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菌药物在神经外科应用

抗菌药物在神经外科应用


对硬膜外麻醉和镇痛病人进行调查后发现,从硬 膜外导管末端分离出的微生物,依次为凝固酶阴 性葡萄球菌(41%)、金黄色葡萄球菌(35%)、 杆菌(14%)、其他细菌(10%)。
在脑脓肿中,厌氧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
在免疫受损病人的感染 ,真菌相对多见,以假丝 酵母菌属、曲霉、新生隐球菌属引起为多。
开颅手术后感染的时限
早期可发生于手术后48小时~15天内的感 染,
迟者可见于术后数月,通常为急性炎症性病 变。
目前已有共识:一般手术后30天内发生的 感染以及体内植入人工材料(或装置)的手 术后一年内发生的感染,都属于手术后感染。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 中华外科杂志2003.6~2006.7
开颅术后切口感染: 分为浅表感染和深部感染。 球菌来源于术者和患者皮肤,特别是术者手或脸
部及患者皮肤脱屑,在手术过程中污染致病。 杆菌来源于各种冲洗液或引流系统。 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数日后头皮出现红肿。如头
皮下积脓,病人会出现发热,计数增高。需行 穿刺抽吸放出脓(积)液并行细菌培养,一般 不需切开引流
清洁手术:为择期的非急症手术,手术感染率为 2.6%~5%。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 中华外科杂志2003.6~2006.7
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脑脊液鼻漏、耳漏及切口漏可使感染危险性显著增 加;
术后切口外引流; 手术放置异物(如分流管、颅骨修补材料等); 伴有其他部位感染(呼吸道、泌尿系统等感染); 违反外科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持续时间长(﹥4小时)以及再次手术者; 头皮消毒不彻底。
神经外科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
清洁手术 围术期预防用药有减少术后感染的作用,但抗 菌药物不能取代严格的无菌技术、轻柔的手术操作。
应在麻醉后或切开皮肤前给药 卫生部38号文规定:神经外科围术期预防用药品种为一
代头孢、二代头孢,头孢曲松。 手术时间﹥3h ,应追加一次剂量。头孢曲松半衰期长达
7~8h,无须追加。 常规择期手术后不必要继续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若术前已有污染发生(如开放性创伤)或患者有感染高危
常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 葡萄球菌、肠道杆菌
硬脑膜外积脓
一般局限于硬脑膜外腔,如硬脑膜缝合不严, 则感染可能向硬脑膜下扩散。检查可见硬脑 膜外有积脓征象。除抗感染治疗外,应手术 清除硬脑膜外积脓,刮除炎性肉芽组织彻底 清创,必要时需去除受累骨瓣。
脑脓肿
多与脑室引流管和硬膜下引流的放置时间较 长有关。
尚有部分两种细菌混合感染者,例如 需氧菌+厌氧菌、杆菌球菌、杆菌+真 菌。
有报道: 神经外科术后脑膜炎
69%由杆菌引起(70%是大肠埃希菌、肺 炎克雷伯杆菌。不动杆菌属、枸橼酸菌属 和变形杆菌亦常见)。19%由葡萄球菌属 引起。 脑室分流术后感染 75%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少数由杆菌 引起。
许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修订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203
抗菌药物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颅内感染 肺部感染
颅内感染
在国内部分研究中,颅内感染已列为 四大医院感染之一(肺部、泌尿系统、 深部外伤切口、颅内)。 神经外科感染主要有:开颅手术后感 染和外源性脑脓肿,一般都很严重且 预后差。由于很多抗菌药物难以在脑 脊液中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因此治疗
神经外科病区常见病原菌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 中华外科杂志2003.6~2006.7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可来自于自身菌群,也可来自外环境, 包括周围病人或医务人员。 颅脑外伤 侵袭性操作和手术,包括腰穿、鞘内给药、 脑室穿刺、颅脑手术等,手术切口部位的 正常菌群,空气中的细菌和无菌物品污染 的细菌可在操作和手术过程中进入。
医院内感染2/3为革兰阴性菌,
1/3为革兰阳性球菌。
大肠埃希菌
肠道杆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
阴沟肠杆菌
杆菌
产气肠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许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修订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203
神经外科病区常见病原菌
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肠球菌 肺炎链球菌
因素(高龄、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停药时间可延长到 24~48h。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 中华外科杂志2003.6~2006.7
细菌性脑脓肿
主要有三个来源 临近感染灶蔓延而来,如中耳炎、乳突炎、鼻旁窦(主要是额窦、
筛窦)、牙周感染等; 远隔部位感染灶血行播散,如肺脓肿、脓胸、软组织感染、骨髓炎、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 中华外科杂志2003.6~2006.7
细菌性脑膜炎:
与手术室环境欠佳及无菌技术缺陷紧密相关。
病原菌可来自皮肤、手术器械、术中放置脑 室引流管或手术区留置引流管。开颅时鼻旁 窦或乳突气房开放,潜伏的细菌可能成为感强直、精神淡漠。
腹腔感染等。 创伤感染。 常见病原菌 原发性或源自邻近感染:链球菌、厌氧类杆菌、肠道杆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 创伤或手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道杆菌
准确定位诊断和引流是关键,抗菌治疗一般只是辅助治疗手 段。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 中华外科杂志2003.6~2006.7
神经外科手术后感染种类
术后病人发热、癫痫,可及时行或检查。确 诊后可先抗感染治疗,待脓肿局限后或伴有 颅内压增高时手术清除脓肿,并彻底冲洗, 严密缝合硬脑膜。
实验室检查
常规及生化、C反应蛋白 涂片 涂片染色是确诊颅内感染病原体的
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但用过抗菌药物者约 有半数涂片染色找不到细菌,真菌则需取 离心沉淀物涂片多次检查。 脑脊液革兰染色涂片或快速抗原试验可立 即作出病原学诊断。
神经外科手术可分4类
感染手术:包括脑脓肿、硬膜下脓肿、骨髓炎等手 术。术后感染发生率为30%~80%;
污染手术:包括伴有开放性颅骨骨折、头皮裂伤的 脑外伤或头皮裂伤﹥4小时,感染发生率为10%~ 25%;
清洁污染手术:包括进入鼻旁窦或乳突的手术,修 补颅骨骨折或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者,感染发生率 为6.8%~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