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设计素描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48学时适用对象: 室内设计和平面设计初学者考核方式:写生考查、课程简介中文简介:素描(设计素描)是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由于素描在训练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几乎所有的造型艺术门类都把素描列为重要的基础课之一。

素描课程教学主要从传统的素描学习入手,通过对造型的基础知识与规律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现代造型艺术入门,都须经过严格的素描基本功训练,它包括对透视学、投影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也包括对造型的观念、造型的美学原则、造型的诸形式要素和各种艺术表现方法的实践和认识。

因此,设计专业的素描作为设计造型的基础课,着重解决学生的设计意识,图形意识,创造性表现意识和思维理念的形成。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以造型意识为核心,调整传统的绘画素描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设计的发展。

在尊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前提下,以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理解、认识事物并赋予联想。

通过素描的线条、肌理、明暗、空间结构的表现,不仅塑造了对象,而且通过形象的联想、夸张、变形和构图,选择画面主导形象和自由驾驭画面的能力,使画面形成一种具有节奏、韵律、秩序、构成的效果。

从物体的二维图形到三维立体结构的认识。

对物体进行归纳、剖析、置换、创造性地经营画面。

从设计画面到注入全新的创作理念,对物体进行重新组合,合理安排画面,拓展视觉经验的过程,脱离写生对象来组织画面,还可以对物体进行创造,提高学生独立的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们的探索意识,挖掘他们的艺术创新的潜能,对事物各层面的探究。

在绘画表现中采用与常规相悖的手法,以各种材料混合或借用自然肌理的效果,引发学生的创造力,拓展思维空间。

素描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对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进行训练,包括:形体观察能力、形体刻画(表现)能力、形体创造能力,并着重培养学生在造型方面的意识形成,培养学生的画面构成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的审美,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的:造型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传统素描造型能力(明暗、体积、结构)的提高,审美意识的引导,设计意识和理念的培养,创造性表现意识和思维理念的形成。

激发造型意识,训练造型能力,提高造型手段;2、利用素描去实践形象的组成,探讨形象产生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基本的造型要素,并运用造型方式对形式语言表现手段更深一步的研究;3、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基础练习第一节素描基本功练习(一)、目的与要求1、1、掌握和理解素描的概念。

2、掌握线条表现手法,对素描工具灵活运用。

3、了解素描基础框架:构图、透视、比例、观察、光影、体积、结构(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1)、素描概述、素描工具材料、练习线条。

以造型意识为核心,调整传统的绘画素描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设计的发展。

在尊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前提下,以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理解、认识事物并赋予联想。

通过素描的线条、肌理、明暗、空间结构的表现,不仅塑造了对象,而且通过形象的联想、夸张、变形和构图,选择画面主导形象和自由驾驭画面的能力,使画面形成一种具有节奏、韵律、秩序、构成的效果。

工具材料:笔类:铅笔木炭÷钢笔等。

其他。

初学画面弊病:花脏乱腻等。

(2)、形体观察以及观察的新方法(整体性)、理解形体、素描语言表现。

A:形体观察——整体性观察方法:判断形体的整体性特征,由外轮廓向内结构的延伸,掌握形体的动态特征和形体之间、形体内部结构之间的比例。

观察的训练是脑和手的协调性练习,在观察中把握的原则:整体与局部、分析与综合、比例与结构,特征与轮廓,对比观察的原则。

B:形体结构——形体乃是有“形”——物体之外形,轮廓,形态."体"——体积,体量,结构,形可以离开体而存在,而体不能脱离形而显现.形不回因光线变化而变,体则受光影影响.C:形体比例:结构的准确依赖于比例的准确,比例的准确依赖于对比的运用。

D:形体明暗:光影变化影响形体明暗变化,光影调子十表现形体体积的重要手段:三大面五调子。

E: 质感量感空间感F:形体透视:a:透视基本知识点:视域,视平线,画面,心点,余点,天点,地点。

平视,仰视,俯视。

b:平行透视,成角透视。

G:素描语言:表现素描或者表达素描的独特方法系统(技法系统)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素描的语言特征;传统素描的基础框架:构图、透视、比例、观察、光影、体积、结构;形体。

素描的语言特征单纯,简单明了,直指形体表达.素描的表达也是个体对形体的体验,沿袭西方传统素描造型,力求把握:构图、透视、比例、观察、光影、体积、结构;形体等.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学会整体的观察方法并养成素描的整体性思习惯。

对素描的造型语言能够掌握并利用。

重点:科学观察方法的养成对素描的表达尤为重要,看_即观察,是在大脑控制分析下的对形体的看.(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1. 掌握形体的相关概念和定义。

2. 练习线条,利用线的变化突出形体的变化和节奏,熟练使用素描工具。

3. 试着练习形体,加强线的表现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课堂实践,教师示范法第二节石膏形体写生素描练习(一)、目的与要求几何形体是组成所有复杂形体的基本元素,学会观察和认识几何形体,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对形体的观察分析表现能力,并逐步从几何形体的表现中学习形体的明暗光影体积等的变化。

激发学生造型意识.通过教学使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上对形体结构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能指导写生;(二)、教学内容1. 避免初学画面弊病。

