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课教案小学【篇一:小学一年级礼仪课校本教材教案】第一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年级:一年级学科:礼仪任课教师:礼仪教育学习计划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历来重视礼仪教育,讲文明、重礼仪、守秩序、和善待人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
仙岩中心小学为促进学生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弘扬传统文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礼仪修养,全面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为了配合学校工作,我年级特制定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计划如下:一、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更应该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
学生应该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学校的生活,确保学习任务的完成,教师要做大量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
二、任务目标学生基本礼仪1、见面礼仪:(1)遇见校领导、老师主动敬礼打招呼“您好”或“老师好”;遇到同学打招呼或点头微笑。
(2)碰到外校老师来学校主动欢迎:“老师好。
”(3)遇见其他客人、家长来校时主动欢迎:“您好。
”2、上课礼仪:(1)课前两分钟准备好学习用品,摆放有序,安静等待老师上课。
(2)去专用教室上课,课前两分钟出教室排队,等候老师到来,做到“快、静、齐”;走队列时要“快、轻、直”,不得影响其它班级上课。
(3)上课、下课行礼时,立正站直注视老师,懂得尊重老师,课后能够及时整理自己的抽屉,使之保持干净、整洁。
(4)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并保持良好的坐姿、站姿、读姿,完成课堂作业。
(5)上课迟到在教室门口立正,进门前喊报告,方可入内。
3、课间礼仪:(1)讲文明话、普通话;不讲土话、脏话。
(2)轻声慢步靠右行,不追逐、奔跑、推人和打闹等。
(3)文明轻声交谈,不尖叫、怪叫、大声喧哗。
(4)讲究清洁卫生,不乱吐痰、乱扔杂物、随地滚。
(5)认真做好该做的事,不随心所欲、我行我素。
(6)开展文明安全的课间活动,不做不安全的游戏。
4、交往礼仪:(1)老师或家长讲话时不插嘴,不在旁边吵闹,学会尊重他人。
(2)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自己在接受老师、家长或同学的帮助时,虚心倾听,并说“谢谢!”(3)自己能处理的事情尽量自己处理,如需找老师,进门前喊报告,得到允许才可入内,并随手关门。
(4)同学之间交往不说脏话粗话,不骂人打人,不随便对人发脾气,要谈论健康、有趣、有意义的话题。
(5)要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别客气”。
5、集队集会礼仪:(1)上下楼梯靠右行,行进路上不讲话,动作整齐规范。
(2)有参加活动集会有人发言时或观看演出时,不故意起哄、插嘴、嬉笑不休,争当文明观众,并热情地为他们鼓掌。
(3)周一升旗时严肃,行队礼,要规范。
高唱国歌,服从队列统一指挥。
听领导、同学讲话时保持安静,讲话结束后热烈鼓掌致谢。
6、家庭生活礼仪:(1)孝敬父母长辈、尊老爱幼。
(2)做客待客、与邻居和睦相处礼仪等。
7、综合礼仪:(1)安全第一:不安全的地方不去;不安全的游戏不玩;不安全的事情不做。
(2)在学校就餐,排队领取食物,珍惜粮食,轻嚼慢咽,不挑食物,不说废话。
(3)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保护自己,并会拨打相关的求救电话:火灾报警119;急救报警120;公安报警110等。
(4)进出校门礼让同学,遵守学校上学放学规定,不争不抢,并按学校要求统一穿好校服,佩戴红领巾。
(5)爱护图书,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学生阅览室读书,读后按要求摆放,保护图书的整洁;遵守学校阅览室的借书规则,一旦损坏丢失主动赔偿。
(6)爱护财产,随手关灯、关水,不损坏公物,不爬树,不折花,不踩草坪。
三、措施1、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加强和管理学生的文明举止,做到文明礼仪行为,让孩子知道什么叫礼貌。
2、反复练习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同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经验,增长才干,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文明礼仪一代新人。
3、及时制止学生不礼貌的行为。
4、表扬学生的礼貌行为要具体。
四、教学进度安排周次主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第一课上课了该怎么做基本的礼貌用语坐的姿势站的姿势升国旗要敬礼专心听讲快乐的课间行走礼仪怎样包书皮如何穿衣服、叠被子如何洗小件衣服穿靴、擦鞋怎样搞好个人卫生怎样吃饭怎样收书包学会自律计划人:丁霞时间:2013.10.23 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篇二:二年级礼仪课教案】第一课整洁庄严升国旗教学目标:1、了解国旗,懂得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2、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感。
教具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国旗的资料。
2、升国旗的录像。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每周一的早晨,我们全校师生都要到操场上举行什么活动?谁来说说升国旗时的情景?那么,升国旗时,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享受成功的快乐。
1、小组内交流。
2、小组代表发言,汇总资料3、教师小结: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它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出示升国旗课件,学生以立正、敬礼的姿态诵读儿歌。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说说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过升国旗,要以用几句话描述,也可用笔画一画,并给画起个名字,小组内交流。
(五)教师总结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第二课课堂守纪律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
