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价格策略(市场营销学(厦门大学林志扬)

第六章价格策略(市场营销学(厦门大学林志扬)


6.支出效应(expenditure effect)
当费用支出较大时,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较高。 因此,企业应了解消费者为购买商品所支付的费
用占他收入的比重是多少?
7.最终利益效应(end-benefit effect)
有时,消费者的购买仅是其达到某一目的的众多产 品(手段)之一。如为心爱的汽车配置音响。这种 关系就成为最终利益效应的基础。最终利益效应包 括两个方面:派生需求(derived demand)和在总 成本中的份额(share of total cost) ◎
拥有豪华汽车的车主对其汽车的维修保养费用的价 格敏感性比较低。 ◎
8.分担成本效应(shared-cost ct)
消费者购买时自己实际支付的比重越小,对价格 就越不敏感。
弹性系数 :
|E|=销量变化的百分数(%)/价格变化的百分数(%)
1.单一弹性:|E|=1
2.完全弹性:|E|=
3.完全非弹性:|E|= 0
4.非弹性需求:0 |E|1
5.弹性需求:1 |E|

三、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企业的价格决策并不能仅仅根据财务数字就做出 决定。必须考虑消费者和竞争者所可能作出的反 应。
一个商品的“经济价值”是由消费者的最佳可选方 案的价格(称为参考价值,reference value )加上 使该产品区别于其它产品的价值(称为差异价值, differentiation value)。
负的差异价值 正的差异价值
参考价值
总的经济价值
差异价值:消费者眼中你所 提供的产品与参考产品之间 的差异的价值(正的或负)
参考价值:同类产品中被消 费者认为是最佳选择的产品 的成本
经济价值:消费者的信息是 完全的,并充分理智地分析 所有的购买决策后,所愿意 支付的最高价格。
经济价值的确定步骤:
第一步,找出被消费者认为是最佳选择的竞争产品或服 务的成本,得到产品的参考价值;
第二步,找出所有使你的产品与竞争产品或服务相区别 的因素。如:
较好(较差)的性能 较高(较低)的可靠性 增加(减少)的功能 较低(较高)的维护费用 较高(较低)的启动成本 快速有效(迟缓)的服务
第三步,确定这些差异对消费者的价值。价值的来源可 以是主观(带来快乐)的,也可以是客观的(节约费 用)。
第四步,将差异价值与参考价值相加得总经济价值。
㈡ 影响消费者价格敏感性的因素
2.独特价值效应(unique value effect)
由于消费者对替代品的认知程度越高,对价格就越 是敏感,因此,企业就应通过提供一种独特的“差 别产品”来减少这种替代品的影响作用,即减少消 费者对替代品的认知程度。这就是独特价值效应。 即消费者对某种产品区别于竞争产品的特色评价越 高,对价格就越不敏感。
派生需求是指购买的最终目的(即通过购买希望获 得的最终利益)与购买者为获得这个最终利益所进 行的购买的价格敏感性之间的相互关系。购买者对 最终利益的成本越敏感,他对能够帮助获得最终利 益的产品的价格就越敏感。
这种现象在生产资料市场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在生 产资料市场上,最终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越高,则 企业在购买生产资料商品时对价格就越敏感。
顾客为这些投资已经付出了多长时间? ◎
4.对比困难效应(difficult comparison)
经济价值的概念是假设消费者能够真正比较所有 的替代品
所谓比较困难效应是指:消费者很难比较替代品 的优劣时,对已知的或声誉较好的产品的价格敏 感性较低。因此,消费者愿意购买他们依赖的产 品,仅管这些产品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产品。 ◎
如:生产空调机的企业,如果消费者对空调机的价 格敏感性越高,则生产空调机企业购买用于空调机 生产的原材料(如压缩机)的价格敏感性就越高。 ◎
就产品价格占最终利益总成本的份额的关系,产品 价格占最终利益总成本的份额越大,消费者对价格 就越敏感。
如:生产空调机的企业对压缩机的价格敏感性就比 较高,对其它另部件的价格敏感性就比较低。
要注意的是独特价值的形成还必须通过有效的促销 活动使消费者能了解这种特色。 ◎
3.转换成本效应(switching cost effect)
消费者更换供应商所必需的成本越大,消费者挑选 产品时的价格敏感性就越低。
因此,企业应分析:
顾客和原供应商打交道进行了多大的投资(物质的或心理 的)?由于更换供应商,需要重新进行多少投资?
实际上,消费者并不是完全像经济价值分析那样 进行购买决策。有许多因素会影响消费者对价格 所作出的反应,从而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1.认知替代品效应(Perceived Substitute Effect):
相对于购买者了解、认知的其它替代产品,产品 价格越高,购买者对价格越敏感。
认知替代效应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 对替代品的认知程度,认知程度越高,对产品的 价格就越是敏感。二是替代品的价格,替代品的 价格越低,对产品价格就越是敏感。 ◎
第六章 价格策略
价格理论分析 企业的定价目标 定价方法 定价策略
第一节 价格理论分析
一、影响企业价格制定的因素
1. 商品本身的价值(成本、消费者的预期) 2. 货币的价值 3. 消费者(需求、心理预期) 4. 竞争者(供应、竞争策略和手段的运用) 5. 国家的政策、法规、法令◎
二、需求弹性
㈠ 经济价值
商品的价格要反映商品的价值。价值反映了消费 者从产品中获得的全部利益或满足。但这里的价 值并不是使用价值。而是指“消费者的经济价值” (economic value-to-customer)。它是消费者在 信息充分,理智制定购买决策时愿意支付的最高 价格。企业在制定价格时,必须低于经济价值, 以此作为吸引消费者的诱因。◎
5.价格-质量效应(price-quality effect)
当高价在某种程度上代表高质量(价值)时,消费 者的价格敏感性就会较低。
而商品的质量或价值不但体现在使用价值上,更多 的还是体现在消费者将价格看成是质量(价值)的 象征的心理感受。
消费者越是将价格作为质量的判断标准,他们对价 格的敏感性就越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