变~④ 代C. 利用血细胞计数板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D. 利用五点取样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二、综合题20.如图表示某适宜温度条件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1)当光照强度为a 时,A植物的呼吸强度比B植物的呼吸强度___________ ;A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2的速率是 ________ mg/m 2?h;消耗的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 阶段.(2)A和B两种植物,适宜在弱光条件下生长的是____________ ;当光照强度为b 时,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为b 时,A植物照光X小时,然后黑暗12小时,能够使叶片干物质的量和处理前一样.则X= __________ 小时.21.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 四组实验.每缉处理的总时长相同,光照与黑暗处理情况见图所示(A、B、C三组光照与黑暗处理总时长相同).结果是A 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B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M%;C 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D 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l00%.请回答下列问题:(1)光照期间,能进行 ________ (填“光反应”或“暗反应”或“光反应和暗反应”).光下产生的___________ 用于C3 的还原.(2)四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 .实验组是 _________ 组.(3)B组的结果中M 对应数字应为 _________ (填“小于50”或“大于50小于94”或“大于94”).(4)可以判断,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D 组,依据是____________ .22.芦荟具有一种特殊的CO2 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CO2 转化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分解释放CO2 参与光合作用(如图二).而植物常见的CO2利用过程如图( 1)白天,影响芦荟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___________ .( 2)芦荟在夜晚不能合成三碳糖,原因是缺少光反应提供的 ___________ .白天芦荟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 CO 2 来源有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3)在上午 10:00 点时,若突然降低环境中 CO 2的浓度,短时间内芦荟 C 3 含量的变化和常见植物细胞中 C 3 含量的变化分别是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4)芦荟气孔开、闭的特点是对环境的适应,推测其原生活环境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 .从进化角度看,这 种特点的形成是 __________ 的结果.23.如图一表示空气中的 CO 2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净光合作用的影响,图二表示一天 24 小时蔬菜大棚内 CO 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水平虚线为实验开始时大棚内的CO 2 浓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是 __________(3)图二中 A 点所进行的生理反应表达式为 ___________ .(4)图一中限制 N 点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N 点时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 ADP 的运动 方向是 _________ .( 5)某同学做 “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实验后,绘制了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情况 (如图三所示) , 据图分析,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 ___________(填序号),主要吸收蓝紫光及红光的色素是 ___________ . (填 序号)1)图一,图二两图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有图二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2)经过 24 小时后,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此时细胞中能产生 [H] 的部位有(填 “增加 ”减“少 ”或“不变”).据图分析原因 三所示.请据图回24.图 1表示将 A 植物放在不同浓度 CO 2环境条件下, A 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影响的变化曲线,图 2代表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利用至少要经过 __________ 层磷脂分子层.(2)图 1中e 点与 f 点相比较, e 点时叶肉细胞中 C 3的含量 ____________ (填“高”低“”基“本一致 ”). (3)图 2中, p 点 __________ (填“可以”或“不可以 ”)代表葡萄糖,因为 ___________ . (4)在图 2中,假如 C 18O 2作为某一生理作用的原料,则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图中含有18O 的呼吸作用产物的去向是图 3 中的 _________ 途径(用图中字母表示);此时,在基粒上发生的能量转变是 _____________ , 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是 _________ .5)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需时间,将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 NaHCO 3溶液中,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 3,请据此回答.① 该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 .② 从图解分析, c 点以后曲线上行,其最可能的原因应该是 ____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 【答案】 A2. 【答案】 A3. 【答案】 C4. 【答案】 C5. 【答案】 C6. 【答案】 B7. 【答案】 B8. 【答案】 B9. 【答案】 A 10. 【答案】 A 11. 【答案】 B 12. 【答案】 B 13. 【答案】 C 14. 【答案】 C 15. 【答案】 D1)图 1 中,在 e 点时,叶绿体中__________.线粒体中 CO 2 扩散到邻近的叶绿体中被 ADP 的移动方向是16.【答案】C17.【答案】D18.【答案】D19.【答案】B二、综合题20.【答案】(1)强;4;暗反应(2)B;二氧化碳浓度(3)221.【答案】(1)光反应和暗反应;【H】和ATP(2)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不同光照时间处理);ABC(3)大于50 小于94(4)C组只用了D 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 D 组的94%22.【答案】(1)温度、光照强度、水分等(2)ATP、NADPH;苹果酸经脱羧(或分解)作用释放;细胞呼吸产生(3)基本不变;下降(4)炎热干旱;自然选择23.【答案】(1)M,D,H;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H(2)增加;I点CO2含量低于A点,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4)光照强度;温度;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5)丁;甲和乙24. 【答案】 ( 1)从叶绿体基质移向类囊体薄膜;(2)探究 CO 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的影响; NaHCO 3 浓度太大,细胞失水而影响代谢3)3) 不可以;葡萄糖的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4) q ;光能转变为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CO2+H 2OCH 2O ) +O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