2、懂得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遵守纪律。
情感:1、愿意遵守课堂纪律。
2、对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不满。
行为:1、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
2、上课不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影响别人学习。
教学过程:一、同学小组交流。
上课都应该遵守哪些纪律?为什么要遵守这些纪律?二、全班交流。
三、夸夸班中上课守纪律的好同学。
四、请他们说说是怎么做到上课守纪律的。
五、全班展开讨论。
六、写一写:如何争做上课守纪律的小标兵。
在纸上写出上课守纪律的要求,在自己做得好或不够的要求下面配上画,鼓励或提醒自己。
第三课要守信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守信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讲信用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教育学生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尽力做到;没能做到要及时说明原因,表示歉意,从小做一个守信用的人。
教学过程:一、故事感知,明白道理。
(一)出示《卖金鱼的“怪”奶奶》。
1、思考回答:①卖金鱼的老奶奶为什么不卖那对金鱼,有钱也不赚?②老奶奶答应了年轻人要给他们留着那对金鱼,她是急做到的?③这位怪奶奶是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2、小结:守信就是说到做到,答应了别人的事,即使困难,也要努力做到。
板书:说到做到→守信→答应了的事要努力做到(二)出示创意思考。
1、如果老奶奶卖掉了那对金鱼,会怎么样呢?如果年轻人不来了,会怎样呢?2、小结归纳:守信是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的表现,一种美德。
不守信的人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守信的人才能得:大家的信任。
板书:得到别人的信任二、行为辨析,深化认识。
三、树立榜样,激情导行。
1、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宋庆龄奶奶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出示《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奶奶一生坚持说到做到,因此,深受人们的尊敬和信赖。
2、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是一个非常守信的人,教师讲述周总理派人看望张二廷的故事。
大家想想,当张二廷看到总理派人来看望他时,他心里会怎么想?3、许多名人,伟人都很讲信用,那么我们身边的家长、邻居、老师、同学是不是守信呢?你自己是不是守信呢?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从正反两方面来体会守信的好处和不守信的害处。
四、总结课文,提出希望。
只有守信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做到守信还要注意:答应了的事就要努力做到,不该答应的事不要答应;做不到的事不要随便答应。
老师希望同学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个说到就做到,守信用的好孩子。
第四课同学间的礼仪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
2、让学生知道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
班会形式:主题发言师生交流小组讨论班会过程:(一)主题发言。
同学是与自己一起工作的人,与同学相处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学习、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如果同学之间关系融洽、和谐,人们就会感到心情愉快,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事业的发展,反之,同事关系紧张,相互拆台,经常发生磨擦,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阻碍事业的正常发展。
我相信大家一定感受到同学间礼仪的重要性,下面请大家回想一下,自己曾经以怎么样的态度对待什么事情,到最后取得什么成果,从中大家有什么启发。
(二)同学们自愿发言或点名发言。
处理好同学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1、尊重同学2、物质上的往来应一清二楚3、对同学的困难表示关心4、不在背后议论同学的隐私5、对自己的失误或同学间的误会,应主动道歉说明(三)教师小结。
活动总结:经过大家的讨论,同学们都懂得了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
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
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
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
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第五课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教学目的:认知:1.懂得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尊重别人、没有礼貌的表现。
2.知道随便拿被人的东西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行为,也是不老实的表现,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3.结合事例说明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不良后果。
情感:对随便拿别人东西的行为不满。
自己也不愿意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行为:1.未经主任答应,不随便动用他人的东西。
教学难点:为什么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教学过程:一、想一想。
(使学生知道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别人会很不兴奋)1、同学四人一组互相说说:图画课上你正要给树叶涂上颜色,发现绿色笔被别人拿走了。
这时,你的心情怎样?2、小结:当别人随便拿走我们的东西,我们要用时会很着急,对拿走东西的人产生不满,因为他们给我们带来了麻烦。
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还会引来哪些不好的后果呢?下面让我听一个小故事。
二、学一学。
(使学生知道不能随便拿别人东西的道理)放音频。
1、小组交流:【篇三:小学礼仪教案5、文明礼仪微笑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