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植物调查研究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
福田区美莲小学刘玲玲
深圳是一个四季如春的美丽城市,这里有成千上万种花草树木,对于这样一座城市,只是“纸上谈兵”的让学生去认识一些植物,未免太浪费了。
我们决定从了解植物对人类的好处入手,从调查身边熟悉的校园绿化环境做起,让学生从小养成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和探究的方法,增强学生爱绿护绿的理念,争做绿色小卫士。
一、实施对象:二、三年级学生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收集和整理资料,使学生了解校园内植物的品种及数量;了解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以及植物对人类的好处,理解“树木是人类的朋友”;
2、学生亲自动手设计,为校园内的植物制作一张名片;
3、通过活动训练学生归纳与综合的思维能力;
4、通过活动,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学校的绿化出一个点子,给全体少先队员写一封倡议书,让所有的人都行动起来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地球。
三、活动重、难点:
1、怎样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多视角、多角度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与人类生活环境的关系。
2、独立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调查研究方法。
四、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让学生明确“我们需要研究什么”
让学生明确校园植物调查研究的主题及其意义。
让学生明白植物既绿化了我们的生活,也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那么,植物与我们生活环境的这种关系是怎样形成的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主题确定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活动主题的确定,不仅把师生关注的目光投向与己密切相关的事物上,同时作为调查活动的发动者与承担者,该主题赋予了学生在整个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第二阶段:组成研究小组,确立学习方式
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实地调查活动,不仅认识校园内的树木和花卉,了解相关植物知识,同时使自己的观察、比较、归纳能力得到实际的锻炼和提高。
在调查过程中,要让绝大多数同学都有独立观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
组织学生开展成果交流和对观察活动的反思也是重要的一环。
交流可以取长补短,进一步延伸个人的观察点和弥补个人观察的死角,反思可以促进学生不断调节自己的心智方式(包括观察、比较的思维方式以及与人合作共事的方式、态度等)。
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而保证整个活动的有序进行。
第三阶段:“我们点击导师,给导师发聘书”
学生依据自己的评判标准和实际需要点击导师,一方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
热情、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的教师很受学生欢迎。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会碰到一个个问题,遇到一个个挫折,从而会产生一个个需求。
这种需要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深化探究必不可少的要素。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养成学生凡事善于请教的习惯的同时,教师自己得先学会请教,学会充实自己,这样才能使探究活动得于顺利地进行下去。
第四阶段:给树木制作名片,为校园绿化出一个“金点子”
针对大家不认识许多校园植物以及对“我们的绿色太少了”的感叹,我们设计了本阶段的活动:
1、制作小名片
首先请同学们收集有关树木习性、特征的资料,然后加以提炼,制作成小名片,目的是帮助同学们认识校园植物,帮助大家了解校园内植物的基本特征及习性,同时训练同学们归纳综合的能力。
2、出个金点子
首先我们把学校的绿化环境全面了解了一下:校门口庭院的绿化已经很漂亮,不可能再扩展面积,操场旁、墙角边的绿化也基本到位。
通过观察,学生们一致认为,地面上几乎已经没有可利用的空间,不然就会影响师生的活动空
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求学生在不打破整体格局的情况下为完善学校绿化出一个金点子。
看谁的点子富有创意、诗意。
第五阶段:给全校同学写倡议
1、组织讨论:怎样让全校师生行动起来,参与到爱绿,护绿的行动中;
2、学习写一份倡议书;
3、将倡议书利用课间时间分发到各个班级,并利用小广播时间倡议全校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校园,保护我们的家园。
五、调查结果让我们吃惊了
本次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热情, 他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独特的方式完成了活动任务。
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学生自发确定了自己的研究重点,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下午活动课时间在学校导师的指导下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双休日在家庭导师的指导下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
学生在学校进行实地观察,还访问了园林工人,到新华书店查阅资料,有的还上网下载了许多有关植物的资料。
每周五上午的一节研讨课上,组织学生交流,包括研究成果和在研究过程中的体验。
学生用笔记录下数据,写了观察日记,用照相机拍了照片,用摄相机拍了录像,还从网上下载了资料。
他们设计的聘书,深得老师们的喜爱:
他们设计的树木名片,园林工人也觉得格外有趣:
孩子经过亲身探究体验,还赋予校园植物以特殊的意义:“旅人蕉,四季常绿,一种耐干旱的植物,叶子非常有趣,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鱼尾葵,叶子的形状像鱼尾,风一吹,就会像鱼尾巴一样摇摇晃晃”。
他们还在“金点子”中建议学校建“空中花园”和“班级植物角”。
虽然他们的作品、调查的结果、建议并不十分完善,但却是孩子经过亲身体验所得出的结论。
这种认识是学生在身边的生活中自主发现,经过教师的点拨而形成。
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孩子们的学习领域拓宽了,视野扩大了,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了;自主活动、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孩子们的自主性被唤醒了,创造性被激活了;通过活动还培养了他们细心观察、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形成了亲近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