2. 主要内容:以简单几何形体为训练单元,进行结构÷光影÷透视等方面的训练,侧重于对形体的观察,着重分析性,分析形体的结构和关系。

形态形体结构的分析要求学生对形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观察,用几何形体研究方法分析复杂形体结构,观察与理性分析并重,在形体之间寻找其关系.3.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几何形体;结构;形体结构;关系。

几何形体: 立方体圆球圆柱体连贯体柱头几何形体的组合等。

柱头形式:多利克式爱奥尼式科林斯式。

结构:形体的内部框架,包括个部分的组合与穿插、衔接、次序关系等。

结构分类:自然结构(物的生长),工业造型结构,运动结构,静态结构等。

结构的理解:(1)、从解剖学的角度理解。

(2)、从视觉触摸的角度理解。

(3)、从眼睛观察到的客观结果理解。

结构的表现:(1)、抓物象突出的点留心与周围突出点的距离并找到表现这种距离的结构关系,最终表现在画面上即“堆起”一个部分和“掏空”一个部分的大起大落的表现(2)、正确理解结构间——形体的组合复杂形体的结构(突出点之间)的关系:A、运用解剖和透视知识B、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的客观结果。

关系:形体内部、形体与形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即它们在画面上的前后、主次、虚实、轻重、交错、重叠等.__在对比中求均衡,在统一中找对比.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感性观察、理性分析,能分析由几何形体组成的物体的形体内在结构和关系以及形体之间的关系。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1. 完成明暗调子素描(单个结合形体几何形体的组合)1—3 幅。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课堂实践,教师示范法。

第二章形体练习(石膏几何体写生)第一节、形体多样化的认识与练习(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对形体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对现代艺术的新认识,从而理解和分析形体的内在结构,学会由繁到简的表现形体。

运用明暗表现手法表现形体的结构和体积。

在现在绘画与设计创作中,我们发现大量的创作手法与表现形态与传统的绘画形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着主要是因为当用绘画表达我们的主观感受时,不同的意识形态存在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因此,将自然形态简化,将原由的次序打破,将创作者的主观认识和表现情感代替,将会带来全新的画面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被释放出来了.(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从物体的二维图形到三维立体结构的认识。

将所观察三维客观形体客观地再现于画面:空间体积感光感等的表现手法。

对物体进行归纳、剖析、置换、创造性地经营画面。

从设计画面到注入全新的创作理念,对物体进行重新组合,合理安排画面,拓展视觉经验的过程,脱离写生对象来组织画面,还可以对物体进行创造,提高学生独立的设计能力。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形体多样化、发散思维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发散性思维、对形体展开想象与造型能力(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1)、利用明暗手法表现形体的空间体积感光感等,并能较好地处理好画面的各种关系。

(3)、完成形体多样化练习作业4-6张(形体结构分析与表现)(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讨论法,作品赏析法,课堂绘画实践法,教师示范法。

第三章形体演化练习(穿插石膏几何体明暗练习)(一)、目的与要求图形作为视觉传达的最重要的信号,在设计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设计的基本元素是图形,以图形来表达设计理念。

将图形作为一个单独的章节进行教学旨在让学生在素描的练习中不断体会和领悟到图形的实践意义,并逐步提高对图形的观看与表达能力。

可为艺术、园林设计专业提供帮助。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图形语言符号:1、主要内容:图形语言的直观性为受众提供形象性的符号,在设计专业教学里,图形语言也是一种表达的符号系统.在设计作品中,图形与文字语言还是存在差别的,图形语言符号要求具有明识性\典型性等特点.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图形语言(结构,明暗,质感,空间,节奏,秩序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理解图形语言.第二节:画面语义练习1、主要内容:假设把画面存在的各种符号看作是文章中的字词句的话,文章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语境,所谓语境是指:语言赖于生存、运用和发展的环境,它制约着语言,决定着语言的命运.这种环境在设计的画面里同样存在.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传播学,语言学,画面语义,语境,图形命题。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把握画面语境,并对文字语言进行图形语言的转换。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1)、课堂完成:素描写生作业1—2 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授,课堂实践,教师示范。

第四章图形关系练习(石膏几何体组合写生)(一)、目的与要求现代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区别在与,前者注重重构成画面的新关系,建立画面的新秩序,而后者相对比较在乎感性层面的认识和表达.通过石膏几何体的写生组合,使学生能在画面中安排好形体与形体的相互关系,处理好画面的主次虚实关系,能将画面的要素作新的构成安排,并很好地利用这种关系于今后的作品练习中。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组合写生1、主要内容文字语言偏向于抽象,图形语言偏向于直观和形象,利用他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做相应练习,可以强化学生的图形想象能力.在有明确目的性或明确命题的设计创造中,我们不仅要用元素来构成画面,而且要从众多的元素中提炼,筛选出最合适的图形来进行组合.这种组合的过程不仅要考虑形式的问题,还要考虑画面符号之间的关系问题.(1)、中国传统绘画画面中"黑"与"白"的经营.(2)、设计作品的构成关系分析.(3)、几何体组合的秩序,节奏等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