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容量管理
来源:《心力衰竭容量管理中国专家建议》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2018年3月第2肿、腹胀、纳差等消化道症状 。 体格检查:肺部啰音、浆膜腔积液、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 回流征、肝脏肿大、水肿等。
检查:
➤胸片:肺上叶血管扩张、肺淤血、胸腔积液、克氏线等征象 提示容量超负荷。
➤血液浓缩指标、肾功能指标
➤ BNP:根据利钠肽进行容量评估时一定要动态监测利钠肽水 平,如急性心衰入院时的利钠肽水平、出院前去除容量超负荷 时的利钠肽水平、门诊随访时正常容量状态下的利钠肽水平。 注意:容量超负荷不是利钠肽升高的唯一原因,去除容量超负 荷后利钠肽不一定下降。
(4)血液超滤、血液透析滤过或腹膜透析:心衰容量超负荷、且 常规利尿剂治疗效果不佳时推荐血液超滤治疗,如合并急性肾损伤 或严重肾功能不全,选择血液透析滤过等肾脏替代治疗。慢性心衰 患者长期利尿剂抵抗或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可行腹膜透析。
(5)其他治疗:大量腹水时可行腹腔穿刺引流以降低腹腔内压改 善肾小球滤过率,以改善利尿效果。
➤ 超声:评估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下降、下腔静脉直径增宽、出现 肺部B线等提示容量超负荷。
➤有创监测:中心静脉压、漂浮导管检查等。
二.容量管理的目标: 关于急性心衰容量控制的目标,可采用如下方法确定: (1)将患者目前的体质量与干体质量做比较,将其差值作为 减容目标。干体质量即出现淤血症状和体征前的体质量。
三.容量管理的措施: 一、生活方式管理
教育患者自我管理利尿剂和液体摄入,进行体质量、尿 量监测。如发现体质量持续增加(如3日增加2 kg),提示有容 量超负荷的情况。 利尿剂治疗
慢性心衰患者多口服最小有效量利尿剂长期维持。急性
心衰或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期患者,需静脉给予更高剂量的 利尿剂。
常用襻利尿剂是多数心衰患者的首选药物,襻利尿剂的剂量 与效应呈线性关系,剂量越大,利尿作用越强,严重肾功能 受损患者(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15 ml·min-1·1.73 m-2)需要 增大剂量。
(2)可通过尿量或液体平衡作为治疗目标: ①如果评估容量负荷重,每日尿量目标可为3000~50
00 ml,直至达到最佳容量状态; ②保持每天出入量负平衡约500 ml,体质量下降0.5kg,
严重肺水肿者负平衡为1000~2000 ml/d。3~5d后,如肺 淤血、水肿明显消退,应减少液体负平衡量,逐渐过渡到 出入量大体平衡。
2.采用综合性容量管理手段:
(1)首先增加襻利尿剂剂量,其次将口服剂型改为静脉剂型或 更换襻利尿剂种类。
(2)襻利尿剂联用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血管加压素V2受 体拮抗剂只排水不排钠,与常规利尿剂合用是治疗心源性水肿(尤 其合并低钠血症时),缓解液体潴留有效方法。
(3)联用改善肾血流的药物:血压偏低的心衰患者可在常规利尿 剂基础上短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2~5 μg·kg-1·min-1),血压正常 者可联用小剂量静脉硝普钠或硝酸甘油,常规治疗后心衰症状仍不 能改善时可联用重组人利钠肽。
心衰容量管理
容量管理是急、慢性心衰治疗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完整的容量管理流程为:(1)准确评估容量状态。(2)确定 容量管理目标。(3)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4)制定个体化的容 量管理方案。
容量状态评估: 判断总体容量状态:容量正常、超负荷、不足 判断容量分布:肺循环淤血、体循环淤血
肺淤血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平卧后干咳、端坐呼吸等;
利尿剂抵抗的处理措施: 1.纠正可能影响利尿剂反应性的临床因素: (1)钠摄入过多者适当限制钠摄入。 (2)避免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3)纠正低钠血症、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者输注高渗盐 水提高晶体渗透压,低蛋白血症者输注白蛋白或血浆提 高胶体渗透压。 (4)低血压状态使肾脏灌注不足,利尿效果不佳,任何情 况下发生低血压,都应在纠正低血压的前提下观察利尿 剂反应性。
影响利尿剂反应性的临床因素: 可纠正的因素:(1)未坚持服用利尿剂或钠摄入过多。(2)低 蛋白血症。(3)低血压。(4)药物相互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5)感染:如肺部感染。(6)低氧血症。 肾功能受损:严重心衰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进 行性肾结构及功能损害导致钠水潴留。 心衰加重:严重心衰时胃肠低灌注、淤血,会导致口服利尿 剂吸收延迟、吸收率降低,需增加剂量或改为静脉用药才能 达到利尿目的。
目前推荐托伐普坦用于充血性心衰、常规利尿剂治疗效果不 佳、有低钠血症患者。可与襻利尿剂合用,有协同利尿效果。
三 其他药物治疗: a.小剂量多巴胺 b.血压正常的心衰患者,静脉应用小剂量硝普钠、硝酸甘 油等血管扩张剂也可增加肾脏血流量,具有增强利尿的作 用,但此用法的循证医学证据尚不足。 c.重组人脑钠肽(新活素):重组人脑钠肽不仅增强尿钠 排泄、抑制交感兴奋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 活、抗增殖、扩张动、静脉血管,而且能改善肾血流动力 学,具有加强利尿的作用。常规利尿剂效果不佳者,建议 尝试使用以改善利尿效果,缓解心衰症状,可与襻利尿剂 或托伐普坦联合应用。
呋塞米口服剂型生物利用度个体间差异很大(10%~90 %),肠道淤血时吸收差。无严重肾功能受损时,静脉呋塞米 利尿作用相当于口服剂型的2倍(即静脉呋塞米10 mg =口服 呋塞米20 mg)。液体潴留明显时,静脉剂型作用更强。
二 利尿剂治疗 ➤ 袢利尿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长期口服利尿剂者,急 性期一般首选静脉应用呋塞米,剂量应大于平时每日剂量(推 荐剂量为平时日剂量的2.5倍)。 ➤噻嗪类利尿剂 ➤保钾利尿剂作用强度最弱,包括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 和依普利酮)和钠通道阻滞剂(氨苯蝶啶和阿米洛利)。临床上 主要应用非利尿作用的低剂量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以改善心 肌重构,如螺内酯20 mg或依普利酮25~50 mg。要达到利尿 作用需要使用高剂量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50~100 mg螺内 酯。 ➤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普坦类药物)
四 血液超滤治疗
四.利尿剂抵抗的处理: 利尿剂抵抗:指每日静脉应用呋塞米剂量≥80 mg或等同剂 量利尿剂,尿量<0.5~1.0 ml·kg-1·h-1;或满足如下标准: (1)尽管使用了大剂量利尿剂(静脉应用呋塞米≥80 mg/d)仍持 续存在淤血。(2)尿钠量/肾小球滤过钠量<0.2%。(3)每天口 服呋塞米320 mg,但72 h内尿钠排泄量<90 m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