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试卷6
科别:姓名:分数: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0分)
1.容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应装在有色密盖瓶中,如:___、___等。
2.药疗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中文译成外文缩写:每日一次_____,每晚一次_____,隔日一
次_____,临睡前_____。
4.分发药物时,待病人服下后方可离开,特别时_____、_____、_____
等应仔细观察。
5.止咳糖浆对呼吸道粘膜起____,服后不宜____,以免冲淡药物,降低___
_。
6.超声波雾化器水槽底部_____和雾化罐底部的_____薄而质脆,易破碎,应
_____不能用力_____。
7.氧气雾化吸入,氧流量达_____湿化瓶内勿_____,否则水易雾化器而使药
物被稀释。
8.皮内注射法:针头与皮肤呈_____角刺入皮内,皮下注射法:针头与皮肤呈__
___角,静脉注射法:针头和皮肤呈_____角。
9.连线法:取_____和_________连线的外上_____处为注射部位。
10.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以食指尖中指尖分别置于_____和_____处,
这样__________、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中指构成的_____。
11.为保证标本的质量,采集____,采集____和采集_____要正确。
12.同时抽取几个项目的血标本,一般应先注入_____,其次注入_____,最后
注入_____。
13.青霉素试验液0.1ml含_____,破伤风抗毒素试验液0.1ml含_____,细胞色
素C试验液0.1ml含_____。
14.过敏性休克常以_____症状、或_____最早出现,因此,需注意倾听病人的
主诉。
15.静脉输液是利用_____的原理,将一定量的_____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
16.输液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7.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18.溶液不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颈外静脉穿刺点为:_____颈外静脉_____进针。
20.从血库取回的血,应在室温下放置_____后再输入。
21.危重病人需要护理人员给予_____、_____与_____,_____是护
理危重病人的先决条件,_____与_____是护理危重病人的关键。
_____与_____是护理危重病人的必要保证。
22.病情的观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在自然光线下,瞳孔直径约为_____,若直径大于_____称瞳孔散大,小于
_____称瞳孔缩小,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常见于_____或_____病人。
24.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5.氧气吸入的适应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吸痰调节负压为:_____,小儿吸痰时,压力应小于_____,每次吸痰时间
不超过15秒,以免缺氧,吸痰用物应更换每天1-2次。
吸痰管_____更换,勤做_____。
27.作咽拭子培养时应在_____、_____、_____部位取分泌物,做真菌培
养时,须在_____上取分泌物。
28.临床上禁止洗胃的病人:_____、_____、_____、_____等,_
____病人洗胃宜谨慎。
29.电动吸引洗胃法利用_____原理,漏斗胃管洗胃法利用_____原理。
30.在使用简易呼吸器时,一次挤压可有____空气入肺,以____的速率反复而有
规律地进行,通气效果良好,机械通气时,呼吸频率为_____。
31.濒死期病人经历的五期心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2.临床死亡期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33.长期备用医嘱,有效时间在_____h 以上,临时备用医嘱:仅在医生开写时起_
____h内有效,英文缩写:_____。
34.病区护理管理包括:_____和_____两方面。
要求达到管理_____、工
作_____、操作_____和设置__________。
基础护理学试卷6答案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0分)
35.容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应装在有色密盖瓶中,如:维生素C、氨茶碱片等。
36.药疗原则:根据医嘱给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实施给药、观察。
37.将下列中文译成外文缩写:每日一次qd ,每晚一次qn ,隔日一次qod ,临睡前hs。
38.分发药物时,待病人服下后方可离开,特别时麻醉药、抗肿瘤药、催眠药等应仔细观
察。
39.止咳糖浆对呼吸道粘膜起安抚作用,服后不宜饮水,以免冲淡药物,降低疗效。
40.超声波雾化器水槽底部晶体换能器和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薄而质脆,易破碎,应轻按
不能用力过猛。
41.氧气雾化吸入,氧流量达6—10L/min湿化瓶内勿放水,否则水易雾化器而使药物被稀
释。
42.皮内注射法:针头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皮下注射法:针头与皮肤呈30—40°角,
静脉注射法:针头和皮肤呈20°角。
43.连线法:取髂前上嵴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44.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以食指尖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嵴和髂嵴下缘处,这样
髂嵴、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中指构成的角内。
45.为保证标本的质量,采集时间,采集量和采集方法要正确。
46.同时抽取几个项目的血标本,一般应先注入血标本瓶,其次注入抗凝管,最后注入干
燥试管。
47.青霉素试验液0.1ml含50U,破伤风抗毒素试验液0.1ml含15IU,细胞色素C试验液
0.1ml含0.075mg。
48.过敏性休克常以呼吸道症状、或皮肤瘙痒最早出现,因此,需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
49.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
50.输液目的: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利尿消肿、补充营养、供给热能、
输入药液、治疗疾病、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
51.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是:分枝多、浅表易见、不易滑动、便于固定。
52.溶液不滴的原因:针头滑出血管外、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压力过低、针头阻塞、静
脉痉挛。
53.颈外静脉穿刺点为: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之上1/3处颈外静脉外缘进针。
54.从血库取回的血,应在室温下放置15—20min后再输入。
55.危重病人需要护理人员给予特别观察、及时抢救与精心护理,观察病情是护理危重病
人的先决条件,抢救与配合是护理危重病人的关键。
组织与管理是护理危重病人的必要保证。
56.病情的观察包括:一般情况的观察、瞳孔的观察、意识的观察、生命体征的观察、精
神状态的观察。
57.在自然光线下,瞳孔直径约为2.5—4mm,若直径大于5mm称瞳孔散大,小于2mm称
瞳孔缩小,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常见于危重或昏迷病人。
58.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加强临床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补充营养成分、注意大小
便情况、注意安全、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心理护理。
59.氧气吸入的适应症:肺活量减少、心肺功能不全、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昏迷病
人、其他。
60.吸痰调节负压为:40.0—53.3Kpa,小儿吸痰时,压力应小于40.0Kpa,每次吸痰时间不
超过15秒,以免缺氧,吸痰用物应更换每天1-2次。
吸痰管每次更换,勤做口腔护理。
61.做咽拭子培养时应在两侧腭弓、咽、扁桃体部位取分泌物,做真菌培养时,须在口腔
溃疡面上取分泌物。
62.临床上禁止洗胃的病人:消化道溃疡、食管阻塞、食管静脉曲张、胃癌等,昏迷病人
洗胃宜谨慎。
63.电动吸引洗胃法利用负压吸引原理,漏斗胃管洗胃法利用虹吸原理。
64.在使用简易呼吸器时,一次挤压可有500—1000ml空气入肺,以16—20次/分的速率
反复而有规律地进行,通气效果良好,机械通气时,呼吸频率为10---16次/分。
65.濒死期病人经历的五期心理变化是: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
66.临床死亡期的特征是:呼吸停止、心跳停止、反射性反应消失。
67.长期备用医嘱,有效时间在24h 以上,临时备用医嘱:仅在医生开写时起12H内有效,
英文缩写:SOS。
68.病区护理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和业务技术管理两方面。
要求达到管理目标化、工作制
度化、操作规范化和设置规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