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常规要求
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教学常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做好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教学评价和教学总结、研究等工作,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制订教学计划
认真钻研《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构、体系、特点,明确教材总体及各分册的教学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
计划内容包括: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本学期实施教材完成教学目标的设想和措施;教学进度安排(包括对教材内容的调整和补充),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和意见(包括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落实)。
二、备课
1.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每单元、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2.授课前一定要写好教案。
教案应按单元分课时撰写,应反映一课的总体内容:①教学目标;②重点、难点分析;③课时安排;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⑤教学容量、密度和深广度(包括师生互动内容、时间)安排;⑥主要教法、学法设计;⑦提问和课堂训练的设计;⑧板书、课件设计;⑨作业布置(包括拓展延伸的实践性作业和下一节课的预习作业)。
3.要注意预设和生成的平衡,教案设计时要留有让学生质疑和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评价方式的时间和空间,以便教师上课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补充教案。
4.每一单元要有一篇作文教案:写作目标、题目或写作范围;指导重点;具体要求。
5.教师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重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备课形式。
每周有集体备课日,开展口头备课,明确教学任务统一教学进度;每月一次详细备课,要求主备人有原始教案或说课稿,有研讨交流等方式的备课记录,记录中体现主备人的备课思路和其他教师的发言记录,有备课后形成的教案。
6.做好课后小结和分析,写好教后记,课后分析或案例分析中要总结经验,反思失误及其原因,寻找对应策略。
7.备课应适当超前。
三、上课
1.坚持按教学计划开课,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实施教学。
2.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以此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预习内容包括:①利用词典(字典)解决字、词问题;②感知整体(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③找出疑难问题,并能用简单符号做标记;④利用图书、网络和社会调查搜集与新课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⑤做规范的预习笔记或导学案。
3.课堂教学基本要求:①教学目标明确,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注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②教学内容要注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