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虎门销烟》课文相关知识鸦片鸦片,俗名大烟,又叫阿芙蓉,由罂粟果内乳汁经干燥制成,为棕色至黑色的干膏状块,有特殊气味。
盛产于孟加拉登第,这种东西本来可做药品,自明代起纳税进口。
后来鸦片变成了一种可供吸食的毒品,一旦成瘾,痛苦万状,身心俱损。
鸦片是用罂粟的汁液提炼而成的麻醉毒品,人们一旦吸上了瘾就很难戒掉。
天长日久,会使人骨瘦如柴,精神萎糜,如同废人。
在英国国内,买卖鸦片属于犯法行为。
但为了赚钱,英国却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1773年,英国政府给予东印度公司鸦片专卖权。
1793年,又给东印度公司制造鸦片的特权。
东印度公司利用这些特权强迫印度农民种植罂粟,低价收购,制成鸦片后由专卖局在市场上高价拍卖给鸦片贩子,让他们走私到中国。
自1800年起,鸦片开始大量输入中国。
据不完全统计,在十九世纪最初的二十年中,英国每年平均自印度向中国输入鸦片四千余箱(每箱50至60公斤)。
三十年代迅速增加,到1838-1839年激增至三万五千五百箱,鸦片占当时英国输入中国货物总值的二分之一以上。
鸦片在当时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英国鸦片贩子及东印度公司从中获得惊人的暴利。
英国最大的鸦片贩子渣甸(W.Jardine)在给他的朋友的信中承认,每箱鸦片的毛利可高达一千银元。
1800年到1840年,英国偷运进中国的鸦片不下42万箱,从中国掠走的白银至少在3亿元以上。
白银源源外流,使清朝财政陷入了窘境;又由于许多文武官吏也吸食鸦片,更给清朝统治带来严重威胁。
虎门销烟的具体方法从前是将鸦片拌上桐油架锅燃烧,但烟膏油常常浸入沙土,若被挖出,仍能炼出膏油,费时且不彻底。
巨量鸦片难用此法。
林则徐从广东香山(今中山市)县令田溥那里学到了可行的销烟办法:鸦片最怕盐卤和石灰,因此在虎门海滩高地挖掘两个纵横各15丈的大池,池底平铺石板,由沟道放水入池,然后撒入盐巴,投入切开的烟土浸泡半日,再投入生石灰,池内立即沸腾、翻滚,烟土变成渣滓,不能再收合成膏。
待海水退潮,启放涵洞,使烟渣退潮入海。
林则徐请客(故事)林则徐五十三岁那年,道光皇帝派他到广州担任湖广总督,负责查禁鸦片烟。
一些外国人,总想找机会摸摸林则徐的底细。
一次,英国领事查理设宴,邀请林则徐参加。
宴会快结束时,送上来的最后一道点心,是甜食冰淇淋。
那时候,冰淇淋还罕见。
林则徐见冰淇淋冒着气,以为很烫,送到嘴边,还用嘴吹了吹。
这一来,在座的外国人便趁机哄笑起来。
林则徐受到侮辱,心里非常生气,但是他压住怒火,似乎毫不在意地说:“这道点心,外面像在冒热气,其实是冷冰冰的。
今天,我算是上了一次当。
”过些天,林则徐在总督府设宴请客,回敬上次参加宴会的那些外国人。
宴席上,端上来的一道道中国名菜。
那些外国人,一个个张大嘴巴狼吞虎咽。
他们一边吃喝,一边赞不绝口。
酒足饭饱之后,有个外国人说:“中国菜,好吃得没话可说,只可惜少了一道甜食。
”“有!”林则徐便吩咐道:“上甜食!”话音刚落,一盆槟榔芋泥端上来了。
外国人见是甜食,便举起汤匙,兴冲冲地舀着往嘴里倒。
这一下,可够那些外国人尝的了。
他们“啊——”,“啊——”,嚷成一片,喉咙里比卡着鱼骨还难受。
他们有的挥起手,想伸进嘴巴里抓,有的按住嘴,泪水直淌。
一个个洋相出尽,狼狈不堪。
林则徐不动声色,若无其事地说:“这是我家乡福建的名菜,叫槟榔芋泥。
这甜食,看上去外面冰冷,内里却滚烫非常,正好和似热实冷的冰淇淋相反。
吃的时候,性急不得,性急了就要烫了喉咙!”外国人瞪圆了蓝眼睛,个个呆若木鸡。
他们这才感到林则徐不是个好对付的中国官员。
成才佳话(故事)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一名教员。
他看到官府腐败,民不聊生,心情非常沉重,常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人品学问,需自幼奠基。
”因此,在林则徐四岁的时候,父亲把他领进了私塾“旁听”。
林宾日善于运用讲故事、打比方、举例子等方法教育小则徐,他经常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父亲也总是耐心地解答。
有一次林则徐给父亲背诵《诗经》中的《硕鼠》一诗,刚背完,就仰起脸严肃地向父亲发问:“爹,硕鼠是什么东西呢?”“硕鼠就是大老鼠。
”“那写大老鼠干什么呀?”林宾日觉得这正是对儿子进行品德教育的好机会,便深入浅出地给独生子解答:“这种大老鼠不劳而获。
农民辛勤耕作,它却坐享其成,你说可恨不可恨?”“该除掉这些不劳而获的大老鼠!”父亲进一步教育儿子:“一些贪官污吏巧取豪夺,鱼肉百姓,就像这些大老鼠。
