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
表情如注视,微笑和皱眉也可引起母亲的反应。
5
整理ppt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方法
新生儿行为能力共6项(1~6项) (1)对光刺激反应减弱:也称对光刺激习惯化。
在睡眠状态下(状态1和2),婴儿对手电筒短暂照 射眼睛产生不愉快的反应后,重复光刺激有反 应减弱的能力。 (2)对格格声反应减弱: 此项测查新生儿对于 扰乱性听刺激抑制能力。
(8)前臂弹回: 只有新生儿双上肢呈曲屈姿势 时才能检查,检查者用手拉直新生儿双上肢, 然后松开使其弹回到原来的屈曲位,观察弹回 的速度。
9
整理ppt
(9)下肢弹回:受检新生儿髋关节呈屈曲位时 才能检查,如未呈屈曲位,检测者可屈伸小儿 下肢2~3次,使其自动屈曲位。新生儿仰卧, 头呈正中位,检查者用双手牵拉新生儿双小腿, 使之尽量伸直,然后松开,观察弹回情况。
11
整理ppt
(12)手握持:新生儿呈仰卧位,检查者的手指 从小儿手的尺侧伸进其掌心,观察其抓握的情 况。
(13)牵拉反应:新生儿呈仰卧位,手应是干的, 检查者食指从尺侧伸进其手内,先引出抓握反 射。然后检查者拉住新生儿上臂屈曲,伸直来 回1~2次。在肘部伸直时突然提起小儿离开检 查台(同时用大拇指在必要时抓住新生儿的手, 加以防护)。一般新生儿会主动抓住检查者的 手指使其身体完全离开检查
12
整理ppt
(14)支持反应:检查者用手握住新生儿前胸, 拇指和食指外其他手指分别放在两腋下,食指 放在拇指对侧锁骨部位,支持新生儿呈直立姿 势,观察新生儿头颈部、躯干和下肢主动肌张 力和支持身体呈直立位情况。
13
整理ppt
原始反射共三项(15~17) 在觉醒状态时测查。 (15)自动踏步和放置反应:自动踏步和放置反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方法 简称NBNA
20项行为神经测查分为5个部分:
行为能力(6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被动肌张力(4项)
主动肌张力(4项)
原始反射(3项)
一般估价(3项)
每项评分为三个分度,即0分、1分和2分,
满分为40分,35分以下为异常。 适用范围:NBNA方法只适用于足月新生儿,
早产儿需要等胎龄满40周后测查,因为早产儿肌张力较低, NBNA评分低下不能反应其正常与否。但早产儿可有视听反应。
6
整理ppt
(3)非生物听定向反应(对格格声反应):这是一 种在婴儿觉醒状态时对格格声刺激反应的测查 方法。如果对初次刺激未引出反应,在以后检 查中可以重复刺激。
(4)非生物视定向反应(对红球反应): 大多数 新生儿觉醒状态时有注视物体和简短地追随物 体运动的能力。
7
整理ppt
(5)生物性视听定向反应(对说话的人脸反应): 新生儿在觉醒状态,检查者和新生儿面对面, 相距约20厘米,用柔和的高调的声音说话,从 新生儿的中线位慢慢移向一侧,然后另一侧, 移动时连续发声,观察新生儿的眼和头追随检 查者说话着的脸移动的能力,
足月窒息儿可以生后3天开始测查,如果评分低于35分,7天 应重复,仍不正常者12~14天再测查。因为该日龄测查有预测 预后的意义。
1
整理ppt
测查环境:测查者应在新生儿两次喂奶中间进 行,检查环境宜安静、半暗。测查室温应为 22~27℃。检查在10分钟内完成。
2
整理ppt
新生儿行为能力主要表现:
3
整理ppt
3.嗅觉,味觉和触觉: 新生儿5天时能区别他 们自己母亲的奶垫和其他乳母奶垫的气味。生 后第1天对不同浓度的糖溶液吸吮的强度和量 不同。这说明新生儿生后不久就有嗅觉和味觉 能力。新生儿对触觉也很敏感,如果你用手放 在哭着的新生儿的腹部或握住他的双手,可使 他平静。这就是新生儿利用触觉得到安慰的表 现。
1.视觉:新生儿在觉醒状态时能注视物体和移 动眼睛和头追随物体移动的方向,这是中枢神 经系统完整性的最好预示因素之一。
2.听觉:如在新生儿耳旁柔声呼叫或说话,觉 醒状态的新生儿会慢慢转过头和眼睛向发声的 方向,有时已会用眼睛寻找声源,但声音频率 太高,强度过大时,新生儿的头反而转离声源 或用哭声表示拒绝这种干扰。
4
整理ppt
4.习惯形成: 睡眠状态的新生儿均有对连续光 和声反复刺激反应减弱的能力,这说明新生儿 具备了对刺激有反应,短期记忆和区别两种不 同刺激的功能,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简单形式的 学习。
5.和成人相互作用: 新生儿已具有和成年人相
互作用的能力。新生儿哭是引起成人反应的主
要方式,使其要求得到满足。此外,新生儿的
(6) 安慰:是指哭闹的新生儿对外界安慰的反 应。
8
整理ppt
被动肌张力共4项(7-10项) 受检新生儿在觉醒 状态,呈仰卧头在正中位,以免引出不对称的 错误检查结果。
(7)围巾征:检查者一手托住新生儿于半卧位 姿势,使颈部和头部保持正中位,以免上肢肌 张力不对称。将新生儿手拉向对侧肩部,观察 肘关节和中线的关系。
14
整理ppt
(16)拥抱反射:新生儿呈仰卧位,检查者拉小 儿双手上提,使小儿颈部离开检查桌面约2~3 厘米,但小儿头仍后垂在桌面上,突然放下小 儿双手,恢复其仰卧位。由于颈部位置的突然 变动引出拥抱反射。表现为双上肢向两侧伸展, 手张开,然后屈曲上肢,似拥抱状回收上肢至 胸前。可伴有哭叫。
(10)腘窝角:新生儿平卧,骨盆不能抬起,屈曲下 肢呈胸膝位,固定膝关节在腹部两侧,然后举起 小腿,测量国窝的角度。
10
整理ppt
主动肌张力共4相(11~14项) 主动肌张力均应 在觉醒状态时测查。
(11)颈屈、伸肌主动收缩(头竖立反应):此项 为检查新生儿颈屈、伸肌主动肌张力。拉新生 儿从仰卧到坐位姿势,新生儿试图竖起他的头 部,使之与躯干平行,但新生儿头相对重,颈 屈,伸肌主动肌张力较弱,当小儿起坐时头向 后仰,正常新生儿颈屈、伸肌主动肌张力是平 衡的,在坐直位时,头一般能竖立1~2秒。在 坐位稍向前倾时头向前倒。
应的意义相同,一项未引出可用另一项代替。 自动踏步:新生儿躯干在直立位时,使其足底 接触检查桌面数次,即可引出自动迈步动作, 如果检查者扶着小儿身体顺迈步方向向前,新 生儿似能扶着走。放置反应:竖抱起新生儿一 手扶住新生儿一下肢,另一肢自然垂下,使该 垂下的下肢的足背接触检查桌边缘,该足有迈 上桌面的动作。然后交替测查另一足的放置反 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