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郑淑燕《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郑淑燕《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2、体会祖父的慈爱。
(1)作者在园子里这么淘气、调皮,祖父是什么态度?
(2)借助课件出示重点句,让学生抓重点谈体会。
A、从“慢慢地”体会祖父对我的慈爱。
B、从祖父的“大笑”“还在笑”体会到祖父对我的喜爱之情。
C、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小结:在这个园子里,孙女爱瞎闹,祖父从不生气,正是祖父的慈爱、宽容、呵护,才让孙女在园子中度过自由自在、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漂、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把握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想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感受萧红作品的语言特点,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四、品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自由。
1、感受童年的趣事。
(1)在祖父园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顽皮可爱。读文章相关段落,标出她做了哪些趣事,认真体会。
(2)交流: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栽花、拔草、钟菜、铲地、吃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浇水等等要指导学生读出我的调皮劲儿、天真幼稚。
(3)感情朗读。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她的动作、神情。
(5)这是怎样的画面?(边读边想画面)
(6)小结:由于作者对园子中的一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才写出来这么美好的园子。
2、学习第十七自然段
(1)指名读,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作者怎样写出园子的自由?
引读:一切都活了,花了……
(3)分析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进行小练笔。(模仿写句子)
引读:一切都是自由的,花开了……
教学设计(教案)
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教学形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
郑淑燕
单位
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古板头小学
课题名称
祖父的园子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对课文内容具有想象的能力、质疑的能力、感悟的能力,能通过讨论交流,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文,在读中想象“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作者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积累语言。
(4)倭瓜、黄瓜、玉米呢?(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5)齐读“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怕上房……太阳也不知道。”从“愿意”中感受到了什么?
(6)举例(哪些是自由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7)分析动植物的自由与我童年自由的关系。
(8)分析写法(借物抒情)
(9)小结:在作者萧红心中,倭瓜、黄瓜……是有灵性的,自己为自己做主,是自由的快乐的,不受任何约束的,由着自己性子生长,它们的事情,人不去干涉,太阳也不过问。这种感受与作者快乐的童年分不开。同时提醒同学们要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都是自由的。
借助课件
内容落点2
步骤1、2、3……
学习方式
二、初读课文,走进园子。
1、自由读课文,回答问题。
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用一个形容词回答)
2、看关于“祖父园子”的一些图片,感受祖父园子的美好。
三、品读课文,感受园子的自由。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推荐读
(3)评价读
(4)为什么读得好?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
起点
作业或预习
1、课外阅读萧红的其它作品。
2、小练笔: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写一篇表达自己心情的文章,题目自定。
自我评价
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在教学课文时,我从介绍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 激情导入,然后提出“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等问题,让学生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接着,我从“初读课文,走进园子”,“品读课文,感受园子的自由”,“品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自由”等等,让学生从中去感受这园中的一切事物是自由快乐,还有祖父的慈爱、宽容、呵护,才让“我”在园子中度过自由自在、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整节课的组织教学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落实了教学的目标。
教学环节的组织
内容落点1
步骤1、2、3……
学习方式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童年是最纯真、最令人难忘的岁月,上一篇冬阳下的一对对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今天,我们
要走进《祖父的园子》,与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园子里的心情。
2、出示课件介绍名作家萧红。
3、为什么作者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2、为什么课题叫《祖父的园子》?
3、补充萧红的资料。
《呼兰河传》这本书里写道:“呼兰河这座小城住着我的祖父,也埋着我的祖父……”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读写结合
提升感悟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组织
终点
总结升华
——————
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
借助课件
读中自悟
读中想象
小组合作
自主交流
教师协助
读写结合
提升感悟
内容落点3
步骤1、2、3……
学习方式
五、总结升华。
在园子里,“我”是自由的,想摘黄瓜就摘黄瓜,想捉绿蚂蚱就着绿蚂蚱……玩累了,想睡就睡。
1、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当你来到这生机勃勃、无拘无束的园中时,你想干什么?小练笔。(请用上“想……就……愿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