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书法的认识.ppt

中国书法的认识.ppt


中国文化之书法
• 中国汉字主要有8大字体,即甲骨文 ﹑金文﹑大篆 ﹑小篆﹑隶书﹑楷书﹑ 草书﹑行书 。后来很多书法家自成一 体,最出名的有毛泽东的毛体。我们 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字体
中国文化之书法
•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 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 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 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 文字”、“殷契”,是殷商 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 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 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 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 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 (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 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 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 段时期。
中国文化之书法
•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 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可作榜样,故名。始于东汉。 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 (欧阳询)、“虞体”(虞世 南)、“颜体”(颜真卿)、 “柳体”(柳公权)、“赵体” (赵盂附)等。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 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 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 锺繇的《宣示表》(左图)、 《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 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 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 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 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 毛体书法是以行草为 主,布局严谨,用笔恣 肆,浑然天成,遒劲刚 健,纵逸奔放,大气磅 礴,刚劲挺拔,苍劲有 力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 书法艺术。毛泽东的狂 草也是毛体书法极其重 要的组成部分。毛体书 法章法纵横驰骋,笔墨 潇洒淋漓。
中国文化之书法
• 字是人的第二面容,是社会交往的见面礼,是学习、工 作的实力和优势写一手漂亮的字,是每一个人的心愿, 也是每个现人步入社会的最基本、最直接乃至最重要的 自我推介和名片。有些人尝试着把自己的字练好,但每 一次都失败了,因为他们缺少恒心和心静两个方面。我 认识一个我们学校的一个后勤部人,他坚持每天练字, 尽管时间不多,他却有这颗心,也是最值得我们去学习 的地方。
中国书法
弘扬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 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 采。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 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 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 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中国黄河中游的"仰韶 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仰韶文化因1921 年首先在河南绳汕仰韶村发现而得名的。近40余 年,又陆续有许多发现。
中国文化之书法
大篆西周后期,汉字发 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 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 点:一是线条化,早期 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 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 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 动;二是规范化,字形 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 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 了方块字的基础。大篆 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
中国文化之书法
•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 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 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 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 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 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 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 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 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 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 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 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 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 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中国文化之书法
• 行书:介于楷书、 草书之间的一种字 体,可以说是楷书的 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它是为了弥补楷书 的书写速度太慢和 草书的难于辨认而 产生的。笔势不象 草书那样潦草,也 不要求楷书那样端 正。楷法多于草法 的叫“行楷”。草 法多于楷法的叫 “行草”。行书大 约是在东汉末年产 生的。
中国文化之书法
中国文化之书法
• 中国也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 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 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 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 “文房四宝”特指诸葛笔、徽州李 廷圭墨、澄心堂纸,江西婺源龙尾 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 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 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 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
中国文化之书法
• 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形成于汉 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本上演 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 分。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 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 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 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 《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 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 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 草、狂草的书法作品。代表作如张 旭《肚痛》帖、怀素《自叙帖》。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 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 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 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 汉末,张芝变革“章草”为“今 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 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 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 练好字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握笔,第二恒心,第三细 心。 • 练字不仅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境界,要达到境界必须 付出努力。
大学两年过去了,无论你我是否有误会,让我们一笑而 过,也让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最后祝福大家找到自己心 中的那个她(他),也许就在你面前,请你不要错过她 (他)。因为大学渐渐的离我们而去 。也希望你们找到 好的工作,前程似锦。杨立强敬上! ! !
中国文化之书法
•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 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 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 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 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 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 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 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 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 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 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 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 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 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