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学科教学进度安排表起止时间教学内容周次上学期南园十三首第( 1 )周上学期无题第( 2 )周上学期问刘十九第( 3 )周上学期塞上听吹笛第( 4 )周上学期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第( 5 )周上学期生查子第( 6 )周上学期望江南超然台作第( 7 )周上学期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第( 8 )周上学期诉衷情第( 9 )周上学期扬州慢第( 10 )周上学期寿阳曲·渔村夕照第( 11 )周上学期南仙侣傍妆台·无题第( 12 )周上学期蔡文姬第( 13 )周上学期陶渊明第( 14 )周上学期李白第( 15 )周下学期杜甫第( 1 )周下学期孔府第( 2 )周下学期孔林第( 3 )周下学期孔庙第( 4 )周下学期长江之歌第( 5 )周下学期巴山蜀水第( 6 )周下学期古楚风光第( 7 )周下学期吴越音韵第( 8 )周下学期字谜第( 9 )周下学期画谜第( 10 )周下学期农谚篇第( 11 )周下学期学志篇第( 12 )周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学科学期备课全册教材分析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册共有26课,包含“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和“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本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内容具有活动性、趣味性。
本册教材内容如下:1.“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2.“名人长廊”:展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代表性的名人志士,领悟其智慧、风骨、胸怀和操行,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为塑造人生信念奠定基础。
3.“名胜佳境”:展示齐鲁名胜中突出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山文化”和“水文化”,了解山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4.“艺术乐园”: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这学期我们只学前两部分。
全册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篇或段),能大体了解其意思。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诵读等活动,能结合教材插图理解诗文大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3.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培养自己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感情。
4.初步了解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
5.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名人、名胜古迹等,能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尝试参加校内外的传统文化活动。
6.逐步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7.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
全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篇或段),大体了解其意思。
2.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培养自己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感情。
3.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初步具有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的意识。
难点:通过了解古代的名人志士,引导学生领悟他们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坚定正确的人生信念。
了解齐鲁文化遗产,了解山水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单元教材分析在“经典驿站”里,感悟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单元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背诵唐诗、宋词、元曲,能大体了解其意思。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诵读等活动,能结合教材插图理解诗文大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3.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培养自己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感情。
4.初步了解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
5.逐步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6.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篇或段),大体了解其意思。
2.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培养自己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感情。
3.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初步具有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的意识。
难点:通过了解古代的名人志士,引导学生领悟他们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坚定正确的人生信念。
了解齐鲁文化遗产,了解山水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单元教材分析“名人长廊”:展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代表性的名人志士,领悟其智慧、风骨、胸怀和操行,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为塑造人生信念奠定基础。
在这里,会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曾经活得多么大气,多么自尊,多么圣洁!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培养自己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感情。
2.初步了解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
3.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名人等,能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尝试参加校内外的传统文化活动。
4.逐步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5.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名人历史。
2.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培养自己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感情。
3.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初步具有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的意识。
难点:通过了解古代的名人志士,引导学生领悟他们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坚定正确的人生信念。
单元教材分析“名胜佳境”:展示齐鲁名胜中突出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山文化”和“水文化”,了解山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这里,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单元教学目标1.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诵读等活动,能结合教材插图理解诗文大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
3.了解本地的历史名胜古迹等,能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尝试参加校内外的传统文化活动。
4.逐步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5.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本地的历史名胜古迹等,能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尝试参加校内外的传统文化活动。
2.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初步具有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的意识。
难点:通过了解古代的名人志士,引导学生领悟他们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坚定正确的人生信念。
了解齐鲁文化遗产,了解山水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单元教材分析“艺术乐园”: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这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单元教学目标1.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谜语和谚语有所了解,尝试解谜。
2.初步猜谜,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
3.逐步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4.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谜语和谚语有所了解,尝试解谜。
2.初步猜谜,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
3.逐步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4.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
难点:通过了解民族艺术,提高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
了解齐鲁文化遗产,了解山水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课题南园十三首课型新授课时 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原文译文并背诵。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第1课时一、经典回放。
二、出示译文。
三、温馨点击。
四、活动广角。
五、成长阶梯。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认真填写。
板书设计南园十三首【唐】李贺课题无题课型新授课时 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商隐及其《无题》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原文译文并背诵。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第1课时一、经典回放。
二、出示译文。
三、温馨点击。
四、活动广角。
《无题》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五、成长阶梯。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寻找《无题》的曲子,学唱。
认真填写。
板书设计无题【唐】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