”“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治治这些大老鼠!”儿子大声说道。
林宾日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在言行方面注意给独生子树立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林宾日很节俭,但亲朋、邻居有困难时,他却总是解囊相助。
父亲经常告诫儿子:“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
”一次,一个土豪用重金想走父亲“后门”,为其保送文童,被父亲严辞拒绝。
父亲说,花自己劳动挣的钱踏实,花不干不净的钱可耻。
父亲的言传身教在林则徐幼小的心灵里转化成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后来,林则徐做了官,仍像他父亲一样清廉、耿直、作风正派,公正无私,了解民情、同情百姓疾苦,保持着不屑与贪官污吏、谗佞小人为伍的高风亮节。
缅怀伟人为弘扬、纪念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的丰功伟绩,由中国著名天文学家陈建生倡议,经国际天文学会批准,北京史密德(CCD)行星项目组于一九九六年六月七日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将命名为“林则徐星”。
“林则徐星”的命名,不仅反映了中国天文学家对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的崇敬和爱戴,也反映了国际天文组织对林公伟业的肯定。
2.国际禁毒的先驱——林则徐玄孙谈“虎门销烟”在世界近代史上,曾经被毒品害得最苦的民族,可能要数中华民族了。
因此,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被历史学家普遍看作是国际禁毒事业的开拓性壮举。
“国际禁毒日”前夕,记者走访了林则徐的嫡系玄孙、我国著名外交家凌青。
谈起先祖林则徐,凌青的景仰之情溢于言表。
论及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鸦片战争,就不能不提及林则徐的伟大历史影响。
各国史学界浩繁的论著中,都对林则徐的历史地位作过应有的评价。
就连当时作为敌国的英国,也在伦敦蜡像馆树立过林则徐的蜡像。
原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曾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开始日“6月3日”定作“国际禁烟日”加以纪念。
因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数量之大、时间之长,在世界史上都是空前的,而其影响之深远,更是前无古人的。
凌青介绍说,虎门销烟,并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将查获的鸦片付之一炬。
因为如果只是简单地将鸦片焚烧,烟毒会渗入土中,不法之徒会挖走烧过的焦土,仍可再提炼,供烟客吸食。
为此,林则徐在虎门特制了销烟池,将鸦片倒入池内,再加进石灰水等溶剂,使鸦片起化学反应而失效。
最后,将池中的废弃物倾入大海。
因销烟池容量有限,销毁两万多箱(100多万公斤)鸦片,共耗时23天之久。
林则徐的受命禁烟,是在外临强敌,内对奸臣的两面夹攻背景下进行的。
在这一严峻的历史关头,他置个人生死荣辱于不顾,表现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无畏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敢于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
他的业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前赴后继地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而殊死斗争。
凌青说,在虎门销烟这一历史壮举过去100多年后的今天,国际禁毒斗争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1990年联合国将本世纪最后10年定为“国际禁毒十年”,足见问题的严重程度。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和我国国务院总理*指出的,现代社会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单独根治毒品问题,必须加强国际禁毒合作。
