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中的担架梯
现在电梯轿厢一般在1.4米,井道深度2.2米,候梯厅深度1.8米就可以了。
而医梯的轿厢深度最小为2.4米,候梯厅又不能小于轿厢深度,又要加大不少。
差不多要增加1米多。
专门供住宅使用的小进深单架电梯.......
各个电梯公司给的都不一样,我看了下日立电梯给过一个数据最小:井道进深2500,宽2300.轿厢进深2000,宽1200
我追问一个问题:
这个担架电梯到底是按普通住宅电梯考虑呢,还是按医梯考虑?规范为何不明确呢?
如果按医梯考虑,根据《通则》表6.8.1,那候梯厅的深度就是1.5B 了。
医用:1000kg的,洞口:2100x2800,轿厢外尺寸1150x2400 1600kg的,洞口:2400x3000,轿厢外尺寸1450x2600
这种担架叫铲式担架,
是急救车上的标准配置,可伸缩,最长到两米二,最短到一米六,就算缩到最短依然不能够在电梯中平放。
在实际接诊过程中,急救人员就曾遇到过病人家属提前雇搬家公司把病人抬下高层的真实事例。
根据现行住宅电梯标准:载重量为320公斤和400公斤的电梯,轿厢只允许运送人。
载重量为630公斤的电梯,轿厢允许运送童车和残疾人员乘坐的轮椅。
载重量为1000公斤的电梯,轿厢还能运送家具和手把可拆卸的担架。
而我们住宅小区的电梯基本都是载重1000公斤以下的电梯,担架是不能平放的。
如果碰到骨折或心血管急症病人,用不上担架或只能靠搀扶或背送下楼,很容易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并且延误了最佳救治时间。
对此,北京市政协委员沈小红认为,高层住宅应完善电梯配置,方便抬担架运送病人,并将此列入北京新建高层建筑的强制性规范。
铲式担架
是由左右两片铝合金板组成。
有别于一般的担架,它可以分别将两块板插入到病人身体下面,
扣合后抬起。
最大限度的减少在搬运过程中对病人造成的二次伤害。
担架有4档拉伸设计,并且分别在4个点位有卡槽起固定作用。
有效作用长度分别有
197.5 cm,185.5 cm,173.5 cm,161.5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