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3)三、降水井设计概况 (4)四、施工部署 (6)五、施工工艺 (9)六、质量标准与质量保证、技术管理措施 (12)七、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及环境保护措施 (14)八、附图 (17)降排水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设计文件本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纸;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主要现行施工规范、规程、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建设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程》DB29-113-2004 1.3国家、地方主要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年3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004年2月1日起实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5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津公告第5号《天津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津公告第53号《天津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定》津政令第71号《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津公告第5号《天津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津公告第53号《天津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定》津政令第71号《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标准》建质安[2004]1511号1.4其它文件我公司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及文明施工管理规定,我公司的企业标准,国家工法和我公司工法。
二、工程概况2.1工程建设概况工程名称:第一小学体育馆食堂改建工程工程地点: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西邻南海路,南靠第三大街建设单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基本建设中心设计单位:天津市新型建材建筑设计研究院管理单位:天津成套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建环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2工程建筑概况建筑概况表2.3结构设计概况结构设计概况表2.4.1 场地标准冻土深度:0.6m;2.4.2 地下水埋深:2.1~2.4m;2.4.3 地下水质:地下水对混凝土有弱腐蚀性,干湿交替条件时,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中等腐蚀性。
三、降水井设计概况3.1现场勘查本工程地基为学校旧房基础,地下给排水、雨污水管网众多,原地基灌注桩在拟建体育馆地基下,现场先开挖了四个探测点,2014年9月29日上午,管理公司协调设计单位,会同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现场开挖的四个探测点进行勘查情况如下:3.1.1原建筑拆除的地基内存在很多建筑垃圾:如大直径混凝土块、旧灌注桩桩头、旧房基础块等。
上述问题造成现场打桩困难,如不清除上述障碍物将会严重影响桩基工作的质量。
3.1.2基槽内水位呈饱和状态,从南侧、东侧、北侧探测点边坡观察,水直接从坡面向外渗漏并呈流淌状态,几分钟内水位基本上升到地表面下500mm左右标高处,尤其是南侧两个探测点内水量大而且发臭,现场初步断定为城市地下给排水、雨污水管道渗漏的储藏水。
3.1.3 9月30日下午对现场开挖提供的四个探测点内的原建筑旧桩头进行了观测,观测结果为旧桩头顶标高为-2.9m,低于本工程设计基底标高0.55m,本工程设计基底标高为-2.35m。
经设计单位、管理公司、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现场协商,拟处理措施如下:(1)增加降排水措施,先把渗漏水降到基础垫层标高以下500mm处。
(2)然后把基础内原建筑拆房时的基础垃圾和回填土方全部开挖外运,开挖深度至原建筑基础桩顶面标高处,并露出50mm左右桩头。
(3)依据拟建体育馆新坐标,进行预制方桩打桩的定位放线,使新桩位与旧桩平面重合,然后由设计单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新桩位修改和相关处理措施的设计。
3.2降排水井、管道设计与布置3.2.1本工程基坑周边增加13口大口井降水,井径700mm,管外径400mm,降水井井深8m。
降水井采用无砂混凝土井管,无砂混凝土井管滤料采用3~7mm等粒径中粗砂或无粉碎石屑。
3.2.2降水井布置,南侧3口、东侧5口、北侧4口、西侧5口,共计12口。
降水井布置在各边土方开挖边坡外300~500 mm处。
3.2.3排水管道布置,沿基坑周边降水井布设直经300mm的PVC排水管道,降水井排水管插入PVC排水管道三通开口内排水,排水管道接入市政雨污水井或管道排出。
降水井与排水管道布置见附图:《基坑降水井平面布置图》3.2.4基槽土方整体大面积开挖,待降水至基础垫层以下500mm处方可进行。
垫层及基础施工过程中采用纵横向盲沟连接集水坑进行基槽平面上或下雨积蓄水的排水,盲沟深宽400×400mm。
基础内周圈设300mm×300mm排水明沟,盲沟与排水明沟连接,排水明沟每隔15~20m设一个600mm×600mm×1200mm深集水坑,集水坑内水采用水泵抽排到基坑上面的300mm的PVC排水管道内,由排水管道接入市政雨污水井或管道排出。
3.2.5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置、安装排水设备。
3.2.6用水泵将大口井中所滤地下水抽汇至排水管。
3.2.7区内排水口与市政排水口之间加设沉淀池,排水管所汇集的地下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排水管道排走。
