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8《慈母情深》教案4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会认“陷”等3个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
热爱与崇敬。
教学重点:
1、通过自读自悟,引导学习“学习提示”,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
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
读能力。
教学难点:
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体会母爱的深沉。
教学过程:
一、由古诗《游子吟》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学生诵读。
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跟母爱有关的,请齐读课题。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简介梁晓声
2、摘录《母亲》中有关段落,让学生了解课文所写的时代背景。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同学们,这是一篇独立阅读的课文,要求我们自己读懂课文。
我们来看一下自读提示1。
(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2、汇报自学情况。
课文主要讲什么?
3、补充介绍《青年近卫军》。
四、自学,讨论,交流。
1、默读课文,细细品读句子,把体现慈母情深的句子划下来,并写下你的感受。
(生默读批注,师巡视)
3、反馈: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谁来说一说?(重点句随机出示)
预设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
引导学生抓住“极其瘦弱”、“烤”等词体会母亲工作的辛苦。
(板书:瘦弱、辛苦)并引导
学生朗读。
预设2:“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
(过渡语):母亲的工作,仅仅是要忍受炙热的环境吗?母亲工作的时候还要忍受着什么?找出句子读一读了。
学生: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噪声。
老师:“震耳欲聋”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你体会出什么?
师:看到母亲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工作,你的心情怎样?
(伤心、难过、自责……)
把你的感受融进句子当中去读一读(随生答指生读句子)
预设3:“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1)同学们想象一下,在我的印象里,母亲原本是什么样的?
2)可是,此时,我看到的母亲是什么样的?
3)是什么使母亲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预设4:“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
1、你们见过“龟裂的手”吗?是什么样的?
2、想象,母亲这双手经历了怎样的磨难?(生想象母亲工作时经常被针扎破手,日夜操劳家务手越来越粗糙等情景)
预设5:“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1、这是个什么句?(排比句)排比词是……?几个“立刻”?从这几个“立刻”你体会出什么?(板书:繁忙或忙碌)
2、怎样读出母亲工作的繁忙?(生自由练习读)
指生读,师即时评价(你读懂了,你读到位了……)
3、师:此情次景,不仅刺痛了儿子的心,也深深刺痛了我们的心哪!我们一起来读句子。
(师引读句子:
母亲说完,立刻……,立刻……,立刻……立刻……(语速逐渐加快)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打动我们心灵的句子,重温母亲对“我”的慈母情深。
(课件逐句出示,师生共读句子)
4、师:此时此刻,你的心中一定有许多感动,有许许多多的话想对母亲说。
谁来说一说?把你最想对自己母亲说的话写下来。
师:是啊,面对瘦弱辛苦忙碌的母亲,我们心中有太多
的感动,有太多的伤心。
这慈母情深作者体会到了吗?你从哪儿能读出?
学生读找句子(文中多个句子都写到作者的体会,学生只要能找到就给予肯定)
1、“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攥的何止是钱啊,这还是……?(母亲的希望、母亲的爱、母亲的心血、汗水、……)这所有的一切,汇成了“慈母情深”
五、总结:老师:后来母亲又给了我一元五角钱买《青年近卫军》,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六、再次补充介绍《母亲》中的相关段落,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爱。
(课件出示资料)
最后让我们为普天下的母亲们献上一首歌《烛光里的妈妈》(课件播放视频MTV)
板书设计:
慈母情深
一元五角
瘦弱辛苦
忙碌有远见
伟大。