为此,作为国际禁毒先驱林则徐的后代和中国资深外交家,凌青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呼吁,由联合国出面召开一次世界禁毒问题各国首脑会议,以便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更有效地加大打击力度,以尽早实现世界各国人民根除毒患的宏愿。
3.第一次鸦片战争经过简介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转折点。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开始把鸦片大量输入中国。
到了十九世纪,鸦片输入额逐年增多。
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抵消英中贸易方面的入超现象,大力发展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贸易,以达到开辟中国市场的目的。
十九世纪初输入中国的鸦片为4000多箱,到1839年就猛增到40000多箱。
英国资产阶级从这项可耻的贸易中大发横财。
由于鸦片输入猛增,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并使吸食鸦片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受到了极大的摧残。
如不采取制止措施,将要造成国家财源枯竭和军队瓦解。
于是,清政府决定严禁鸦片入口。
1839年3月,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通知外国商人在三天内将所存鸦片烟土全部缴出,听候处理,并宣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克服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不法烟商的阻挠、破坏,共缴获各国(主要是英国)商人烟土237万多斤,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面对清政府的禁烟措施,英国资产阶级特别是其中的鸦片利益集团,立即掀起一片侵华战争叫嚣。
英国政府很快作出向中国出兵的决定。
1840年6月,侵华英军总司令懿律率舰只40余艘、士兵4000多名,陆续到达中国南海海面。
6月28日英舰封锁珠江海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正式开始。
7月初,英军侵占浙江定海,8月初到达天津大沽口外,直逼京畿。
道光皇帝害怕了,连忙撤去林则徐的职务,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
年底,琦善在广州与英国侵略者谈判。
英军却于1841年1月7日突然在穿鼻洋发动进攻,攻陷沙角、大角炮台。
1月中旬,琦善被迫答允英国全权代表义律提出的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开放广州等条件。
琦善私允英军条件,违背了清廷的指示精神,后来受到严惩。
但在26日,英军却不待中国政府同意就占领香港。
清政府得知沙角、大角炮台失守后立即对英宣战。
2月下旬,英军攻陷虎门炮台,水师提督、爱国将领关天培与守军数百人壮烈牺牲。
5月,英军逼近广州城外,清军全部退入城内。
下旬,新任靖逆将军奕山向英军乞和,与英国订立了可耻的城下之盟——《广州和约》,规定由清朝方面向英军交出广州赎城费600万元。
英国政府不满足义律从中国攫取的利益,改派璞鼎查为全权公使,增调援军,扩大侵华战争。
1841年8月下旬,璞鼎查率英舰自香港北犯,26日攻陷厦门。
9月英军侵犯台湾。
10月攻陷定海、镇海、宁波。
1842年5月,英军继续北犯,6月攻陷长江口的吴淞炮台,宝山、上海相继失陷。
接着,英军溯江西上,8月5日到达江宁(南京)江面。
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命令盛京将军耆英赶到南京,于29日与璞鼎查在英国军舰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到此结束。
与清朝统治者相反,沿海各地人民始终坚持了反对侵略的斗争。
1841年5月广州北郊三元里一百零三乡人民群众围歼英军的战斗,是人民群众自发抗英的高峰。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外国资本主义从中国得到了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