3.2.8降排水井、管道设计见附图:《降水井构造图》四、施工部署4.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责4.1.1组织机构为顺利完成降水井施工任务,保证降水井施工质量和降水井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降水井施工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并明确领导小组的岗位责任、职责。
降水井施工质量、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如下:组长:王卫国副组长:姜志龙组员:孙清林、薛文华、鹿现彬、沈云龙、郭大祥、刘志虎4.1.2 管理职责组长:负责降水井施工期间质量、安全全面协调与领导工作。
副组长:降水井施工前质量、安全措施计划的制定,降水井施工期间的质量、安全防护检查与监控等。
组员:降水井施工前定位放线、标高抄测,施工过程中降水井深度检测与校核,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检查监控。
降水井成井后的验收及资料确认、收集、整理等。
施工用材料、机械供应计划,施工前施工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等工作。
4.2 施工管理目标与计划4.2.1工程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合格;4.2.2 安全施工目标:杜绝重伤及死亡事故,杜绝重大机械事故、火灾事故,轻伤控制在1.0‰以内。
4.2.3 文明施工目标:争创天津市文明施工工地;4.2.4 工期目标计划降水井总口数为13口,平均每天投入1台钻机,每台钻机每天约完成4口,约需4天完成。
打井工期为2014年10月17日至2014年10月19日,计划在2014年10月26日前将水位降至基础垫层以下500mm以下。
4.3施工准备4.3.1现场、环境、交通准备本工程地处天津开发区第三大街,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高,应合理布置总平面图,使工程具优良好的施工环境,严格按天津市文明工地标准进行规范化布置完成以下工作:(1)与交通、电力、市政、煤气、自来水、电信、城管、公安等部门建立联系,以便及时沟通协调。
(2)搭设临建,设置堆场,布置施工机械。
(3)布置施工临水、临电,在现场四周设置2个配电箱,施工用水在场地设置2个水池。
4.3.2技术准备(1)组织操作人员熟悉图纸,了解工程特点和工艺要求,进行岗前技术培训。
了解和掌握新工艺、新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规范。
(2)熟悉工程场地情况,收集施工需要的各项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运输道路、临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电缆、地面上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和堆积物状况,供水、供电、通迅情况,防洪排水系统等,以便为施工规划和准备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数据。
(3)要做好测量、定位、放线和设置控制网工作。
井位平面图确定后,根据桩基工程的轴线施放降水井井位,使用桩基施工用的±0.000标高。
(4)依据现场内的标高点,测量护筒标高,依照施工图中提供的井位护筒标高及井底标高确定钻孔深度,将每一口井的相应控制指标写在钻机的标示牌上。
(5)实行三级交底制,即:技术部对工程部进行方案交底;工程部对分包工长、班组长进行交底;分包工长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4.3.3材料准备(1)根据总体进度计划,预先根据图纸估算工程量。
(2)材料进场经专人验收,不合格材料不准入场。
(3)在材料使用中按先进先用的原则,过期材料禁止使用。
主要材料计划表(4)专人负责进料,工程师核定井管、无砂水泥管,管孔隙率大于15%,保证填料,粘土等材料的质量。
4.3.4机械设备准备根据设计钻孔直径、井深及施工场地的地质环境条件,选择潜水90钻机。
该型钻机设备简单,噪音少,调整安装方便,垂直度易于控制,适合中软土地层施工,且工作效率高。
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4.3.5劳动力准备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派高素质施工人员及各专业工种人员进场,并分级签订劳动合同,进行入场教育,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按时入场进入工作状态。
劳动力计划表五、施工工艺5.1工艺流程测量定位→钻机安装、开孔→埋设护口管→钻进成孔成、清孔→下井管→滤料填筑→洗井→抽降水外排→排水管线排设→缆线布置→水位观测→设备巡视→排水保证→封井5.2 施工方法5.2.1测量定位:根据《基坑降水井平面布置图》结合建筑物基础图进行降水井定位,降水井布置应避开工程桩、基础梁、塔吊基础。
5.2.2钻机安装、开孔:钻机应安放稳固、水平、护孔管中心、磨盘中心、大钩应成一垂线。
埋设护孔管要求垂直,并打入原状土中10-20cm,外围用粘土填实夯实,井管、砂料到位后才能开钻,钻孔孔斜不超过1%,要求整个钻孔孔壁圆整光滑,钻进时不允许采用有弯曲的钻杆。
5.2.3埋设护口管:降水井护口管底口应插入原状土层中,护口管上部应高出地面0.10m~0.30m,以防止地表水渗入井内。
5.2.4钻进成孔、清孔(1)采用潜水90钻机,泥浆护壁成孔,成孔直径为700mm。
成孔不得以使用粘土造浆护壁,必须保证清水供给,钻进时如孔内出现坍孔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将钻具提离孔底并向孔内输送性能符合要求的泥浆,以抑制继续坍孔。
下管前进行彻底换浆。
(2)为提高钻进效率和保证孔壁稳定,必须及时换浆和排渣,确保泥浆性能指标满足钻进成孔需要。
孔位准确,孔径不小于设计孔径,孔身垂直,孔深不小于设计孔深。
(3)钻进中保持泥浆比重在1.1~1.15,尽量采用地层自然造浆,整个钻进过程中要求大钩吊紧后徐徐给进,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此时空转不进尺,加大泵量,以比重较低(1.05~1.10)的新泥浆替换孔内比重较大的泥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